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锻炼健康相伴——优化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思考 【主题内涵】健康是幼儿发展之本,陈鹤琴指出:“作为一个现代中国人,必须先具备健康的体魄。”他主张幼儿园应把儿童的健康放在首要位置,体育则是实现幼儿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纲要》明确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培养幼儿主动、乐观、合作、勇敢等优良品质。《指南》指出:要把幼儿园健康教育放在工作首位,每天确保有不少于2小时户外活动时间(其中1小时的户外体育锻炼时间)。作为以体能发展为目标的幼儿园户外体育锻炼,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组织的一个重要环节,开展阳光户外活动,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幼儿健康成长的保障。【现实背景】我园是一所新办幼儿园,2010年9月招生入园,幼儿园占地面积8728平方米,设大中小18个班级,650余名幼儿,有着宽敞的户外活动场地,但由于是新办园,全园幼儿总人数多,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开展户外运动缺乏组织的系统性,再加上运动器械缺乏,户外运动场地没有合理规划,在开展晨间及户外活动期间出现了诸多问题与困惑,于是,我们从全园的大局规划,到年级组的分段整合,以及每个班级的器材调整等方面进行反思、调整,开展幼儿园阳光户外锻炼,不断优化幼儿园的体育活动时间。

(层次性可以进行进一步整理)【组织实施】一、空间保证:合理规划户外活动场地,给每个班级、每个孩子最大的活动空间《纲要》提到“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我们认同“大课程”的教育观念,在户外场地的整体布局上,充分考虑一切因素,我们幼儿园户外场地宽敞,一楼大操场可同时供全园幼儿活动,但由于部分场地不是塑胶场,开展体育锻炼有一定的局限,大班孩子教室在三楼,我们就将大班孩子的户外锻炼场地安排在楼顶的塑胶场地,行政楼三楼平面也是一个塑胶场地,我们就以就近的原则安排给中一班的孩子,一楼操场由小中班孩子进行户外体育锻炼,这样,孩子们活动的场地就大大增加。由于我园班级数量多(18个班),又是新园,所以我们的户外活动不实行全园开放的区域式活动,我们根据幼儿园场地及实际情况,将场地在固定的基础上划分为相对稳定的和能随机调整的运动区域:楼顶是大班孩子,大班六个班级老师将活动分为六个区域,球类区、综合区2个、钻爬区、平衡区、走跑区,每个区域由一个班级的老师负责,晨间活动时大班幼儿可以自选区域、材料、玩法,自由结伴,这种打破班级界限的尝试,使大班幼儿户外活动的兴趣大大增加。

一楼的中小班则采用原来的以班级为单位的锻炼形式,每个班级活动场地相对稳定,由自己班级教师安排幼儿喜欢的运动,另外我们在一楼专门设置了几个固定的运动区域,如:钻爬区、平衡区、玩具车区等,这些区域材料、场地固定,由教师幼儿选择。经过合理的划分,幼儿园的户外场地得到充分利用,给了孩子最大的活动空间。二、时间保证:优化作息制度,保证幼儿充足的活动时间《指南》明确指出:每天确保有不少于2小时户外活动时间(其中1小时的户外体育锻炼时间)。幼儿需要充足的活动时间,我们依据《纲要》《指南》精神,根据大中小不同幼儿成长中生理、兴趣、能力发展的情况,安排幼儿一日作息时间。我园原作息时间安排如下:(大班为例)晨间接待:8:10——8:30晨间锻炼8:30——9:00早 操:9:00——9:25教学活动(含点心、盥洗):9:25——10:30户外活动10:30——11:00餐前准备:11:00——11:10中 餐:11:10——11:40餐后活动:11:40——12:30午 睡:12:30——14:30起 床:14:30——15:00点 心:15:00——15:30游戏(区域)活动:15:30——16:10离园准备:16:10——16:20离 园:16:20——16:40户外体育活动时间主要集中在上午,统计起来时间不足2小时,不能满足《指南》要求,我县《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细则(试行)》出台后,我们及时优化了一日活动程序,在下午的时间内调整出35分钟的户外活动时间,优化后的作息时间如下(大班为例):晨间接待:8:10——8:30晨间锻炼8:30——9:00早 操:9:00——9:25教学活动(含点心、盥洗):9:25——10:30户外活动10:30——11:00餐前准备:11:00——11:10中 餐:11:10——11:40餐后活动:11:40——12:30午 睡:12:30——14:30起 床:14:30——14:50点 心:14:50——15:10户外活动:15:10——15:35游戏(区域)活动:15:35——16:10离园准备:16:10——16:20离 园:16:20——16:40经过合理优化,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得到充分的保证,户外锻炼的安排也更加合理了。

