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农民养殖_致富农民事迹登报纸_农民致富经

致富农民事迹登报纸_致富农民养殖_农民致富经

他,从16岁开始种菜,到现在已经整整种了32年。由于肯于钻研、肯于吃苦,加之舍得投入,截止目前,他种植的蔬菜年产量最多时可达180万斤。随着蔬菜种植的不断发展,他不但帮助同村10余位农民解决了就业问题,而且每年还为自己带来几十万元的创收。他,就是哈尔滨双城区水泉乡水泉村种菜大户、党员致富带头人——左军。

提起左军,双城区水泉乡水泉村党支部书记胜武奎一脸自豪:他是我们村靠种菜致富的先进典型,也是我们村众多党员里的杰出代表。

今年48岁的左军党龄已有23年,可相比党龄,其种菜的历史却可追溯到32年前。多年的种菜生涯,使左军积累了丰富的种菜经验,同时,也为他后来开始大面积种植蔬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原始的资金积累。

据左军介绍,在2013年以前,他种菜的收益每年也就在一万元左右,这还是在他善于捕捉商机,提前布局并种植紧俏蔬菜的情况下实现的。用他的话说,仅靠自己从父亲那继承来的20多亩地,要想发家致富真的太难啦。

为了降低人工成本,畅通销运渠道,他在动员全家老少一齐上阵、尽可能的压缩雇用工人人数的情况下,2009年,还主动买回了一辆用于往外拉运蔬菜的小汽车。一趟又一趟的穿梭于哈尔滨与水泉村之间,他有时甚至忙得一天都顾不上吃一顿饭。

当然,在种植蔬菜的过程中,左军也逐渐尝到了科学种田的“甜头”。从最初的春甘蓝、春白菜,到应季的“辣妹子”、大辣椒,再到后来的西葫芦、秋芥菜,通过大棚育苗、分季插秧等有效尝试,硬是把有限的蔬菜用地打造成了每年可种两茬甚至三茬的“多用田”,其种菜的产能和效益也得到了逐年提升。

2017年,感觉各方面条件都已成熟的左军主动从村民手中转包了70亩地,开始了大面积的蔬菜种植。考虑到用工增多的实际,他从尽可能的帮助本村村民解决就业的高度出发,干脆将每年雇用村民干活的人数由之前的三四个人提高到了十二三个人。仅这一项,他每年就得为工人们支付20多万元的工资开销。

俗话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看着父母整年没日没夜的操劳,左军唯一的儿子在2013年从部队转业后也自愿担起了全家蔬菜外销的重担。经过几年的摸索实践,现在,左军家的蔬菜已成功打进了哈尔滨哈达蔬菜批发市场。解决了产供销“一条龙”的问题,左军家的年经济收入也就变得水涨船高。今年,左军基于销运蔬菜的考虑,又花了14万元买了辆拉菜用的新车。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左军,正在用自己的勤劳之手创造并收获着属于农民兄弟的满满幸福。(中国日报黑龙江记者站)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