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镇平县的向寨村,被称为“锦鲤选中的村庄”,村民养锦鲤全村一年能挣6亿,春节期间通过线上线下销售,该村养殖的锦鲤游入全国万千百姓家。
在镇平县侯集镇向寨村,家家从事观赏鱼养殖,全村2000多亩鱼塘,六成以上是各类锦鲤,年产值高达6亿元。家庭小户每年每亩可净赚1万到2万元,养殖大户每年平均净收入200多万。在“锦鲤村”,每一批精品锦鲤的诞生背后,都是残酷的优胜劣汰,回报也是优厚的,单条锦鲤最高曾卖到100万元。
日前,在镇平县侯集镇现代农业观赏鱼产业园内,工作人员在鱼塘里忙碌着打捞锦鲤。“年前已经拉了两趟了,1万多斤,从北京销往全国各地,销售很不错。”来自北京的客商吴广松说。镇平县侯集镇中良观赏鱼合作社负责人任中良介绍,现在观赏鱼越来越受大家的喜欢,镇平锦鲤颜色鲜艳、品种繁多,去年虽然受疫情的影响,但通过多渠道销售,销售额不但没有下降,反而稳中有升,去年的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
镇平锦鲤的销售区域以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为主,去年受疫情影响,该县转变思路,将金鱼送上网络“高速公路”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利用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通过科技创新、培育新品种、改进包装技术,形成了“电子商务+活体运输”的闭环,不仅金鱼的品质越来越好,产值实现大幅增长,单尾金鱼的价格也实现翻番。
镇平县长彦观赏鱼扶贫基地负责人李长彦介绍,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基地研发了黑鲫、闪鳞火鲤等新品种,新品种上市后很受市场欢迎,目前基地已经拥有350多个金鱼品种。该基地从2018年开始做电商、开直播,通过淘宝、快手、抖音等平台将锦鲤销往全国各地,之前的锦鲤运输采用的是手扎袋的形式,现在通过技术改进,采用机器热合的方式包装。同时,基地针对冬天天气寒冷的特点,发往低温地区时还增加了保温棉和加热贴,延长了锦鲤在包装袋里的存活时间,由原来的3-5天,延长至8-10天,大大提高了锦鲤的存活率。
通过“基地+电商+农户”的发展模式,镇平县对缺乏销路的养殖户由产业基地进行收购,再由基地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形成了“你养殖、我销售,你销售、我帮忙,我们一起做电商”的新模式。□胡少佳鄢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