7月21日,《支部领办合作社》节目邀请单县时楼镇郑新庄村党支部书记、党支部领办的“单县惠联种植合作社”理事长郑其玉,单县时楼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职国庆做客直播间,介绍小麦、玉米、泡椒种植,如何助力集体增收、百姓致富。

山东种植致富菜_山东种植蔬菜_山东种菜

山东种植致富菜_山东种植蔬菜_山东种菜

山东种植致富菜_山东种菜_山东种植蔬菜

山东广播电视台乡村频道16:00直播。齐鲁网、蜻蜓FM等音视频网站实时收听或点播往期节目。

微信公众号互动:山东乡村广播

抖音号:山东乡村广播(ID:Sdxc18567)

微信公众号互动:山东乡村广播

(从左到右,职国庆、主播丁元、郑其玉)

乡村振兴——组织建设——产业发展

单县时楼镇郑新庄村

党支部领办

单县惠联种植合作社

郑新庄行政村位于单县时楼镇政府驻地东南4千米处,有234户,878人,其中党员34名,村两委成员4人。郑新庄村党支部多次获评单县“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近年来,郑新庄村紧紧围绕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工作,发展村支部领办合作社、企业,把分散的资源整合起来、把群众组织起来,实现了村集体和群众的双增收。

2020年,郑新庄村党支部领办了“单县惠联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000余亩,并对村内入股的土地,从生产到销售统一经营管理,在保障农民各项惠农补贴收入的前提下,合作社经营所获得的利润用作分红,实行“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的发展模式。2022年,合作社收入已达到40万元,其中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2.6万元。

村集体经济得到了一定发展后,合作社开始尝试特色种植,了解到泡椒种植市场需求大,便利用旧村复垦的150亩土地种植泡椒,2022年8月获得大丰收,亩均净利润达到了2000元,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另外,考虑到村里的大部分农田还是以玉米小麦为主,合作社又购买了粮食烘干塔、小麦玉米双收机等大型农机设备并对外租赁,与周边农业合作社、种植大户、企业等签订了合作协议。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为村集体经济拓宽了增收渠道,形成了经济发展新模式。

在产业运营方面,合作社定期召开社员代表大会,共同商讨合作社发展相关事宜。同时,还把本村的技术人才、经营能人、致富能手、退役军人、返乡创业人员等优秀人才吸纳进合作社内担任骨干。每月5号,将合作社本月发展规划、经营管理、财务收支等情况,通过公开栏张贴、明白纸发放等形式,向社员和群众进行公开。合作社按照年收益的20%提取,用作下一步的发展资金和风险资金,10%作为管理人员分红,剩余70%按照股权比例进行分配。

通过外出学习考察,合作社下一步将发力编织袋加工产业,预计总投资1000万元。目前,投资400万元的一期建设已基本完工,预计今年年底投产。同时,与当地饲料公司、面粉厂、肥料企业建立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另外,合作社还计划建设800平米冷库一处,并新上蔬菜烘干机一台,逐步进军预制菜生产与加工行业,并利用视频直播、网上店铺等平台进行销售。

真诚欢迎各界朋友来单县时楼镇郑新庄村投资、兴业、考察,共同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支部领办合作社》是山东广播电视台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特别是推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和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推出的融媒体节目。旨在挖掘展示山东各地基层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先进做法和典型经验,通过广播视频专题报道、微信公众号图文推送和抖音小视频讲小故事等融媒体形式展示合作社产品、展现党支部风采。

《支部领办合作社》主要解决生产环节的资源开发,通过搭建栏目平台,宣传报道、互动交流、筹集资金、招商引资,切实帮助各党支部实现促党建、奔富路的目标。通过“好品山东·乡村名品”赋能全省区域品牌建设活动,充分利用品牌效应、推动农副产品深加工、深化产业扶贫,推进乡村振兴的具体举措。借助品牌的力量,提升我省深加工农副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益,为实现乡村振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