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底质坏的,可用温和改底产品5天一次全池干撒。
2. 黑斑蛙养殖场地图片
以驯养一亩黑斑蛙为标准,效益分析:养殖一亩,1人管理,4-5月产商品蛙3000斤,周期收入(保底价20元一斤)亩产收入6万元。
一、基本场地建设预算养殖场地租金1亩300元建池人工费用600元养殖围网、鸟网500元固体饲料4500元5.种苗费用8000
3. 黑斑蛙养殖技术手册
如果要让黑斑蛙不冬眠的方法需要大盆养殖只要保持在25℃左右就行了
4. 黑斑蛙养殖基地
黑斑蛙是蛙科侧褶蛙属的两栖动物,近年来因过度捕食导致野生黑斑蛙的数量直线下降,加之滥施农药其种群状况十分堪忧,同时野生蛙体内寄生着一种曼氏裂头绦虫也极易危害人体健康,因此人工养殖黑斑蛙势在必行,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黑斑蛙高效养殖技术吧!
生长习性
黑斑蛙喜群居,常常几只或几十只栖息在一起,在繁殖季节,成群聚集在稻田、池塘的静水中抱对、产卵。白天常躲藏在沼泽、池塘、稻田等水域的杂草、水草中,黄昏后、夜间出来活动、捕食。一般11月开始冬眠,钻入向阳的坡地或离水域不远耐裂的砂质土壤中,深约10~17厘米,在东北寒冷地区黑斑蛙可钻入沙土中120~170厘米以下,次年3月中旬出蛰。
摄食习性
1、蝌蚪期:黑斑蛙蝌蚪期为杂食性,植物性、动物性食物都能摄食。蝌蚪孵出后主要靠吸收卵黄囊营养维持生命,3~4天后开始摄食水中的单细胞藻类和浮游生物等食物。
2、变态后:黑斑蛙蝌蚪变态成幼蛙后食物以节肢动物昆虫纲最多,如鞘翅目、双翅目、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鳞翅目等,还吞食少量螺类、虾类及鲤科、鳅科小鱼等。
苗种放养
1、种蛙选择:黑斑蛙种蛙要挑选身体强壮、没有伤残、无疾病的作种用,通常雌蛙的身形比雄蛙要大一些,雄蛙在鸣叫时脖子两侧的外声囊就会膨胀起来。
2、种蛙放养:黑斑蛙种蛙在9~10月份放养,密度为10~12只/平米,雌雄比例1:1,种蛙在种蛙池中冬眠后来年清明节前后开始抱对产卵。
3、抱对产卵:黑斑蛙种蛙在平均气温达到16~20℃时开始自由抱对,抱对3~4天就会产卵,产卵时间一般会在早上5~6点、中午11点至1点。
4、卵块采收:黑斑蛙受精卵采集回来后放入到消毒好的养殖池环沟中孵化,卵块颜色较深的一面为动物极,必须朝上,颜色偏白的一面为植物极,必须朝下。
蝌蚪饲养
1、蝌蚪孵出后在原孵化池或网箱中培育,每平方米水面放养600~800尾,前4~5天一般不食东西,主要是以自身的卵黄囊供给营养,第4天卵黄囊消失后开始人工投饵。
2、蝌蚪孵出第5天起改用豆浆、麦麸、豆腐渣配合家畜养料或米糠及鱼粉等家畜养料,每天喂1~2次,家畜养料投放在饵料台上,粉末状饵料先用水调成粘稠状再泼喂。
3、蝌蚪孵出20~30天后逐步以红虫、水蚤、蝇蛆为主食,也可以豆浆、豆渣、豆饼粉、小球藻为主食,加喂一定的鱼粉可促其生长。
4、蝌蚪养殖时如发现池水中有气泡或水质有腐臭味时要立即换新水,一般每3天换一次,天气干旱多日、连续高温时每2天换一次水。
5、蝌蚪孵化后70天左右变成为幼蛙,从出现前肢到完全变态的一阶段时期靠吸收尾部能量,当有90%以上蝌蚪变为幼蛙时即可移入幼蛙池饲养。
5. 黑斑蛙养殖注意事项
北方想养殖蛤蟆长期养殖行不行啊?答案是肯定的,肯定不行呀,到底是为什么不行,那我们今天在这里来解读一下。
