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收入增、脱贫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如何进一步培育壮大扶贫产业,增强造血功能和产业带贫增收致富能力,巩固脱贫成果,让贫困群众脱得了、稳得住。洪湖市紧紧围绕贫困群众持续增收这条主线,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四水”农业,不断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蹚出了一条产业扶贫的新路。

(一)树产业,脱贫之路“强基础”。总书记一再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洪湖市结合本地农业资源优势,确立再生稻、稻田综合种养、水生蔬菜(莲藕)、特色水产养殖等“四水”产业为全市主导产业。2020年全市6814户受政策扶持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7.15万亩。全市特色产业带动率达100%。其中,莲藕等水生蔬菜作为“四水”主导产业之一重点打造,形成了洪湖大湖10万亩野生莲藕观赏区、沿仙洪线4万亩藕带主产区、沿汉洪线6万亩莲藕主产区、沿芙蓉大道1万亩莲子主产区。全市莲藕面积30万亩(含大湖野生面积10万亩),年生产总值达23亿元(其中加工业产值18亿元,种植业产值5亿元),拥有32家莲藕加工企业(其中省级5家),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55家(其中国家级示范合作社2家,省级示范合作社5家),莲藕种植、加工从业人数达3万余人,带动贫困户参与种植近2000户,华贵食品集团带动贫困户务工129人。洪湖莲藕面积、产量、加工产值居全国县市第一。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入选湖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19年12月被确定为洪湖市水生蔬菜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正所谓扶贫扶出产业来,为贫困户能脱贫、可致富、稳得住奠定了产业基

础。

养殖田螺致富技术加盟_洪湖养殖田螺致富_田螺养殖场

省级深度贫困乡老湾乡吕蒙口村虾稻连作特色产业基地

(二)壮主体,市场带动“拔穷根”。总书记多次指出,“发展现代农业、开发特色产业,需要一定经营规模,也需要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引领”,要“突出产业扶贫,提高组织化程度,培育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经济主体”。洪湖市始终坚持把培育市场主体作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引导带动作用。研究出台《关于培育村级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贫困村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探索培育村“两委”领办合作社,将村级组织服务农户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的功能有效结合,增强新型农业市场经营主体对贫困户的服务性。全市共引进培育龙头企业56家、专业合作社294个(其中村“两委”领办合作社224家)、家庭农场29个、贫困村致富带头人362人等主体带动帮扶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劳务用工、入股入社、订单销售、代种代管和消费扶贫、资产租赁等七种方式,以“租金、薪金、分红金、让利金”等四种形式带动10749贫困户增收,形成稳定的带贫减贫利益联结机制。224个村“两委“领办的合作社和68个贫困村362名致富带头人成为所有发展产业行政村“留的住、能战斗“的工作队。

养殖田螺致富技术加盟_洪湖养殖田螺致富_田螺养殖场

洪湖市万全镇华贵藕带特色产业基地

(三)引龙头,扶贫车间“开进村”。洪湖市着力探索构建“龙头企业+村“两委”领办合作社+扶贫车间(农产品加工车间)+贫困户”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模式。将扶贫车间(农产品加工车间)建在村民家门口,把小龙虾螃蟹分选、大米清选真空包装、切藕带、剥莲子、砍菱角、刨藕皮、做鱼糕等前端工序放在扶贫车间,使贫困户在家门口就有了就业的机会。万全镇万电村田园水生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万全镇陆潭村舒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黄家口镇下丰岸村梅清水产养殖合作社、燕窝镇九簰洲村宏新雨稻虾种养殖合作社、峰口镇洪卫村天城垸稻虾种养专业合作社等村“两委”领办合作社结合本地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发展情况,与华贵食品、闽洪水产、新宏业、春露再生稻、熙然蛋业等龙头企业合作建立水生蔬菜、水产品、小龙虾、再生稻、禽蛋加工等农产品加工车间98个。洪湖市燕窝镇九簰洲村“两委”领办、农户自愿参与的洪湖市宏新雨稻虾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800万元。主营小龙虾、鱼类及水生蔬菜收购、加工、销售。日收购、加工小龙虾2万斤,产品销售到武汉、黑龙江、吉林、辽宁、浙江、上海、福建、广东、广西、湖南等10多个省市,5月至7月,实现生产产值1800余万元;先后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160余人次,在车间就业的贫困户月基本工资达到3000元至4500元。华贵食品集团在万全镇等8个乡镇18家村“两委”领办合作社合作建设扶贫车间18个,让贫困户“上午有空上午来,下午闲时有事做”,既能保证家里农田正常耕种,空余时间还能到扶贫车间就业工作。

