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种的这葫芦品相好的一个能买到七八百元,16亩葫芦买的没多少了,过几天,再走一批,就没啥了。客户都已经联系好了。11月24日,襄汾县南贾镇上鲁村一个农家小院,大大小小、各色各异的葫芦挂满支架。它的主人王丽明,一位干劲十足的农家汉子,一边精心雕刻,一边介绍着他的葫芦致富经。
以前,听人说过种葫芦,咱以为就是小时候村里院里种的小葫芦。后来,一打听是一种专门做工艺品的工艺葫芦。说起着种葫芦的来龙去脉,王丽明二话不说给介绍了起来。于是,勤奋又善于钻研的王丽明,经过多方市场调研,去年,开始试种了7亩,年底,一算账,总收入达到10万余元,净收入在6万元以上。
一年的的试种,不仅是管理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发现寻觅市场的过程。细心的他,发现客户非常喜欢选择采购这里的葫芦。经多方询问了解,王丽明找到了其中的奥秘。原来是这儿种植的葫芦皮厚,硬度高,做工艺葫芦放在全国排位都是数得着的,这一下子又给他增添了不少的信心。
市场有需求,要的是干劲,咱有的是力气。王丽明说,在他的精心管护下,今年他种的16亩工艺葫芦喜获丰收,总收入达到19万余元。
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看着王丽明发葫芦财,许多乡亲们纷纷来取经,坦诚直率的他来者不拒,原原本本的给大家讲的详细,说的认真。“明年计划种植50亩,地都租好了。大家愿意中的我全程提供技术和市场信息指导,绝对没有保留。”王丽明说。
不仅要种好葫芦,还要眼睛向前,考虑延伸链条。这段时间,王丽明又再琢磨着如何念好着葫芦致富经,开始尝试走工艺葫芦加工路子。摆放在案头惟妙惟肖的葫芦杰作无声的诉说着他的努力与勤奋。“如果能够画的更好些,咱这葫芦这就不是现在这价格了,会成倍的往上涨”。说起未来的打算,王丽明信心十足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