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王宾
任教学科:科学
从教时间:6年
个人荣誉:
2018.11 平原县“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优课”
2018.12 德州市中小学创客邀请赛指导教师二等奖
2018.12 德州市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奖
2019.4 第15届全国中青年教师论文大赛二等奖
2019.9 腰站镇优秀教师
2020.9 平原县优秀教师
2020.10 德州市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奖
2020.12 山东省科普创作大赛平面设计类二等奖
2020.12 山东省科普创作大赛平面设计类三等奖
2020.12 山东省科普创作大赛平面设计类三等奖
2021.9 腰站镇优秀班主任
2022.1 全国青少年初级科技辅导员
2022.5 平原县实验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
2022.5 平原县最美科技工作者
从教心得:对待学生要全心全意,对待工作要兢兢业业,对待家长要问心无愧,对待同事要真心团结。
王宾:家校合育共绘成长蓝图
王宾,平原县腰站镇中心小学科学老师,“爱心感染、真诚无价”是他的教学原则,“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他的教学要求。
2016年,王老师被分配到平原县腰站镇沙庄小学任教,这是一个偏远的乡村民族小学,当地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没有足够的认识,孩子们也没有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为了引起家长对孩子教育问题的重视,王老师长期扎根学校,寻求家校育人之合力。他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入户家访,与学生家长面对面进行沟通交流,引导家长及时有效对孩子进行教育与鼓励,让孩子踏实认真去学习,认真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同时,王老师利用周六周天的时间,对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入户辅导,答疑解惑,帮助他们提升自信,争取让每一名同学都能跟上课程不掉队。这一做就是两年,风雨无阻。对于每一名同学他都视如己出,倾己所有,助其成才,而学生一张张优异的成绩单,则是对王老师辛勤付出最大的回报。
除此之外,王老师还担任着班主任的工作。曾经他发现,班里的小王手臂和小腿上出现很多花生米大小的斑点,但是由于小王性格本身比较内向,不爱与人沟通交流,经过王老师与其耐心询问才得知,小王说可能是姥姥床上的虫子给咬的,夏天蚊虫叮咬确实很正常,但是大面积的出现,让王老师意识到没有那么简单。
随即,王老师联系到在北京工作的小王父母,但是她父母在一开始却没有足够重视,经过王老师与其父母的多次沟通,小王的父母终于回到家里,带小王做了全面检查,最后检查出是小王因皮肤病引起的局部感染所致。事后小王的父母表示,幸亏王老师发现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借此机会,王老师还和小王的父母沟通了孩子的在校和在家情况,建议他们回家多陪陪孩子。此后,小王的父母深受教育,关掉了北京的拉面馆,回到平原本地找了份工作,加强了和孩子之间的交流,让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关爱。
逐渐,小王性格变得越来越活泼外向了,也爱和同学们交流交往了,很多活动也是争抢着报名参加。现在小王已经上了初中,还当上了班干部,学习成绩更是名列前茅,每当提及此事,小王的妈妈总是眼含泪水的说道:“孩子现在能这么优秀懂事,多亏了王老师帮我教育、照顾,这份恩情,我们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后来,王老师又被调到平原县腰站镇中心小学,面对新的教学环境和教学任务,他勇挑重担,身兼多职。尤其是在带六年级毕业班,面临小升初时,王老师深知小学阶段打好基础与习惯培养的重要性,所以他尤为注意学习习惯的培养。
有一次,他所带班里的小魏家长打来电话,反映称他家孩子现在正处在叛逆期,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说多了孩子直接扭头就走了,马上就要上初中了,孩子数学偏科严重,家长着急苦恼却使不上劲。
面对家长的诉求,王老师耐心与家长交流寻求有效方法,同时课下多次找到小魏沟通交流,帮孩子分析寻找问题的根源所在,鼓励帮助孩子从容自信,多学多问,查漏补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帮助下,小魏的成绩与自信慢慢提升,在小升初考试中也交出了自己满意的答卷,为自己小学学习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在今后的工作中,王老师表示将一如既往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指导水平,以务实创新谋求发展,为孩子们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
