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市人大代表刘美莲在今年北京两会上提出了政府在马驹桥镇增设轨道交通支线和站点、加大对该地区中小幼学校政策帮扶力度的建议,近日都有了回复。

刘美莲代表 资料图

前几天,马驹桥社区网整理发布了《 人大代表关于在马驹桥增设轨道交通和站点的建议有回复了! 》一篇内容,说的是人大代表刘美莲在今年北京两会上提出了政府在马驹桥镇增设轨道交通支线和站点、加大对该地区中小幼学校政策帮扶力度的建议。在规划部门的答复中让不少马桥人对于轨道交通的期望再一次心凉了,除了增设轨道交通的建议,刘美莲提出的加大对该地区中小幼学校政策帮扶力度的建议也有了答复。

针对于马驹桥地区的 教育资源投入与该地区人口规模严重不匹配,有失教育发展均衡和公平等问题,人大代表刘美莲建议由市教委牵头,通州区政府、通州区教委以及属地马驹桥镇政府具体负责 ,在加强调研的基础上采取政策性支持,为该地区中小幼学校中硬件较好,生源较多的学校中,引入市属或区属示范校建联盟校。引入市属名校,在该地区建设分校,长远促进该地区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大发展。

具体提案内容

关于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全面加大对通州区马驹桥地区中小幼学校政策帮扶力度促进当地优质学校建设的建议

主提代表:刘美莲

案由:通州马驹桥镇系我市京南重镇,目前居住人口已近30万人,已与延庆区和门头沟区人口相当。其地理位置尤为特殊和重要,一方面,该地区承担着亦庄开发区地区绝大部分产业人员的生活居住功能;另一方面南接廊坊、西与大兴接壤,是亦庄新城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北京地区最大的物流园区和货物周转地,特别是连接京津冀一体化城南的纽带和桥头堡。

此外,该地区近10年来进入城市化发展的快速爆发期,目前房地产、各种业态大面积发展和扩张,事实上已成为拉动南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规模化的小城市。由于该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为此中小幼学校数量不少,硬件建设也很过硬,但由于软件优质教学资源不强,加之本地区学校没有优质名校与其建立联盟校关系,造成该地区教学水平不高,名气不大,后续带来影响当地经济发展、人才流失、交通拥堵、城市化进程变缓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问题:

建议

鉴于上述情况,建议由市教委牵头,通州区政府、通州区教委以及属地马驹桥镇政府具体负责 ,在加强调研的基础上。近期,一是,牵线搭桥,采取政策性支持,为该地区中小幼学校中硬件较好,生源较多的学校中,引入市属或区属示范校建联盟校。二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由市教委开展政策性政策支持,属地政府予以经济支持,引入市属名校,在该地区建设分校,长远促进该地区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大发展。

今年8月份,就以刘美莲提出的建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给予了答复意见,具体内容如下:

关于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全面加大对通州区马驹桥地区中小幼学校政策帮扶力度促进当地优质学校建设的建议的答复意见

主办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

第0704号建议的答复意见

刘美莲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全面加大对通州区马驹桥地区中小幼学校政策帮扶力度促进当地优质学校建设”的建议收悉,我们会同通州区政府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就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直以来,市区两级高度重视通州副中心教育发展,加大资源统筹和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副中心基础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带动马驹桥地区发展。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2017年,市教委专门制定下发了《通州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支持计划》(京教基一﹝2017﹞ 16号),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三个方面支持通州区基础教育发展。2018年,市教委启动实施北京市城乡中小学一体化发展项目,制订《北京市城乡中小学校一体化发展项目管理办法》,将城区优质学校与通州区“手拉手”项目纳入全市城乡中小学一体化发展项目统一管理中。

