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丛萍 报道

金秋时节,烟台市海阳市留格庄镇留格庄村现代苹果产业示范园也热闹起来,诱人的香味远远散去,在告诉人们:海阳的苹果熟啦!二十里店镇邵伯村的软枣、猕猴桃迎来销售旺季,供不应求。

海阳市位于北纬37℃水果黄金生产带,白玉黄瓜、网纹甜瓜、樱桃、绿茶等名优农产品连年丰收,在这份沉甸甸的丰收答卷背后是财政、银行、担保、基金、保险“五位一体”财政金融协同支农机制。

2019年,海阳市自入选财政金融政策融合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制度创新试点县以来,坚持用好用活财政金融政策深度融合“工具”,着力破解乡村产业融资“难题”,围绕特色产业发展方向,创新构建财政、银行、担保、基金、保险“五位一体”财政金融协同助农体系,为乡村振兴引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让村级经济更富,农民腰包更鼓,田园画卷更美。

提升融资担保“增信力”,解决农业发展资金难题

致富经种软枣_软枣子种植技术_软枣种植技术视频

广告如何选择智能仓储信息管理系统,你知道吗?

×

海阳市二十里店镇邵伯村软枣猕猴桃喜迎丰收。

金秋时节,在海阳市二十里店镇邵伯村软枣猕猴桃种植园,藤蔓爬上钢丝架,上面挂满了拇指大小的软枣猕猴桃。“这款‘网红’水果供不应求,收购价逐年攀升,如今达到7-8元/斤。我们现在有了冷库,保存难题得以解决,可以有选择性地在收购价高的时候再出手,这样价格翻番。”党支部书记宋立元激动地说。

2020年,在农民土地进行股权认证的基础上,海阳农商银行以追加股权质押为担保条件,对邵伯村推广“农村集体产权股权质押贷”,审批贷款金额500万元,贷款实际执行利率5.0%。目前,邵伯村还获得了财政奖补资金80万元。有了资金支持,邵伯村增加了滴灌、围喷基础设施,全面提升了果园管理水平,新建了3000吨现代化冷库,解决了软枣猕猴桃的保存问题,销售可以打时间差,收购价格更高。

在距离邵伯村7.6公里的朱坞村,农田间的蔬菜大棚连成片,走近了才发现,这里的大棚暗藏玄机,顶部有形似水立方的顶罩,外面扣上棚膜,在阳光照射下,棚膜上的水蒸气闪闪发亮。

“新式大棚土地利用率高,抗风灾能力强,田间作业更科学,我一直想上几个新式大棚,但是资金有些困难。海阳市农商银行的客户在下乡走访中,了解到我的资金需求,为我开通绿色通道,由山东省农业发展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担保,发放了‘金玉飘香贷’200万元,正是有了这样的资金支持,我才建上了这样现代化的蔬菜大棚。”张祝页说。

海阳市农商银行行长高军介绍,自海阳市入选财政金融融合支持乡村振兴试点县以来,海阳市农商银行全面推广客户经理“驻点办公”工作机制,积极推广以“鲁担惠农贷”“退役军人创业贷”“强村贷”“乡村好青年贷”“巾帼贷”为主的政策性信贷产品,截至9月末,海阳市农商银行各项贷款余额91.16亿元,其中涉农贷款70.78亿元。

构建“基金+N”支农模式 多维度助力产业振兴

说起海阳市首春果蔬食品有限公司,很多人可能感到很陌生,这个新兴企业是佳农集团在胶东半岛的重点合作伙伴,主要为佳农集团供应网纹瓜、西红柿、苹果、秋月梨等当地果蔬产品。海阳市首春果蔬食品有限公司的运营大有讲究,背后是海阳市“基金+项目”方式的生动探索。

海阳市首春果蔬食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果蔬加工、批发。2022年8月,烟台市财金集团联合有关单位成立海阳市金农投资中心,以高端品牌打造、销售市场开拓、产业发展为主要目标,目前基金已完成实缴出资500万元。目前投资并控股了海阳首春果蔬食品有限公司,为企业在农产品销售端及品牌打造端提供资金支持。

下一步,海阳市金农投资中心还将与海阳市留格庄村合作社设立合资公司,打造绿色有机样板基地,在苹果、网纹瓜等产业进行小规模布局,引入特色种植技术,实现海阳市特色水果产销一体,打造优质水果品牌。

据海阳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纪永杰介绍,除了采取“基金+项目”的方式,海阳市还采取“基金+产业”的方式,投入产业发展基金1500万元,立足苹果、茶业等特色产业发展,扶持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现代化发展;采取基金+信贷的方式,健全增信风险补偿机制,构建政银担合作金桥梁,设立多项风险补偿基金共3950万元,累计增信担保贷款13.69亿元,有力支持乡村产业发展。

奖补资金助力农业保险兜底 创新财政支出方式

红果高挂,海阳苹果又迎来一个丰收季。苹果产业是海阳农业品牌支柱产业,是烟台苹果八大产区之一。

在留格庄镇留格庄村聚民合作社,烟富8、维纳斯黄金等新品种高挂枝头,一座新型现代苹果产业示范园“平地而起”,230亩苹果示范园全部达到了果园机械化、水肥一体化、生态有机化、栽培模式现代化,对比传统果园能够实现增产20%,增收50%以上,亩净收入约11400元,实现果园增效,带动果农增收。

农业丰产、农民丰收、产业升级离不开财政金融扶持。奖补资金为农业发展提供“金融活水”,通过财政补贴开展的苹果险、苹果保险+期货,为果农提供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双重保险”。留格庄镇留格庄村聚民合作社获得产业扶持资金30万元,上级奖补资金117.5万元。同时,该合作社于2021年开展苹果“保险+期货”业务200亩,提供保障253.89万元,当年提供赔付38664元;2022年开展苹果“保险+期货”业务200亩,提供保障265.86万元。2022年开展“苹果种植险”业务200亩,保险提保保障80万元。

奖补资金助力,农业保险兜底,留格庄村的致富经只是一个缩影。 2020年至2022年,海阳市共投入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资金1500万元,扶持品种改良、品质改进、品牌创建,鼓励打造精品果园,提升现代果业发展水平。依托财政补贴,鼓励保险机构积极开展“保险+期货”试点业务,海阳市于2021年开展苹果“保险+期货”业务2000亩,2022年开展苹果“保险+期货”业务2500亩。2022年开展“苹果种植险”业务2000亩,保费共计40万元。

如今,在海阳,财政、银行、担保、基金、保险等各种金融手段精准发力,在“五位一体”的财政金融协同支农机制下,财金合力扶持果茶、蔬菜、畜牧等特色产业发展,已初步形成“政策+基金+信贷+企业”等多种“政银企”支农模式。

纪永杰表示,下一步,海阳将持续发挥财金合作“共营创新力”,围绕本地涉农优势产业,加大财政涉农资金优化整合,继续创新资金引导方式、方向,鼓励金融机构结合本市产业特点,加强“全产业链”金融政策研究,开发产品、创新服务,满足新兴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下综合多元的金融需求,提高财政金融支撑能力,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