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上午,一批特殊物资正缓缓从福建驶向湖北方向,由南至北,跨越长达1158公里的路程,这是福建鳗业协会捐赠给疫区的鳗鱼,“鳗”载着福建渔业人的美好祝福,驰援千里,与抗疫一线的逆行者并肩前行。在这场庚子战疫中,无数福建渔业人奋勇当先,防疫,抗疫,复工复产,爱心护航,展现出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担当。疫情寒,人心暖,福建渔业人在行动,凝聚起强大合力,成为战疫队伍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防疫:兴“渔”计 助力复产
连江县,地处东海之滨,距离福州仅50公里,因受疫情影响,连江水产养殖业面临一系列令人头疼的问题:水产品供销受阻、价格浮动不稳、人员复工延迟、鱼苗短缺……每一个环节都是水产品生产的关键。面对这些困难,连江县海洋与渔业局领导高度重视,第一时间部署防控疫情工作,成立了局防控新冠肺炎工作领导小组。连江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积极开展水产品供应保障、养殖企业复工排查、行业疫情防控工作,组织水技人员走访20多家养殖企业、养殖场,指导企业做好日常防疫措施。
2月24日,福州市海洋与渔业局陈国生总工程师带领水产养殖服务组赴连江指导疫情防控和养殖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技术指导组一行先后走访了福州力美水产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连江县官坞海产开发有限公司,了解掌握企业生产近况,宣传当前疫情防控措施和政府出台的各项产业扶持政策,并就鲍鱼种苗培育和深水大网箱海水鱼类养殖技术进行交流。
连江县是中国的鲍鱼之乡,鲍鱼产业是福建省的重要水产支柱产业。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连江县官坞海产公司建立了鲍原种保种场,与厦门大学、福州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等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鲍原种保种、繁育、良种选育等工作,保障福建优质鲍鱼种苗供应。
这次疫情辐射全省渔业,为减轻疫情对海洋渔业生产的冲击,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制定出台应对新冠病毒、促进海洋与渔业持续发展的十条措施,政策加持,全力推动海洋与渔业企业复工复产,维护海洋与渔业稳定健康发展。其中,福建将加大省级海洋生产发展示范县产业项目扶持力度;针对远洋渔业渔获物运回物流仓储不畅、资金周转回笼慢等实际困难,与中国进出口银行福建省分行等政策性银行共同制定扶持措施,设立首批15亿元应急资金专项贷款额度;继续促进水产养殖业稳定生产,支持大黄鱼、鲍鱼等淡水养殖品种良种繁育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苗种生产规模,有效保障养殖生产需求及水产品质量安全,等等。
疫情波及水产品市场交易,水产品滞销易打击生产者的积极性。针对这一情况,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加强省市县三级协同配合,建立政府与企业加强“点对点”帮扶指导。福建省加强水产苗种供需信息监测,做好苗种产销统筹,帮助协调海关、航空等部门打通鱼苗进口绿色通道;对符合增值放流要求的苗种,结合年度增值放流进行消化;动员行业协会,帮助协调朴朴超市、永辉生活到家、盒马鲜生等电商平台,加强水产品场地与商超“点对点”对接,创新水产品直供社区销售模式,扩大水产品销量。据悉,福建省目前水产饲料企业85%以上已复工,约75%的水产加工企业也重新投入生产活动,满足省内养殖生产需求。
抗疫:“渔”水情 驰援万家
达则兼济万家。福建省内水产品基本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此外,为缓解疫区物资紧缺的现状,为积极响应福建省对口支援湖北宜昌计划,福建省渔业企业和远洋渔业人掀起了捐款捐物的热潮,踊跃行动,表达其对疫区人民及战疫一线逆行者的关怀和敬意,爱心驰援活动在福建省遍地开花:
2月15日,由漳州市东山101家爱心企业捐赠的约3.6万斤海鲜产品在县闽台渔业城装箱完毕,将点对点送发给武汉协和医院,以及宜昌市第一、第二医院等三家医院的一线医护人员。早在2月12日,东山县电子商务协会便大力呼吁全县水产、电商行业积极向湖北献爱心,东山岛水产资源丰富,这批捐献的海鲜种类多达数十种,通过相关部门的品质检验后,15日下午已全部安全抵达。
