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 -----
----- 广告 -----
----- 广告-----
----- 广告,也是一种资讯 -----
第四届中国鳜鱼产业论坛暨饲料鳜鱼养殖技术培训班7月31日在佛山圆满举行
7月31日, 第四届中国鳜鱼产业论坛暨饲料鳜鱼养殖技术培训班在广东佛山成功开幕。会议全程在微赞、视频号、快手同步直播,线上线下共吸引超26万人次观看。
大会现场
扫码观看视频直播回放
↓↓↓
扫码观看图片直播回放
↓↓↓
部分前排嘉宾合影
领导致辞
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专职副书记 刘胜敏致辞
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专职副书记刘胜敏在致辞中提到,鳜鱼是优质的品种,广东是我国鳜鱼养殖的第一大省,鳜鱼养殖主要集中在佛山、清远、肇庆、江门等市。广东鳜鱼产量超过14万吨,占全国产量的40%;苗种产量20多亿尾,占全国的95%以上。但是鳜鱼也是我们目前淡水养殖鱼类中吃肉杂鱼的品种,养殖的成本高,不利于饲养水体环境的改善。我国鳜鱼产量约37万吨,鳜鱼每年吃掉的活饵料鱼约180多万吨,每年需要大概100万亩的池塘来养殖鳜鱼的饵料; 如果鳜鱼饲料养殖成功的话,每年可以节约100万亩的养殖水面,也可以大大降低养殖成本,改善养殖的水体环境,对鳜鱼产业的健康发展有非常大的意义。
水产前沿执行董事 揭小丽致辞
水产前沿执行董事揭小丽表示,水产前沿作为中国水产行业的领先媒体,有责任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去正向报道和推动水产行业的健康发展。 中国鳜鱼产业论坛旨在推动全国鳜鱼产业链快速发展,为行业搭建线下、线上的交流平台,从不同角度剖析产业链及养殖过程中存在的痛点问题,通过思维的碰撞,共同发现更好的行业发展方向,共同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水产品。
主题报告
主题报告环节由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渔业技术推广部副部长陈智兵主持。
主持人: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渔业技术推广部副部长 陈智兵
报告嘉宾: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叶星研究员
报告题目:《中国鳜鱼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叶星研究员在报告中提到,鳜鱼成鱼养殖经历了三大阶段,自1950年以来,从主要以捕捞为主,部分地区开始小水体鳜养殖试验以及鳜人工繁殖试验;到鳜人工繁殖、活饵配套生产技术较成熟、开始规模化养殖;直到现在鳜养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呈现出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的特点。经过相关科研人员、饲料企业及养殖者们多年来的不懈努力,鳜鱼配合饲料规模化养殖获得成功!使用配合饲料绿色健康养殖是鳜鱼养殖业的发展趋势,但鳜鱼养殖始终是投入大、难度高、风险大的产业,我们需要理性看待配合饲料养殖鳜鱼,重要的还是要扩展鳜鱼加工与消费端,让产业链各环节协作、共同推动鳜鱼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报告嘉宾: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张勇教授
报告题目:《鳜鱼性控育种与饲料化养殖》
张勇教授在报告中提到,目前三大问题困扰着养殖产业的发展:鳜鱼良种缺乏;饵料鱼供求的依赖性、季节性问题突出;病害(尤其是ISKNV病毒)危害严重。鼎鳜研发团队利用精准的诱导技术、准确的筛选技术、高效的繁育技术研发出了全雌鳜鱼—“鼎鳜1号”,并于2021年通过了全国水产品新品种的审定,这一品种拥有性别一致、规格整齐、生长快、周期短等优势,而且实践效果也非常显著。未来,还将继续推出鼎鳜2号、鼎鳜3号等优良品种,因为良种是鳜鱼养殖业绿色发展的根本、增产的第一要素!
报告嘉宾:广东梁氏水产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惠青
报告题目:《2022鳜鱼种苗市场痛点与应对策略》
刘惠青在报告中首先对鳜鱼产业和“鼎鳜”品种作了简要介绍,对产业背景进行了分析,提到了传统的鳜鱼产业存在很多痛点,畸形率高、生长慢、成活率低等等,因此饲料鳜养殖产业的发展义不容缓,也一定会成为乡村建设的重头戏,目前饲料鳜鱼种苗市场供应“红种热痛”(红:政策红、关注高、新投资热点;种:良种覆盖率低、缺乏饲料驯化良种;痛:病毒肆虐严峻、反口、成活率低、亏损严重、上市规格整齐度低;热:成鱼养殖人多、饲料供应品牌多、苗价高、饲料鳜暴利)的现状表明饲料鳜鱼养殖产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为此梁氏将进行种质创新、育种创新、机制创新:做好隔离、检测、阻断、消毒的生物防控,生产供应、建立标准等工作,为大家提供优质的种业解决方案!
