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种植什么最赚钱_稻田种植致富_稻田种植什么好

马超,陕西省宝鸡市陇县东风镇梨林川村人,高素质农民,刚过而立之年的他一心扑在水稻种植上,对水稻种植颇有研究和成效。“通过河道蓄水,把河水引入农田,形成水田,实现插秧。水稻收割后,“开闸”放水,让水田又变回耕田,用来种植小麦,实现水稻、小麦压茬种植。”提起水稻种植,马超侃侃而谈,“之前,稻苗一部分是从岐山县订购,另外自己采购水稻种子尝试培育,2021年开始试点,在社员的共同努力下水稻秧苗培育成功,亩产达到1200多斤。这是时隔50年后陇县大地再次长出的水稻,插秧时引来上万游客参观。陇县水稻5月底插秧,10月底收割,因昼夜温差大,水稻生长过程中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产出的大米不抛光、不打腊、不含任何添加剂,而且我们的水稻都是单季稻,生长周期长,一般都在5个月左右,可以吸收更多的有机质和营养成分,口感好营养丰富,产品已在省内外上市销售,深受广大客户青睐。”

在我们传统思维中,水稻、插秧与江南水乡紧密相连,都是湖南、江苏、福建等南方地区的作物。而今,水稻种植在北方陇县重现,势头越来越好。

马超,2017年底离开军营,退伍返乡创业。2019年5月,马超和父亲一起成立了陇县丰瑞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承包了百亩河滩涂地,刚开始,父亲想从事养殖业,养养鱼、虾等水产品,马超却认为这样太单一,没有发展前景,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另辟蹊径,干出一番成绩,带领乡亲们走上新的致富之路。但是现实很残酷,看着眼前这片杂草丛生的荒地,承包地完全没有土壤,硬是造田代价太大,于是他开始上网查资料掌握土地改良办法,先后去河南驻马店、西安等地考察特色农业基地,与农业技术公司签定技术服务合同,邀请多名农业技术专家实地考察论证。通过考察发现,陇县东风镇梨林川村昼夜温差大,水资源丰富,适合水稻种植,深思熟虑后他决定尝试发展水稻、稻田环沟里养殖小龙虾、大闸蟹等,走生态立体式循环农业发展之路,实现亩产经济效益最大化。在村党支部的支持下,很快完成了前期的规划和设计,租赁各类大型机械连续作业三个月,成功改造百亩滩涂地,优选陕西省优质杂交水稻品种,实行稻渔综合种养,稻田套养大闸蟹、小龙虾、稻花鱼等,目前种植生态水稻20亩,观光花海5亩,养殖小龙虾10000余尾、大闸蟹6000多只、鳜鱼7000余尾等,已实现立体种养,一田多用多收。累计吸纳附近村民务工823人次。种植的各类花草树木,引来了灰鹭、白鹭,最多时有80余只,是以前的两倍以上。梨林川村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灰鹭、白鹭前来栖息,是宝鸡市远近闻名的“爱鸟村”,被陇县林业局命名为“野生动物保护教育学习基地”,加之交通便利,距离八渡景区5公里,距离水沟高速路口6公里,距离市区仅一个半小时车程,每年前来参观、写生的游客较多。马超准备结合本村特色资源,在种植水稻的基础上,利用农作物生长间隙,实现农业观光旅游,深度开发建设“农业+文化”“农业+教育”“农业+旅游”,打造农事体验、亲子游乐、餐饮民宿、水上游乐、田间花海、百亩稻田文化、蔬菜采摘园、研学基地、农产品田间销售馆等一体化综合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基地。

马超的工作受到认可和支持,2021年3月被陇县人民政府表彰为“文化工作先进个人”,同年3月底当选为东风镇梨林川村副主任,2022年6月被陇县东风镇党委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2021年底入选陇县致富带头人乡土人才库,2022年5月份在宝鸡市第十一届创业创新大赛荣获企业创新组优胜奖,6月份在陇县创业创新技能比武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