三、组织保证:从整体规划入手实现户外体育活动目标依据《纲要》,可以将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目标概括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和体能,并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和社会性。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目标,是幼儿园计划、安排和组织幼儿体育活动时遵循的主要依据,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就其组织形式来说,它比早操、体育课等活动相对灵活、随机,幼儿自主的空间更大,户外活动时,可以通过体育游戏的组织和利用体育器械进行体育锻炼,以达到体育活动的目标。1、统筹安排户外活动,保证体育锻炼的顺利开展。幼儿园户外锻炼是一日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幼儿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我们在做体育活动规划时尽可能地考虑组织形式的丰富与多样,并将各类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补充,取长补短,从而来实现锻炼的目标。①、晨间锻炼“一日之计在于晨”,晨间锻炼是幼儿一日活动的开始,晨间锻炼时间是幼儿陆续来园的时间,教师既要接待幼儿,又要组织幼儿活动,而且部分幼儿是刚吃过早餐,所以我们的晨间锻炼不安排太剧烈的运动,主要以一些小型的运动器械为主,如高跷、沙包、皮球等,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合适自己的运动器械进行锻炼,发展孩子平衡、投掷等一些基本动作及对运动的兴趣,从小养成早入园,每天参加锻炼的习惯等。

②、户外体育游戏每天上午两个集体教学活动后及下午点心后各有一个户外体育活动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内,我们安排了丰富多样的体育锻炼活动,如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的体育游戏活动,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组织一些发展幼儿走、跑、跳、爬、翻滚、钻等基本动作,借助中大型体育运动器械的锻炼,发展幼儿攀登、爬、悬垂等基本动作,利用自制运动器械的锻炼,发展幼儿走、跑、投掷、推、拉搬运等基本动作的发展,在这些丰富有趣的体育运动中,使幼儿全身得到锻炼,幼儿的基本动作得到发展,同时,幼儿的基本体能包括平衡能力、力量、耐力、协调性、灵敏性、柔韧性等得到发展。在这两个时间段内,各类锻炼游戏灵活组织、交替安排,既有教师组织的目标性较强的体育游戏,也有幼儿自主性较强的器械运动,较好地达成了幼儿体育活动的目标。③、其他户外活动形式除了上述的体育活动,在一日活动当中其他的一些户外活动形式如散步、种植、玩沙、嬉水等也是户外锻炼的补充形式,这些活动穿插于一日活动当中,使幼儿园的户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2、优化活动组织形式,保持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体育活动的质量在于幼儿的快乐体验和有效运动,要保证幼儿积极、主动、有效地开展体育锻炼及游戏活动,保持幼儿在整个活动中的兴趣,我们从活动的组织形式着手,不断优化组织策略,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自主、愉快的锻炼环境,激发幼儿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程度地发展幼儿的体能。

①、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适宜的活动内容户外活动一般以体育游戏为主,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设计适合幼儿、受幼儿喜欢的游戏活动,其中传统的体育游戏是我们在今后户外游戏的开发重点,因此,对于小班幼儿,我们积极创设情境,让他们快乐游戏,让幼儿自主游戏。对于中、大班幼儿,我们充分挖掘传统、有特色的民间体育游戏,开展民间体育游戏,提高运动的兴趣和能力,增强体质。②根据幼儿个体差异,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户外活动与其他教育活动一样,是以多种形式并存的、共同发挥作用的教育过程。但我们的体育锻炼是针对幼儿群体的活动,相同年龄的幼儿会存在身体状况、兴趣爱好等的不同,于是活动丰富便是老师们要考虑的问题,在提倡培养幼儿主体意识、积极情感和创新能力的教育观指引下,我们努力关注幼儿个体的差异,站在幼儿的立场上,透过幼儿的行动去把握他们内心的想法,理解幼儿独特的感受,如在组织“一物多玩”户外活动中,从幼儿的个体差异出发,对发展水平、发展能力不同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③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的组织策略户外活动的开展与教师的协调组织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通过加强学习,开展各类体育游戏的活动研讨,设计丰富的体育游戏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师户外体育活动的组织能力,以促进幼儿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幼儿园体育活动组织形式的选择与搭配很重要,它既能宏观上确保幼儿基本动作和体能发展目标的实现,又能兼顾到幼儿体育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需要的满足。四、材料支持:提供合适、丰富的活动材料,开展阳光户外锻炼活动材料既是激发幼儿兴趣的刺激物,又是开展锻炼的物质前提。我们幼儿园是一切从零开始,开园初,我们添置了部分运动器械,但只能满足最基本的户外运动,两个学期下来,我们通过幼儿园购置、教师自制、幼儿、家长自制等方式,不断补充幼儿园户外运动器械,我们的材料大致有以下几类:1、大中型户外运动器材。如大型玩具,平衡木等,这一类器材相对固定和稳定,在幼儿户外活动中是幼儿自主锻炼的好器材。2、实用的自制活动材料。为了激发幼儿兴趣,我们以班级为单位,发动教师、家长共同制作活动器材,如用布做的布绳、沙包,用一次性餐盘、纸板做的飞碟,用报纸做的纸球,用酸奶瓶做的拉力器,用奶粉瓶做的小推车等等。这些活动器材安全有趣又实用,平均人均数量达到1——3件,大大填充了我园运动器械的不足,这些活动器材一推出就立刻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 ,吸引了幼儿锻炼各方面的动作兴趣。3、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成品材料。如为幼儿准备的篮球、皮球等,需要一定手眼协调能力的器材以及平衡板、跳绳、软垫、废弃的轮胎,高低不同的高跷,童圈,脚踏车等,对于这些器材,幼儿总是充满浓厚的兴趣并试图探索出各种锻炼方法。

