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关县琦鑫黄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党支部为引领,党代表领头,倡导“牛”精神,弘扬“牛”文化,发展牛产业,带领乡亲们致富奔小康。
大关县琦鑫黄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位于上高桥乡。在琦鑫合作社、琦鑫牛肉加工厂和琦鑫美食体验店的文化墙和宣传栏上,都写着“拓荒牛”几个字,“用拓荒牛的精神开拓进取,用老黄牛的精神辛勤耕耘,用孺子牛的精神创造奉献”,正是有了这样“牛”的精气神,琦鑫的牛产业才“牛”了起来。合作社社员由成立之初的16户发展到如今的1160户,黄牛养殖数量由最初的48头发展到当前的3680头,年出栏肉牛数量由最初的20头发展到1200头,养牛收入由成立时的45万元,增长到1400万元左右。先后被市、省和国家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评为相应级别的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现合作社建有标准化肉牛育肥场5个,共计10000平方米,可集中育肥养殖肉牛1000头;种植牧草5000余亩;年产量1000吨的牛肉产品深加工厂已投入使用;正在建设年屠宰10000头规模的肉牛屠宰加工场、冷链物流系统、黄牛繁育基地和有机肥加工基地。
中共十九大代表、大关县琦鑫黄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丁琪告诉记者:“合作社现在主要是以种草、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为一体,最主要的一点还是把整个产业链完善起来,现在整个产值近2000万元,户均增收在5000元以上。”
上高桥乡平均海拔1880米,草山草坡资源丰富,有20000余亩自然草场,气候温凉,农户自古就有养殖黄牛的习惯。多年来,合作社按照“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支部引领,党员示范带头,统一品种、统一饲养管理、统一加工销售,实现了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形成了合作社带大户、大户带小户、小户带散户的联动发展方式,积极带动农户发展黄牛养殖。上高桥乡团结村大水井村民小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丁洪友就是在合作社的带领下,通过养殖黄牛实现了脱贫致富。他高兴地说,“我们在以前养两三头牛,一年也就是两三千块钱的收入,收入相当的少。自从加入琦鑫农民专业合作社养牛以后,教我们科学饲养,收入逐年提高,每年牛的数量都在提高,去前年我们养的牛收入有5、6万,全部都是销售在琦鑫公司,今年喂了20多头,纯收入可能有7、8万元。”
除了带动农户发展黄牛养殖增收,合作社的养殖基地、屠宰厂、牛肉加工厂和琦鑫美食体验店等还为村民提供了就近就业机会,目前吸纳就业人员40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17人。家住上高桥乡团结村麻窝村民小组的刘永彩就在牛肉加工厂上班,因为家中有老人、小孩不能外出务工,能在家门口就业,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让她感到既幸运又幸福。“我在琦鑫上班已经3年多了,今年的工资有3万多元,因为隔家也近,可以照管屋头,照管家里。”
带动更多的乡亲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是合作社的发展目标,也是理事长丁琪成立合作社的初心。琦鑫合作社结合产业发展态势,积极探索产业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发展壮大集饲草种植、黄牛繁育、有机肥生产、肉牛屠宰、加工及冷链物流建设、电商+专卖连锁店为一体的“牛”产业,向着“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目标迈进。丁琪信心满怀地说:“我们现在把盐津、永善以及大关的养牛专业合作社整合起来成立了联合社,真正的实现组织化,把我们的整个牛产业做大做强,带领更多的社员增收致富。”(记者 杨全伟 彭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