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阳,时光正好。为积极探索在信息化条件下实施差异化教学、个性化学习、精细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的有效途径,促进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全面实施,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1月17日上午,实初教育集团共同体学校第十二届课堂教学艺术节系列活动之“大数据”背景下的精准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如期开展。为使区内外更多老师能参与观摩研讨,本次活动全程进行网络直播,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开展。
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精准教学”专家、省教育厅教研室王小明,上虞区教体局电教馆馆长王高峰,区教师发展中心数学教研员郦兴江,科学教研员王肖敏,实初集团共同体学校主要领导以及来自温州、金华、义乌、绍兴市越城区等地精准教学实验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代表,区内各校青年教师等共13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
活动开幕 简约隆重
开幕式由实初教育集团副总校长潘建德主持,潘校长对各位专家和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参与授课、听课的教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区教体局电教馆王高峰馆长对活动开展致辞,王馆长分析了目前教育的新动向,阐述了“大数据”背景下精准教学的重要性,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全力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突破初中课堂教学的内圈,使精准教学成为初中强校提质的重要手段。
课例展示 聚焦主题
实验中学金世杰老师、蒋建平老师、孙玉莹老师、陈洋飞老师分别为大家展示了数学和科学精彩课例。
上课伊始,金世杰老师对期中考试所学内容进行了回顾,继而从数据角度对班级期中考的情况作了整体分析,数据统计图的直观呈现,使学生对班级期中考的优势与不足一目了然,金老师通过统计指标,表扬了期中考优秀和进步的同学,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指出了试卷分析的路径:数据分析、分组纠错、交流错因、高频错题讲解、推题精练,典题讲解。金老师紧紧围绕后台的大数据分析,沿六个环节层层推进,课堂教学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通过自纠、互学、师生共学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实现基础错题自纠化,共性错题合作化,典型推题个性化,突出了大数据分析对教学的便利性。
蒋建平老师执教的课题是《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他充分利用网络微课资源,带领学生观看物质的变化形状,并通过平板同频功能,直观的展示现场实验中物体的变化情况,通过设问引导学生一步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实验的过程中定义性质。蒋教师的引导巧而得法,互联网技术与课程深度结合,获得了观摩同行的一致好评。
孙玉莹老师展示的课题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孙老师以问题为导向,从如何精准描述平面上点的位置入手,通过自行作图、同伴互助,引导学生自行建构知识框架,从正反两个方面加深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理解。整节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通过平板展示解题过程,阐述解题思路,其他同学也可以同步观看解答过程,更有参与感。
陈洋飞老师根据期中测试内容,当堂发布变式习题,学生限时作答。提交之后系统及时分析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这为老师的讲解提供了科学依据,从而使高频错题得到精讲,个性错误的变式练习更有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