此外,我们还引导幼儿利用园内的自然条件与环境设置进行锻炼,如利用台阶、地上的图形练习跳跃,利用户外滑梯上的倒钩练习臂力,利用沙池边的轮胎练习平衡等等。器械材料即时激发幼儿兴趣的刺激物,又是开展锻炼的物质前提,活动材料的投放、使用应考虑到幼儿的年龄、能力及兴趣差异,能吸引不同特点的幼儿参与活动,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层次幼儿活动的需要,有助于幼儿体能的不断发展,在材料投放时,我们充分考虑材料的几个特性:1、材料的游戏性:这点对小班尤为重要。如小班组织的投掷游戏——打怪兽,小朋友手拿用旧丝袜做的投掷物,教师将投掷对象置于中间,四周围一圈轮胎,用打怪兽的游戏情境组织游戏,这样既有投掷高度和投掷距离,又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投掷兴趣。又如中班钻爬游戏“勇敢的小猴”,教师利用羊角球和皮筋,将它们组合为“碉堡和电线”,提醒幼儿牢记匍匐要领,排除险情。2、材料的挑战性:体育运动中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活动,不但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更能培养幼儿大胆、自信、勇敢的个性心理品质,材料的挑战性尤为关键。为此,我园专门设计订做了几把有一定宽窄面、一定高度、不同长度的长凳,几根不同宽面、不同长短的竹梯子。走在高高的长凳上,刺激又好玩!起初,孩子们都是小心翼翼,生怕掉下来,多次练习后,孩子们能大胆自如地在长凳上双手变换动作走、双手持物走及跨障碍物走。

从又窄又高的长凳上跳下时,孩子们还能用优美协调的体操动作表演,如双脚并拢轻轻落地,或双手高举,口喊“我是奥特曼!”真是不亦乐乎。3、材料的层次性:锻炼材料不仅要吸引幼儿,使幼儿喜欢玩、愿意玩,而且应常换常新、动态循环,努力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适宜的锻炼空间。例如:我们在提供了各种大小、重量不等的投掷物(纸球、沙包、皮球等),投掷线有远有近,幼儿可以根据个人喜好站位;创设轮胎组、铁罐组、摇板组、椅子组、长凳组等,有难有易,让幼儿根据自我发展水平自主选择。五、相关问题思考1、如何更好地保证、控制幼儿的运动量。有些教师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没有掌握好幼儿的运动量,造成幼儿活动的强度和密度没有达到要求,从而达不到身体锻炼的要求。 2、幼儿在户外体育活动中有了更多的自由的机会,更广阔的活动空间。但是,教师对如何在活动中进行适宜、适度地指导,存在一些困惑。如:在什么状况下,教师对幼儿进行指导与帮助,才会取得较好地锻炼效果。 3、如何有效地促进幼儿在户外体育活动中的自主性。户外体育活动在很大的程度上弥补体育课、早操的不足,它能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兴趣、爱好、能力水平,给幼儿更多自由的机会。但在活动中,如何更好地体现幼儿的自主性,还值得我们在下阶段做进一步的研究。

六、参考文献: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应重视幼儿体育活动的全面规划》刘馨 学前教育杂志3、《为了孩子的健康——幼儿园体育活动科学化、游戏化研究》百家出版社4、《户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策略季节户外活动时段安排内容夏季7:40-8:30?自由活动?11:40-12:10?? 自由散步16:20-17:00有组织的户外活动?冬季8:30-9:10?运动量较大的户外活动?15:40-16:20?有计划的户外器械活动春季和秋季7:40-8:30?自由活动?10:15—10:45?? 自主选择户外活动?11:40-12:10自由散步16:20一17:00有组织的户外活动?1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