姓 名:翟木娟
任教学科:生活适应
从教时间:8年
个人荣誉:
2015.4 德州市特殊教育培智专业教师优质课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2015.9 津城街道教坛新秀
2017.9 县教体系统“我的校园故事”征文评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2019.9 宁津县优秀教师
2021.6 全县教体系统“献礼建党百年 筑梦最美校园”摄影作品选活动中,凭借作品《童心向党 爱我中华》荣获“建党百年”类一等奖
从教心得:我不是孤军奋战,踽踽独行,我正在与所有奋进的人一起书写折翼天使的童话故事。
翟木娟:做特殊儿童的“启智星”
2014年9月参加工作的翟木娟,如今在宁津县启智学校任教,担任班主任并负责教授生活适应科目,是广大教师队伍中普通又特殊的一员。
“如果说每一个降落人间的孩子都是天使,那我的这些聋哑、自闭、残疾的孩子,就是折断了翅膀的天使。他们要和普通孩子一样飞去更高、更远、更美好的地方,我们就尽自己所能为他们修补翅膀。”怀着这样的心情,翟木娟在特殊教育岗位上工作了八年。这八年间,发生过太多令其难忘的事,感动与心酸都弥足珍贵,挑战与荣誉都刻骨铭心。
读大学之前的翟木娟其实没想过要从事特殊教育这一行业,但是命运安排下,她进入了潍坊学院特殊教育专业学习。纸上得来终觉浅,毕业后的翟木娟来到了宁津县启智学校。当她第一次踏进特教学校的大门,走进教学楼,咿咿呀呀的叫声、手舞足蹈的手语、神情呆滞的学生,交流的困难、管理的难度,让初为人师的她很是震惊,随之而来的是沉重的压力,但她没有气馁,更没有被吓到!“我想把我的爱心留给这些残障孩子。”翟木娟暗暗下定决心。
与普通学校相比,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待遇并没有优势,做的事情甚至更多更累。翟木娟任教的一年级有些孩子心智仅在两三岁水平,这要求他们不仅要有爱心和耐心,还需要有专业知识与技巧。
她现在还记得单亲又有听力障碍的小林同学,那是个心思细腻敏感的孩子,因为特殊的家庭情况和自己身体的残疾,一度让他将自己关在通向外面多彩世界的大门内不愿意走出去。细心的翟木娟发现了小林的问题,她先是落实了小林的家庭情况,然后小心翼翼的接近小林,用真心换真心,最终赢得了小林的信任。
“后来他变得乐观阳光,学习了乒乓球,并多次参加青少年乒乓球比赛,还在2018年7月举办的宁津县第四届‘乒协杯’乒乓球比赛中荣获第四名的好成绩。”每一个特殊孩子迈出的一小步,都会让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们受到极大的鼓舞。2021年,小林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山东省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这让翟木娟与有荣焉。
作为学校分管教学的负责人,她积极组织青年教师进行业务学习,鼓励他们参与听评课活动,每学期组织青年教师进行公开课和教学设计展示,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组织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会大课堂,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研学实践活动,通过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融入社会,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获得体验,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
扎根特教,服务特教,奉献特教,发展特教。历经千帆万水,身份职位转变,初心再次点亮,工作激情“聚”变。“守护折翼天使,续写童话故事”是她作为特教人毕生的责任,永恒的担当。
姓 名:齐文文
任教学科:数学
从教时间:8年
个人荣誉:2017、2018年连续被评为齐河县优秀教师;
2020、2021年先后获得齐河县教研工作先进个人;
2020年9月被评为齐河县教学能手;
2021年齐河县首届教坛新秀;
2016年、2022年先后获得齐河县音乐优质课一等奖,2022年德州市基础教育优质课三等奖;
2019年11月山东省教育督导科研成果二等奖;
2021年11月德州市第三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21年12月德州市小学语文优秀作业设计二等奖;
2021年10月德州市教体局小学教师书法比赛三等奖和德州市教育系教育科学研究院师生书画比赛三等奖。