东山县还发起对武汉疫区医院点对点帮扶的海鲜捐赠支援活动,又一批鲍鱼物资从东山出发运往武汉疫区医院。此次“心系武汉·鲍团取暖”捐赠鲍鱼活动由将近500多家企业、义工协会以及各界爱心人士共同参与,第一批募集了总重8040斤(4吨)、价值近60万的漂烫活冻鲍鱼。
2月22日,连江海带行业协会及连江县16家海带企业精挑细选43吨、价值一百多万的优质海带产品,支援宜昌市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24日,由宏东、世海、中渔、正冠、长丰、中帆、万通等7家连江远洋渔业企业联合捐赠17.6吨、价值51.5万纯天然水产品,这也是疫情发生以来福建省远洋渔业行业组织捐赠的第五批物资。
3月2日,满载着15吨1550箱冷冻水产品和福州鱼丸、肉燕的大货车从福州马尾出发,开往武汉,让福建战疫逆行者吃到家乡味。其中主要是福州宏龙海洋水产有限公司、福建省平潭县远洋渔业集团有限公司捐赠的黄菇鱼、墨鱼、带鱼、南美白对虾等冻品海鲜约11吨916箱、鱼籽虾球200箱、凤尾虾200箱。此外,还有福州市鼓楼区永和鱼丸店捐赠的鱼丸2.5吨167箱,由20多位工人历时4天加班加点赶制。福建华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捐赠的肉燕1吨67箱。爱心物资由福建鑫恒丰冷链物流有限公司无偿承运。
……
福州远洋渔业人海积极自发行动,捐物捐款。
1月27日,宏东渔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连江县慈善总会捐款100万元,专项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防控。
1月29日,福州宏龙海洋水产有限公司等9家远洋渔业企业捐款6万元,委托福建省远洋渔业促进会采购并向省内一线抗击疫情的医生和新闻工作者捐赠2万只医用口罩。
2月1日,宏东渔业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连江宏东水产品市场管理有限公司再通过连江慈善总会捐献10万元,并想方设法在境外采购到3万个医用口罩,支援连江县政府疫情防控。
2月4日,平潭远洋渔业集团董事长代表香港平潭社团联会为平潭捐赠10万个医用口罩、万通渔业公司董事长为浙江疫情捐款5万元。
……
据不完全统计,自疫情发生以来,福州市渔业企业捐赠现金至少200万元。
疫情爆发后,福建省鳗业协会向全省鳗业企业单位提出倡议,呼吁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加入烤鳗捐赠队伍中来。早在1月30日,邵武市鳗业协会筹集了12.7万元向邵武市立医院捐款,用于采购口罩、防护面罩等防控物资。31日,福清市养鳗专业合作社100多户外塘养殖鳗农紧急采购价值40多万的烤鳗鱼捐赠给武汉协和等四家医院的防疫医务工作者。
福建省内鳗业企业的爱心接力赛仍在进行,捐赠的数量直线上升。2月17日,福建省鳗业企业展开跨越1158公里的爱心驰援。截至目前,福建省鳗业企业捐赠物资已达500万元,据省水产学会副理事长兼鳗鲡工作委员会主任刘常标表示,福建鳗业企业的爱心驰援将继续进行,要让湖北人民感受到福建鳗业企业的温暖,这是福建鳗业企业凝聚疫情防控阻击战强大的合力,也是沐浴在党的政策光辉下中国人民的责任和担当。
随着企业捐赠的热情不断高涨,捐赠的烤鳗从9吨到15吨、28吨……远远超过时下物资搬运的劳动力,由于疫情防控,很多渔业企业的冷库工人仍未复工,这为企业包装、甚至搬运捐赠物资都带来困难。
“没有工人,我们撸起袖子自己干!”说这话的是福清市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荣华,年逾古稀的他,脱下西装换工服,带领公司在岗的文职人员进冷库,提货,打包,压箱,搬运……亲自将物资整顿上车。他还为省内医院捐赠50万元用于感染区医疗设备的购买,陈荣华对战疫胜利满怀信心,并用行动表达了对抗疫的支持。
疫情当前,各地,各人,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一点一滴汇集成福建渔业人爱的洪流。越来越多的渔业人通过不同的渠道奉献自己的一份力,丹心赤诚,凝聚成战胜疫情的巨大能量。“渔”水情筑就抗疫的爱心长城,驰援千里,只为打赢这场无硝烟的战役。
(《海峡农业》2020年第3期 记者 龚玉 通讯员 李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