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经养殖果子狸_养殖果子狸有销路吗_养殖果子狸技术

图为 四十八团河东镇林下养殖增效益。

7月15日,笔者走进兵团三师四十八团河东镇一连融创农民专业合作社喜苜家庭农场,只见一只只毛色鲜亮、体型健硕的土鸡或悠闲地觅食,或漫步于林间,阵阵鸡鸣声为乡村产业发展增添了许多生机。

“我们特意选了果园土鸡,它们生长快,适应性强,肉质细嫩,属于营养价值较高的肉用鸡。再加上都是在周边林地、空地上散养,活动空间广,符合现在人们追求的生态绿色健康饮食,很受市场欢迎。”在鸡群中,手拿饲料盆、撒料喂鸡的是养殖户李国亮,他一边娴熟地喂鸡,一边骄傲地介绍着这些“宝贝疙瘩”。

养殖基地充分利用果园空间进行立体养殖,以邻近的果园区域作为鸡群活动的主要地点,为鸡群提供较为充足的活动空间。同时,鸡的粪便又为树木提供了天然的有机肥料,促进了树木的生长,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大大降低养殖成本。鸡在林间自由觅食昆虫、草籽等天然食物,使鸡肉品质更为优良,口感鲜嫩,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今年以来,一连依托生态资源优势,瞄准林下养殖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积极整合资源,通过不断调整养殖模式,实现从零散养殖到合作共赢的转变,使林下养殖产业成为提升经济效益的有力途径。

合作社负责人赵维军告诉笔者:“合作社主要经营家禽饲养、活禽销售、牲畜饲养等业务。从2022年开始,先后引进五黑乌骨鸡、芦花鸡、土鸡苗6万羽,按照每公斤25—30元的市场价格,进行订单销售和零售,纯生态绿壳蛋每个在2元左右,今年可实现纯收入30余万元。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提升养殖技术,扩大养殖规模,带动更多职工群众养鸡致富。”

林下养殖是促进种养一体化、农业经济循环发展和职工增收的有效途径。一连立足连队实际,挖掘林下资源,做足林下“掘金”文章,把发展林下养殖作为壮大连队经济的新抓手,实现生态与效益双赢。“林下养殖是促进种养一体化和农业经济循环发展、促进职工群众增收的有效途径。我们也会加强林下养殖方面的技术指导,拓宽林下养殖的销售渠道,带动职工群众增收致富。”一连党支部书记杨国红说。

近年来,团镇抓住机遇,创新形式,将党支部的组织优势、群众优势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济优势、市场优势、生产优势叠加,构建起“党支部引领+合作社承托+规模养殖+订单购销”模式,巧打“绿色牌”,抓住生态“鸡”遇,致力打造农业品牌,在提升特色产业、生态效益“多赢”的致富路上大步前进,推动林下养殖产业向更高质量发展。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