从教心得:教育路上,唯有秉持初心、静心、精心、倾心、创新,才能不负心中热爱。每位学生都是潜在的人才,当老师的,就是要尽己所能,让每个学生都能绽放光彩,要走进孩子的世界,关注每一个学生细微的变化,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用爱心、耐心、恒心和智慧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
齐文文:献身乡村教育
书写人间大爱
齐文文是齐河县赵官镇中心小学的一名数学教师,今年33岁。2014年参加工作,八年来一直担任班主任,班里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她业务精湛、品德高尚、潜心育人、默默奉献……深受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称赞。
从家到学校是120多里的路程,最初上班时,齐文文每天早上五点多骑单车到公交车站点,坐公交到乡镇教办,再骑电动车赶15里路到村小学。后来拿到驾照后自己开车上班,在那个交通要道上,她每天都在大车司机们鸣笛穿梭中惊心动魄,提心吊胆。每天到校、到家,她手心里都是汗,直到下车才长舒一口气。
深知风雨兼程,但仍风雨无阻。虽千万里,吾往矣。2019年11月,因镇中心小学缺语文老师,领导问她能不能过去帮忙带课,她没有丝毫的犹豫,立马答应下来,可此时的她已是怀有8个月身孕的人。
在镇中心小学五班的七尺讲台上,她每天挺着孕肚执着的在黑板上书写着,躬身力行做好学生的领路人。11月19日,作为班主任的她深感腹部疼痛但仍坚持在操场监督学生跑操,当天晚上她因羊水破裂被紧急送往济南市妇幼保健院,经剖腹产生下了第二个宝宝,但因为早产孩子被立即转入重症监护室,渡过了危险的15天。
教育是一种爱的艺术,师生之爱浸润着教育的生命,关爱每一位学生是一个老师最好的修行。
董家寺小学位于黄河岸边,是一所农村小学教学点。全校只有三个年级,整体学生虽不足50人,但留守儿童比较多,2018级学生小邵沉默寡言,经常旷课。经过一段时间的家访调查后,齐老师了解到他的父母离异,爸爸常年在济南打工,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平时只有爷爷奶奶陪伴他起居。他极度缺乏安全感,渴望被关注、被理解。于是,齐老师主动与孩子的爷爷奶奶商议让他放学后跟随老师写作业,下班后送他回家,既方便自己了解和照顾孩子,也能监督与补习他落下的功课。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孩子终于走出了阴影,脸上的灿烂笑容是最生动的诠释。
2021年9月,小邵进入镇中心小学四年级,孩子和奶奶拎着一篮子红枣找到齐老师,激动地拉着她的手,说:“文文老师,这是俺家院里种的。孩子没少让你费心,一定要收下!”一旁的孩子哭成了泪人,在孩子的心里她就是妈妈,直到现在齐老师调到了镇中心小学,小邵还经常找她谈心。像这样获得她帮助的孩子还有很多很多。有人曾经问她:“你把精力都放在了农村娃们的身上,你的家人没有怨言吗?”她只是微微一笑。但晚上回到家时,看着自己的两个孩子,嘟着小嘴委屈的样子,她也忍不住偷偷流泪。
每一朵花都有花期,静听他们生命拔节的声音,齐老师用一颗温暖的心去关爱每个学生,用心呵护着每一朵花绽放光彩。工作以来,齐文文先后资助了5名贫困学生,给他们购买了文具、书籍、衣物等生活用品。生日时,还买来蛋糕亲自送到学生家里,帮助了那些缺少温暖的孩子走向阳光。
她在自己平凡的工作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付出着努力,践行着一个老师对教育的承诺和担当。青春不老,只因心中有光、眼中有爱。
“教无涯,学亦无涯。”在教学工作中,她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始终把抓好课堂教学质量放在第一位,潜心钻研教材,反复研讨新课标。
2018年冬天的一场大雪,齐老师坚持去中心小学参加学科教研活动,由于雪天路滑、道路狭窄,齐老师在路上为躲避拉煤的大货车开车滑进了路边的排水沟里,造成了她右手臂擦伤,鼻梁骨折,但她没有一句怨言。献身教育、甘为人梯,她用自己的双手托起学生攀登知识高峰;传道授业、甘为园丁,她用自己的爱心与汗水浇灌桃李芬芳。
教育学上常讲,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因此,齐老师广泛汲取教学营养,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大胆采用新的教学手段。2020年疫情期间,她为学生设计微视频课堂,为保障学校的线上教学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师生家长的广泛赞誉。
在齐文文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作为一线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潜心教学的钻研姿态,更看到了她全心全意教书育人、尽心尽力爱生如子的人间大爱。她就是齐河乡村教育大地上最倔强的那朵花,最耀眼的那颗星!