蛙类的生长,环境的温度,它有一定的要求。在不合适的环境当中,他肯定是养殖也是不合适的。
气温环境的问题。
由于蛤蟆也属于两栖动物,并且是冷血动物,它会随着环境的温度改变而改变,一旦环境的温度低于理想的生存状态,它就会进入冬眠的阶段。
所以北方的温度实在太低了,特别是冬天的时候,有的地方温度达到零下多少度的情况。这种情况多半的,蛤蟆即使冬眠也会出现被冻死的情况。
所以由于这个生长环境的要求,他不适合在北方大批量的养殖。所以说有时候我自己看了一下,是不合适养殖的。
产能不高。
专门养殖的产品,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挣钱,那么在北方由于冬天和春天的温度可能比较低。
那么可以养殖的时间,只有夏天和秋天两个季节,那么这两个季节的养殖情况,即使可以养殖一批产品,那么它的产能产量都不是很高。
更何况就要一年四季都养足的情况之下,那么在北方就不太合适,所以多半养殖这些蛙类的产品,两栖动物基本上都在南方养殖比较多。
比如说我们在北方那边,很少能够看到有人养殖蛙类产品。那么有这个也是黑斑蛙,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在夏季秋季养殖,冬季春季他们养不了。
长期养殖就不能够间断停止。
想要通过长期养殖来挣钱的,那么最好是在合适的温度的环境之下,最好是海南这些四季如春的地方,因为一年四季它的温度都比较高,所以下面养殖的两栖动物就比较多。
不管是养殖蛤蟆,牛蛙,泰蛙,中国林蛙以及其他的蛙类。多数养殖基本上都在海南养殖的基地比较大。
那么广东广西,福建浙江这一带呢养殖的数量又比较少,之前那这个福建,浙江这两个省份养殖牛蛙是比较多的,但是这两年呢,由于环保要求的问题,导致于被拆了很多。
去年今年广东这些又开始拆除了一些养殖基地。那么现,如今上下的广西比较多,那么海南一直以来都是比较多的一个养殖产品基地。
6. 黑斑蛙养殖可行性报告
养殖青蛙需要办理的证件如下:
1、养殖证:养殖证首先需要填写养殖申请表,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材料等待农业局审核,审核通过,颁发养殖证。
2、营业执照:一个正式的养殖场需要办理营业执照,营业执照需要的材料包括房租合同、房产证复印件、验资报告等等。
3、税务登记证:如果养殖的青蛙需要销售的话,养殖户还需要办理税务登记证才可以。税务登记证可以在领取营业执照的30个工作日内申请领取。
4、动物防疫合格证:开办养殖场,动物防疫合格证也是非常需要的,该证由兽医管理部门审查颁发。
5、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该证办理的流程比较复杂,由当地的省林业厅核发。一般来说,养殖户不仅需要有种源合法来源证明和种源单位的经营许可证,同时还要有5万元以上的资金证明才可以。
6、畜牧兽医资格证:青蛙养殖场一定要有兽医师才行,如果自己没有专业的知识的话,还可以选择聘请专业的畜牧兽医师。
7. 黑斑蛙养殖网
先就是要选择一块合适的稻田。我们所选择的当天,首先是地势比较低洼然后排灌比较方便的,并且在天气炎热的时候也不会干涸,这样的话青蛙才会有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四周用围网把稻田围起,在进、出水口设置防逃网,以防青蛙外逃。加固加高田埂。开挖蛙沟。在稻田的两边(靠进水渠或蓄水池)各开挖一条长与蛙田相等、宽1m、深O.5-0.6m的“11”字型蛙沟,面积占本田的15%-25%。
