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流浃背,脑袋胀痛,口干舌燥,双手发麻……2022年3月的一个午夜,在辗转多点连续奋战近十小时、完成千余名群众的核酸采样后,梁燕婷终于完成当天工作,脱下防护服的那一刻,积压了一整天的劳累感令她浑身难受,但她第二天还要投入紧张的工作中去。
2023年6月,江门市2021届“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者梁燕婷圆满完成了支医工作,她将继续留在服务单位——新会区大泽镇卫生院任职。凭借支医期间的仁心仁术,她被评为2023年江门市“三支一扶”帮扶能手。
“有时激动人心,有时平平无奇,有时疲惫不已,每天的经历犹如一个个鲜活的音符在生命的乐谱中演奏,每一次完成艰辛的任务,都是脱胎换骨的成长。”回想过去两年支医工作的点滴,梁燕婷感慨万千。
江门市“三支一扶”帮扶能手梁燕婷
基层医务工作
不仅要做好医学检验工作
栽下梧桐树,引来凤凰栖。“三支一扶”计划作为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牵头组织实施的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示范项目,重点选派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等服务。2009年以来,江门市大力实施“三支一扶”计划,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为基层培养输送一批“新鲜血液”。
2021年,梁燕婷成功通过选拔,成为当年度“三支一扶”志愿服务者,凭借扎实医学知识基础,她被分配到了自己家乡新会区大泽镇的卫生院,主要从事医学检验工作,每天都在跟人的血液、体液以及分泌物等打交道。
为病人抽血检验的梁燕婷(右一)
基层医疗工作内容繁杂,检验工作也不单在实验室里埋头苦干。支医期间,梁燕婷不仅游走在各种仪器之间细心完成各项目的检测,提供准确有效的检验报告,也要参与全镇公共卫生工作,每年给大泽镇全镇20多家幼儿园两千多名小朋友进行体检,扛着尿液检测仪前往全镇各个点为近三千位65岁以上老人做体检。
无论是检验采样工作、还是公共医疗服务,都是直面群众的第一线,形形色色的就诊者不仅对梁燕婷的专业水平提出高要求,也考验着她的沟通和服务能力。支医期间,她也充分发挥作为本地人的优势,操着熟练的乡音主动与群众沟通交流,及时化解矛盾,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
要聆听多沟通
积极维护良好的医患关系
2022年11月肝吸虫调查工作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高峰期开展,在各项工作开展受阻之际,梁燕婷临危受命,迅速沟通负责医生,及时联系村负责人沟通标本采集工作,团结组织同事坚守岗位“挑粪”制片加班至深夜,经过连续多个日夜的努力如期完成任务。
作为基层医务人员的一份子,梁燕婷也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与疫情争分夺秒的斗争中,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学习每一项操作技能和防护要求,在医院外协助开展全民核酸采样、加入“三人流调小组”进行上门新冠核酸和抗原的采样和送检工作。“医务人员奋勇抗疫,默默无闻地为广大人民群众奉献自我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令我为之震撼。当自己成为其中的一员,我也感到无比自豪!”梁燕婷表示。
一位父亲在采样时因女儿的勇敢当场唱起了国歌,“我在现场为之一振,原来我们的付出与努力影响着群众,我们热爱祖国,众志成城,齐心抗疫,再苦再累我也甘之如饴,也许我的坚守与正能量的传播也在影响着别人,所以绝不能轻言放弃,要坚守岗位,一直到任务完成。”梁燕婷在抗疫行动中成长,认识到做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的意义。
梁燕婷防疫工作中
在两年的服务工作中,令梁燕婷感慨最深的是要多聆听,多与群众沟通,用耐心与智慧去化解群众的疑问,积极维护良好的医患关系。“工作中,每一位前辈及患者对我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露出满意的笑容,都是我不断前行的动力,也让我更加坚定医务工作的决心和信心。”梁燕婷表示,她将扎根基层坚守岗位,为基层医疗事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