田螺养殖场_洪湖养殖田螺致富_养殖田螺致富技术加盟

贫困户在洪湖市燕窝镇九簰洲村扶贫车间分拣小龙虾

(四)给政策,强化保障“增动力”。统筹安排农业产业扶贫资金2772万元,出台产业扶贫奖补政策。截至目前,对6814户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和规范土地流转发放奖补资金1047万元,对100多家带贫新型农业市场主体发放市场主体带动奖补资金近1500万元。对光扶、旅游、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带动发放市场主体带动奖补200多万元。为16个乡镇326个发展产业的行政村2655户贫困户办理淡水养殖保险,总承保面积32042.13亩(小龙虾养殖保险27593.46亩,四大家鱼养殖及其他淡水养殖保险4448.67亩),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边缘户办理水稻保险,市财政代缴“扶贫保”保费302.6万元。对3126户贫困户发放小额扶贫贷款26680.64元。

今年6-7月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我市农业生产受灾严重。为克服洪涝灾害影响,洪湖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安排第一期农业救灾资金300万元,采购水稻种子59.6万斤、玉米种子5万斤、蔬菜种子2900斤、水产苗种3250万尾,第二期安排200万元采购渔饲料,帮助全市受灾严重的乡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通过改种补种补投开展生产自救。部署开展“双扶双助”活动,同时拿出100万元统筹资金对受灾贫困户开展抗灾赶本生产的给予产业奖补。目前,首期对通过发展产业积极抗灾赶本的14个乡镇129个村674户贫困户发放奖励补助资金89.391万元,支持贫困户补种水稻1655亩、玉米104亩、蔬菜62亩、其他作物134.3亩,水产养殖补投3541亩,鸡鸭鹅补栏2660只。

(五)搭平台,电商扶贫“解困境”。洪湖市积极探索“电商+精准扶贫”新模式。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多途径解决农副产品滞销难题。3月26日,网红主播李佳琦参与的“公益直播●湖北爱心专场”中,湖北华贵食品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洪湖农家”30万份泡藕带瞬间被秒空。4月1日,荆州市委常委、原洪湖市委书记张远梅走进“央视新闻拼多多直播间”,为洪湖农产品直播带货,现场网销45万份。4月7日,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联合京东发起“买光湖北货”行动,京东中国特产●洪湖扶贫馆三日订单量达3.7万单,销售小龙虾、莲藕、腊鸡、泡藕带等洪湖特色农产品200多万元,实现了京东全网销量第一、湖北小龙虾销量排名第一。4月30日,薇娅联合人民日报开启湖北专场“为鄂拼单”公益行活动,40万袋洪湖泡藕带、12711份洪湖莲子被秒空,现场销售额达300万元。荆州市委常委张远梅、洪湖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副书记邵永成、洪湖市副市长罗华伟等政府领导、乡镇干部纷纷走进央视新闻、拼多多、京东、天猫淘宝、快手、抖音、湖北电视台、荆州电视台等媒体,向全球网民推介美丽洪湖,为洪湖农产品代言,现场网友观看量累计达到8.62亿人次,持续带动洪湖莲藕、洪湖泡藕带、洪湖小龙虾、洪湖酱板鸭搜索量,全网洪湖农产品销售成绩斐然。洪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出台《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持续推动消费扶贫产品认定、预算单位采购、工会福利购买、驻村单位“以买代帮”和社会爱心购买。全市认定省级扶贫产品供应商21家,认定扶贫产品品类238个。截至目前,全市21家省级扶贫产品供应商线上线下累计销售《湖北省扶贫产品目录》洪湖扶贫产品7.13亿元。

(六)育品牌,奏响致富“新乐章”。近几年,洪湖市委市政府结合乡村振兴、聚力脱贫攻坚,始终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投入近百万元向国家工商总局申报“洪湖莲藕”区域公用品牌地理证明商标,旨在以公用品牌为龙头、以“洪湖莲藕”为载体、以安全品质为核心、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做大做强洪湖特色优质农产品,形成有特色、有规模、有品牌、有品位、有文化、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截至目前,拥有1个中国驰名商标(晨光实业的洪湖水乡),1个湖北名牌产品(湖北华贵食品的洪湖泡藕带、洪莲、鱼米乡、洪湖岸边),4个有机食品(晨光实业的莲藕、藕粉、莲子、代用茶),3个绿色食品(华贵公司“洪湖农家”洪湖藕带、宏业水产“莲子溪”泡藕带、莲都公司“鄂莲”洪湖莲藕和鲜莲子),4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洪湖莲藕”“洪湖莲子”“洪湖藕带”“洪湖菱角“),1个国家野莲原生境自然保护点。目前,我市扶贫特色产业、扶贫产品、扶贫企业正逐步延长产业链条,朝精深加工、特色品牌的方向前进,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贫困群众收益水平,增加贫困群众就业机会,增强我市贫困村经济发展动能。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