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王大锤静坐在自家小院的老槐树下,望着萧瑟的菜园出神。菜园里仅剩些没人打理的韭菜,有气无力地低着头。
王大锤心中一紧,冬天就要来了,他得赶紧种些大白菜过冬才行。
王大锤是村里一个普通农户,祖祖辈辈都种地为生。对他们这样的人来说,种出好吃的大白菜尤其重要。第一它能填饱肚子温暖人心,第二它代表着丰收和希望。
王大锤还记得小时候,母亲做的大白菜饺子鲜香可口,竹竿般直挺的大白菜让他骄傲无比。
这些年王大锤种的大白菜都不尽如人意,要么长势不佳,要么包心不实,总让他感到失落。今年,王大锤下定决心一定要种出最好吃的大白菜!他翻阅了很多种植指导书,向老农民请教经验,做足了准备工作。
这天清晨,王大锤起了个大早。金色的阳光洒进了菜园,空气中飘散着泥土的芬芳。王大锤深吸一口气,扬起了嘴角。
王大锤知道,种出好大白菜,选择种植方法很关键。种植大白菜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在地里播种,二是先在棚子里育好苗,然后移栽到地里。
王大锤对两种方法进行了仔细思考和比较。
直接播种无疑最简单省事,只要选好日子,把种子撒在地里,加盖些落叶就可以了。这种方法王大锤再熟悉不过,但也深知其缺陷。
北方秋季多雨,种子容易因雨水而发霉变质。就算发芽,小苗也会被大雨冲刷,很难成活。
相比之下,先育苗再移栽会复杂很多。王大锤需要提前一个月建好育苗棚,准备好营养土,然后小心翼翼地播下种子,维护光照、温度和湿度。
这无疑增加了很多环节和不确定性。但是,这样育出的苗木生机盎然,不怕雨水影响,最后移到地里,品质和产量也会更出色。
王大锤在菜园里踱着步,一边计算一边嘀咕。夕阳西下,王大锤终于拍板,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虽然复杂,但只有从细节做起,才能种出好大白菜。
第二天清晨,王大锤便开始搭建简易育苗棚,准备各种育苗用具。看着长盛的小苗,王大锤不禁想象着未来那可口的大白菜,心中充满希望。
育苗的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小白菜苗已长成少年。王大锤知道时机到了,必须选好地块移栽了。
王大锤环视自己的菜地,这里地势较高,水分和疏松程度都很理想。他可以直接在平地上栽种,也可以做些垄沟再移栽。
王大锤当机立断选择了后者。
起垄需要从零开始堆砌沟壑和垄面的结构,王大锤计算了一下,至少需要3天时间完工。这无疑增加了体力活,但王大锤心中有数。
起垄可以有效控制田间积水和减少病虫害,对大白菜成长至关重要。何况,王大锤可不是娇生惯养的少爷,干些粗活对他来说轻轻松松。
果然,经过3天辛勤工作,一座座整齐的垄沟在王大锤田间拔地而起。王大锤甚至在沟壑内埋入了足量有机肥,确保地力充沛。
看着金黄的阳光下连绵的垄沟,王大锤不禁想象着未来硕大的白菜在其间成长的场景,两眼放光。
这天傍晚,王大锤小心翼翼地将苗木从育苗盘中取出,移至预先准备好的田块里。看着天空中火红的霞光,王大锤坚信只要努力做好前期工作,后续就能万事大吉了。
经过精心选择和栽培,王大锤的大白菜长势不错,该进入收获前最后冲刺的阶段了。这时施肥和浇水尤为关键。王大锤根据种菜多年的经验,制定了详细合理的施肥计划。
白菜生长可以分为几个重要阶段。第一个是形成莲座叶,这时候要首次追肥。王大锤选在一个落雨的黄昏,一边唱着山歌,一边给每株白菜额外施入了一些氮和钾肥。
这有助于叶片增大,为后期奠定基础。
第二个关键节点是白菜开始包心。王大锤发现很多白菜展现出了拳头大小的小头时,他再次进行了追肥。这次他采用了更均衡的氮磷钾组合,促进白菜快速生长繁殖细胞。
第三次追肥发生在包心中期,王大锤只施用少量氮肥,防止长势过剩。
在整个包心期间,王大锤还周期性地喷洒了米糠和海藻提取的微量元素液肥。这能防止出现干边和干烧心的毛病。
浇水也是讲究策略的,王大锤会根据白菜的生长势态来决定是否供水。
这天夜里,王大锤静静站在菜园中,月色皎洁,白菜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王大锤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在王大锤的精心呵护下,这一片大白菜长势异常旺盛,大部分已达到了最佳的成熟期。
这天清晨,王大锤起了个大早,来到了菜地,金色的阳光打在绿油油的大白菜叶上,满园生机盎然。王大锤轻轻抚上一株硕大结实的大白菜,厚实的包心让他欣喜不已。
王大锤小心翼翼地用菜刀割下这棵大白菜,生怕损伤了它圆润的外形。这是他辛勤劳作的结晶,王大锤激动地红了眼圈,忍不住落下了眼泪。
下午,王大锤将这棵大白菜制成了香喷喷的饺子馅料。那清脆爽口的口感让老王夫妇赞不绝口,仿佛回到了儿时吃母亲饺子的场景。
这一年的冬天,王大锤度过得异常温暖,都说饥寒交迫的日子最难熬。而有了这自家种的大白菜,王大锤的日子比任何时候都满足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