报告嘉宾:佛山市南海区杰大饲料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汪福保
报告题目:《鳜鱼驯化与饲料养殖关键技术》
汪福保在报告中提到,饵料鱼养殖模式存在养殖成本高、饵料鱼来源不稳定、病害问题突然、养殖风险巨大、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药残风险居高不下、种苗退化严重、赚少赔多的痛点,想要改变这些问题需要选育优质种苗、突破配合饲料、完善预防手段、创新养殖模式!从对比数据中可以了解到,配合饲料养殖模式有着几乎没有携带病原、病害防治多样且效果高、水质调控容易等优点,相比饵料鱼显现出了巨大优势;杰大在饲料鳜种苗驯化、饲料研究、养殖技术上做了创新,在实践应用中效果显著,数百塘成功案例、数千户养殖户共同见证!此外还给饲料鳜养殖户提供了一些建议:1、选择良种;2、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土塘散养模式;3、先实地考察是否有成功的案例;4、强烈建议工作前移,坚持预防为主的理念;5、重视底部环境改善,坚持定期调水;6、以经营工厂的思维经营鱼塘,准确评估各项成本收益数据,并与高手比较找到差距;7、切勿盲目自大,始终保持终身学习的心态。
报告嘉宾: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董传甫副教授
报告题目:《鳜鱼病毒病流行情况与疫苗免疫防控应用》
董传甫副教授在报告中分享了鳜鱼病毒病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鳜鱼病害方面的重大突破首先由中山大学领衔研发的"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灭活疫苗(NH0618株)"在2019年年末获国家一类新兽药证书的基础上,最近又获得了生产许可批文,可以正式在市场上流通了。就鳜鱼病毒病的研究现状,据董教授介绍,目前感染鳜鱼的病毒共发现有6种,包括4种DNA病毒和两种RNA病毒,其中对商品鳜鱼危害最大的依然是传统的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其次是鳜蛙病毒(MRV)。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共有6个基因亚型,其中4个亚型发现于养殖鳜鱼,致病力基本没有差别,都非常强大,幸运的是,目前刚刚获国家生产批文许可的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灭活疫苗对4种亚型的毒株均能产生优异保护效果,效力均在90%以上,并无血清型差别。对于鳜鱼蛙病毒,董教授坦言这个病毒确实非常的特殊,如果将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比做人乙肝病毒(HBV),危害极大,但疫苗高效,可以预防,那么鳜蛙病毒就类似人丙肝病毒(HCV),危害大,但疫苗无效,人丙肝有化学特效药可以做到完全清除,鳜蛙病毒目前还做不到药物清除。董教授透漏,中山大学研究团队在蛙病毒疫苗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未来的趋势必然是一针免疫,同时预防包括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蛙病毒和弹状病毒在内的多种病原。最后,董传甫副教授总结到,饲料鳜是当前正真改变游戏规则的鳜鱼养殖新模式,作为经典的高投入,高风险和高收益"三高"产业,饲料鳜的真正稳定发展,还需要良种加持和疫苗护航,鳜鱼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产、学、研等各方面的通力合作。
互动环节
互动主题:正在进入2.0时代的中国鳜鱼产业
互动环节由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李桂峰教授主持
互动嘉宾:
本次会议由 中国水产前沿展、水产前沿主办, 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联合主办, 鳜鲈前沿承办, 佛山市南海区杰大饲料有限公司、广东梁氏水产种业有限公司、广东渔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协办, 渔经公司、江门市新会区普惠水产饲料有限公司、广州畅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利洋水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银牌赞助, 佛山和为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台州市渔人科技有限公司参展。
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专职副书记 刘胜敏,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畜牧部部长 陈迎丰,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机部部长 张辉,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罗非鱼场负责人/支部书记 梁洪基,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渔业技术推广部副部长 陈智兵,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渔业技术推广部副部长 姜志勇,阳春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梁敏,阳春市农业农村局股长 庄少雄,阳春市农业研究与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翁振发,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叶星研究员,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李桂峰教授,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张勇教授,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董传甫副教授,佛山市南海区杰大饲料有限公司总经理 程光兆,广东梁氏水产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梁健辉,广东渔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毓金,广东梁氏水产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惠青,江门市新会区普惠水产饲料有限公司总经理 钟志强,广州畅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黄立享,佛山和为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为民,台州市渔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梓宇,广州利洋水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唐绍林,渔经公司销售经理 杨凤爱,佛山市南海区杰大饲料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汪福保,水产前沿执行董事 揭小丽,鳜鲈前沿主编 李静等主要嘉宾出席了本次大会。
部分前排嘉宾
展商风采
佛山市南海区杰大饲料有限公司
广东梁氏水产种业有限公司
广东渔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渔经公司
江门市新会区普惠水产饲料有限公司
广州畅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佛山和为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台州市渔人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