8. 黑斑蛙蝌蚪养殖技术
养殖黑斑蛙可以申请国家补贴。
黑斑蛙(学名: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是蛙科、侧褶蛙属的两栖动物。黑斑蛙雄性略小,头长略大于头宽,吻钝圆而略尖,吻棱不显,前肢短,后肢较短而肥硕,胫关节前达眼部,趾间几乎为全蹼,成体背部颜色为深绿色、黄绿色或棕灰色,具有不规则的黑斑,腹部颜色为白色、无斑。
黑斑蛙喜群居,营水陆两栖生活,黄昏后、夜间出来活动、捕食,冬眠,蝌蚪期为杂食性,成体期以昆虫为食,4-7月繁殖,每次产卵2-3.5千粒,栖息于海拔500-1000米间的水域及附近的草丛中,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韩国、俄罗斯联邦。黑斑蛙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4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黑斑蛙成蛙体长一般为7-8厘米,体重为50-60克,最大个体重为100克左右。一般情况下,同龄黑斑蛙的雌蛙比雄蛙大。黑斑蛙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四肢三部分,成体无尾。
黑斑蛙头部略呈三角形,长略大于宽,口阔,吻钝圆而略尖,近吻端有两个鼻孔,鼻孔长有鼻瓣,可随意开闭以控制气体进出。雄蛙有一对颈侧外声囊,鸣叫声音较大;雌蛙无声囊,但也会鸣叫,比雄蛙鸣叫的声音小。两眼位于头上方两侧,有上下眼睑,下眼险上方有一层半透明的瞬膜,眼圆而突出,眼间距较窄,眼后方有圆形鼓膜。
黑斑蛙躯干部分与头部直接相连,因没有颈部,头部无法自由转动。躯干部分短而宽,内有内脏器官。躯干末端有一泄殖孔,兼具生殖与排泄的作用。成体黑斑蛙背部颜色为深绿色、黄绿色或棕灰色,具有不规则的黑斑,腹部颜色为白色、无斑。背部中间有一条宽窄不一的浅色纵脊线,由吻端直达肛门,体背侧面上方有1对较粗的背侧褶,两背侧褶间有4-6行不规则的短肤褶,若断若续,长短不一。
黑斑蛙四肢由两前肢、两后肢组成。前肢短,指侧有窄的缘膜;后肢较长,趾间几乎为全蹼。雄蛙第一指基部有婚垫,有利于在繁殖期间和雌蛙抱对。
蝌蚪体型肥大,体绿色且散有不规则的深色小斑纹;全长50毫米时,后肢5毫米,尾较细弱而尾鳍发达;尾末端尖圆而细窄;眼在头的背侧,眼间距较宽;口小,唇齿式为Ⅰ:1-1/Ⅱ:1-1,角质颌适中,下唇乳突一排,口角有副突。
种群分布不零散。该种被认为是很普遍和常见的,但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中国其种群数量下降较快,朝鲜、韩国和日本虽然也有所减少,但下降的不是很明显。黑斑蛙总体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4-7月为生殖季节,产卵的高潮在4月间。繁殖时,一般雄性黑斑蛙在降雨前后和黄昏时开始鸣叫,引诱雌蛙抱对产卵。雌蛙到来后,雄蛙爬到雌蛙的背上,并用前肢紧抱雌蛙的腋下。经抱对刺激后,雌蛙开始排卵、雄蛙排精,精、卵在体外结合,雄蛙用后肢协助雌蛙将卵排开,完成体外受精。卵多产于秧田、早稻田或其他静水域中,偶尔也在缓流水中产卵。每1卵块有卵2-3.5千粒,多浮于水面,卵径1.7-2.0毫米。蝌蚪约经2个多月完成变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