姓 名:王丽娟
任教学科:数学
从教时间:13年
个人荣誉:曾获得“县级优秀教师”、“县级教学能手”、“市级教学成果”等称号。
从教心得: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标准对照自己,默默躬耕于三尺讲台,既教书又育人,积极执行新课程标准,努力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王丽娟:躬耕三尺讲台
培育春风桃李
王丽娟,2011年9月至今一直在庆云县中丁乡中心小学工作,自从踏进校园的那一刻起,她便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关心时事政治,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时时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标准对照自己,默默躬耕于三尺讲台。自2008年毕业任教以来,她一直担任数学教学工作,在与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王丽娟深深爱上了教育工作,坚守农村教育阵地,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地耕耘着,不断充实自己,潜心研究教学,积极参加课改教研,努力教书,精心育人。
2015年,王丽娟班上有一个男孩小苗,当时他家里弟兄三个,妈妈精神不太好,全家老少靠爸爸给人家喂猪一个月挣1500元过活。因为家里贫困,所以不想让他继续读书了。于是,王丽娟连续两次骑车去学生家里做家长工作:男孩子没有文化知识,将来走上社会,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如果让孩子过早的辍学,会影响他一生。经过三番五次苦口婆心的劝导,终于说服了家长,让孩子重返校园了。现在小苗已经工作,每逢节日都会给王丽娟送来深情的问候。
2018年,她的学生小澎在放学时不小心把中性笔的笔尖插到手里,当时鲜血不住地往外流。她的父母联系不上,王丽娟就急忙把他送到卫生室。医生问:“你是他的妈妈吗?”“不是,我是他的老师。”打破伤风时需要皮试,皮试特别疼,她就拉着小澎的手说:“不要怕,有老师在。”他也不再因为父母没在身边而感到害怕。事后,他的父母万分感谢:“多亏了老师你,家里没人,孩子出现这样的事也不知找谁帮忙。”王丽娟告诉记者,那时自己感觉特别欣慰。
今年是王丽娟参加工作第13年,“三尺讲台下,是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不能辜负;一道门墙内,是一个个奋发图强的未来希望,不能懈怠。”在王丽娟看来,扎根农村小学教育这片沃土,就为了青春飞扬时的那份承诺和一名优秀人民教师的职责。她经常对周围的同事说:“我要用自己的勤奋与汗水,用自己的坚韧与执著,用自己的敬业与奉献,用自己的成果和业绩,向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交一份满意的答卷。我很庆幸当初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
姓 名:杨秀丽
任教学科:数学、科学
从教时间:12年
个人荣誉:获得过县数学优质课一等奖,科学《认识岩石》电教优质课和课件一等奖。参与的市级小课题和县级小课题都均已结题。获得过研课标说教材二等奖。
从教心得:静心教书,潜心育人。
杨秀丽:在教育路上
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2010年9月杨秀丽有幸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也就是在那一刻,她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做一名让学生喜爱的教师,一名优秀的教师。弹指一挥间,她已经在陵城区边临镇乔库陈小学工作了十二个春秋,虽不曾有耀眼的光环,但她却一直执着从教,精心育人,从未懈怠。
在杨秀丽的教学过程中,不曾放弃过任何一个孩子。她清楚,班里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他们不仅有着自己的理想,也寄托着父母的期望。正因如此,对于班级里的“后进生”她格外照顾,不论是课上还是课后,他总是会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让他们重拾信心。
“记得我的一名学生彤彤,曾因为数学题不会做的原因和我说打算放弃。当时听到这句话后,我也能理解孩子的心情。”面对这位学生的言辞,杨秀丽并没有大发雷霆,而是选择用讲道理的方式帮助其树立信心,“记得当时我给她说,班里32位同学,在这四年的时间里,老师从来没有放弃过你们任何一个人,也没有这种念头,因为老师知道,如果我放弃了你们32位同学中的任何一位,对于老师而言可能会轻松好多,但对于你们自己而言,我放弃的是你们的人生。”
看着老师都不曾有放弃的念头,这位学生也重拾信心,难的题不会做,就从最简单的基础题开始练起。不仅如此,杨秀丽还告诫学生,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不仅如此,杨秀丽还深知,好老师应具备精深的学科知识、灵活的教育教学知识以及广博的文化知识。为了不断的提升自身各方面的素养,她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刻苦钻研教材,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潜心钻研教材教学方法,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同时她还积极参加各种比赛,曾经获得过全区小学数学德育优质课一等奖。制作的课件《认识岩石》在陵城区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在研修学习中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学员。多次参加区骨干教师培训。
此外,2019年杨秀丽参加了陵城职专全民幸福公益助学活动,收获颇丰。在这次活动中她即是奉献者,又是受益者,在那之后,她始终致力于各种公益性的活动,帮助别人,同时更是提升自己。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杨秀丽说,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她将立足实际,在教育这片田园中勤奋耕耘,积极探索,奉献无悔的青春,她坚信“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
想必你一定有许多话
想对他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