二、加大优质资源统筹力度,切实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

市级统筹西城区奋斗小学与马驹桥镇中心小学结成“手拉手”关系,在课程资源、学科教研、教学管理、校本科研、德育工作等方面,对通州区学校开展一对一的对口支持。区教委加大区级资源整合力度,统筹区内的16所中学,建立了8对区内“手拉手”联盟校,潞河中学与大杜社中学、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与马驹桥学校是其中两对区内拉手校。区内运河小学、漷县镇中心小学、马驹桥镇中心小学、潞河附属学校、贡院小学、永顺小学、后南仓小学、台湖镇中心小学等8所学校共同落实第三共同体学科建设活动。通过“手拉手”联盟校、学校共同体建设,教育薄弱地区在教师发展、教育管理、课堂教学、课程建设和特色建设等方面都实现明显提升。持续马驹桥镇中心小学与香港蒙黄花沃纪念小学 “手拉手”项目。为加快落实《北京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教育人才引进与管理改革行动计划》,解决马驹桥镇域内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通州区积极引进了拔萃骏源学校。目前,拔萃骏源学校已成为一所口碑颇佳的学校。

三、加大经费保障力度

市教委将通州“手拉手”项目纳入城乡中小学校一体化发展项目支持范围,根据项目管理办法,按照每年每校100万元的标准给予经费支持。为鼓励优质教育资源学校和干部教师积极支持城市新区、远郊乡村及重点区域教育发展,市教委陆续出台《北京市中小学教师绩效奖励激励机制项目管理补充办法》、《市级中小学教师专项绩效奖励实施办法》,每年由市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奖励承担市级主导跨区办学、市级统筹招生等改革项目的优质中小学校的干部教师,鼓励优质教育资源向外输出,目前该奖励已向与通州区马驹桥镇中心小学建立手拉手关系的奋斗小学发放。

四、提升教师队伍专业水平

市教委统筹大学附中附小等师资力量较强的学校,面向远郊青年骨干教师组织开展教师专业发展实地跟岗培训,根据每位学员学科背景、专业能力和在校岗位等情况制定个性化培训方案,有针对性选取导师,组织开展体验式教师培训,精准提升教师专业能力。马驹桥学校、马驹桥镇中心小学等学校先后共有7名教师参与,受训教师回校后充分发挥辐射作用,整体带动马驹桥地区教师专业水平提高。

在市区两级的努力下,扩大马驹桥地区优质教育覆盖面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是 一个地区的教育质量提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下一步,将根据您的建议,着眼于副中心建设整体规划,继续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围绕马驹桥地区中小幼学校建设持续发力。一是市级加大政策支持和指导力度。进一步深入实施“手拉手”项目,精准对接需求,进一步推动马驹桥地区学校自主发展能力。鼓励更多优质学校与马驹桥地区学校建立合作联系,鼓励优质高中在该地区新建或扩建校区并实施市级统筹招生,支持将其纳入市级主导跨区办学项目和统筹招生项目,由市财政给予奖励支持。二是区级切实落实主体责任。主动适应副中心功能定位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逐步推进马驹桥拓展区域内中小学集团化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构建布局合理、优质均衡的教育生态。将根据《通州区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工作行动计划》统筹全区教育资源配置布局, 优先考虑在马驹桥地区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校。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和建议。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2020年8月26日

关于马驹桥现有和规划的学校

马驹桥现有公立+私立幼儿园得有个几十所,小学不到10所,中学仅有马驹桥学校和大杜社中学两所,什么高中、技校、高职、大学...一所也没有。

截止到目前,根据亦庄新城规划发布的实施方案来看,已经有YZ00-0609街区、0606街区等地块对规划综合实施方案进行了公示。

引进优质民办学校的反思与建议_引进民办优质学校经验材料_引进民办学校的好处

亦庄新城YZ00-0609规划有一块9班的托幼用地和12班的小学用地,亦庄新城0606街区(金桥基地园区内)西部片区未来将建设幼儿园3所,小学1所,完全中学1所。

就像教委答复中提到的:“一个地区的教育质量提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目前,通过马驹桥现有的学校和亦庄新城对马驹桥的规划来看,就只有这么多学校了。但教委也提到未来将围绕马驹桥地区中小幼学校建设持续发力,就看能不能在规划的几所学校内引入市属名校了。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