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会张良之孟珙,宋蒙之战。
书接上回。
继续与张良先生的交流。
张良先生,秦汉时期天下第一谋士。
我问,若是成吉思汗遇上李世民,谁能笑到最后?
他说,你这是标准的关公战秦琼,生产力和科技水平都不在一条水平线上,差了五百年,怎么比较?到南宋时期,火炮都上战场了。单纯论军事才华,李世民真不逊于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征战范围也就是中北亚,打了金国十几年也没灭金,到死才把西夏拿下。那为什么成吉思汗名气还这么大?是因为成吉思汗家族连着几代领导人都是天才级的,这谁能顶的住?接着,横扫整个欧亚大陆。但是要论治国?李世民能甩成吉思汗家族几条街,开国容易,守国难。
我说,成吉思汗墓有很多都属于衣冠冢,成吉思汗具体埋在哪,没人知道,这是草原游牧民族独特的殡葬文化,会把墓地选在一望无际的草原,埋完以后接着修复草皮。其后人怎么寻找呢?据说下葬时,当着一峰母骆驼的面,杀死其亲生的一峰小骆驼,将鲜血洒于墓地之上,这峰母骆驼就成了GPS。
他说,不光成吉思汗的墓没有找到,整个元代皇帝的墓都没找到。
我问,成吉思汗是怎么死的?
他说,众说纷纭,据蒙古人自己编的历史讲,打西夏时,从马上摔下来了。
我说,那西夏不成了陪葬品吗?
他说,是的,西夏是帝亡皇族亡国家亡,连民族都被杀光灭亡了,西夏是中国历史上灭亡最彻底的国家。
我说,金国抗争了蒙古多少年?
他说,二十多年。
我说,看来头很硬。
他说,也是硬撑,五千万人口打的还剩一千万了,整个蒙古崛起之路中,金是抵抗最积极、最惨烈的。
我说,在我的印象里,例如汉朝时期,卫青、霍去病都吊打游牧民族,为什么到成吉思汗时期,游牧民族战斗力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所向披靡。
他说,战力往往对应的也是国家生产力,汉初定居民族的生产力是大于游牧民族的,全世界的大帝国均可轻松吊打他们。成吉思汗时代草原的生产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于是,反过来了,游牧民族开始吊打定居民族。
我说,没有能制衡他们的同期帝国。
他说,这也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成吉思汗家族能成为世界的征服者,就是因为此时亚欧大陆曾经兴盛的帝国均陨落了,汉朝两大军事帝国都可以钳制他们的崛起,最强盛时期的穆斯林阿拉伯人也能阻止。然后,此时的中国分成三大块了,统治北方的金朝、控制南方的宋朝和党项人建立的西夏,形成不了合力。
我问,金国为什么不找南宋谈判?
他说,找过,南宋不答应。
我说,我经常看游戏直播,高手在三家对峙时,一定是两弱联合打强,这样两弱才有机会胜出,等强者被杀以后,两弱再决一死战。但是,新手在三家对峙时,往往是谁弱打谁,这样就会导致强者恒强。从这个角度而言,南宋是应该跟金国保持合作的,虽然北方是金国统治,但是基本盘还是汉人,要我,我就答应。
他说,你是你,他是他,南宋跟金国有不共戴天之仇,所以,他们会采取联蒙灭金的战略,不计后果,报仇才是第一位的,跟当年联金灭辽如出一辙。
我说,宋朝也够倒霉的,先后遭遇了辽金蒙三个崛起的大国。
他说,这就是命,这三家不仅仅可以吊打宋朝,吊打同期任一国家都没有问题。
我问,他们三家,怎么排名?
他说,蒙>辽>金,论战斗力是蒙,论经济实力是辽,论政治生态也是辽。
我问,金国若是与西夏合作,岂不是能左右牵制蒙的发展?
他说,最初两家就是这么合作的,达成了战略同盟。后来金国换了皇帝完颜永济,成吉思汗知道完颜永济是个窝囊废,决定伐金,又怕西夏在西边捣乱,于是决定先把西夏治服再去打金,西夏一挨打接着求助金国,结果呢?完颜永济竟然以邻国挨打为乐,坐视不救,西夏没了,那蒙就可以专心打金了。
我问,当时蒙、西夏跟金国是什么关系?
他说,称臣,从另外一种意义上,金国算是半统一了中国,北边的蒙对其称臣,西边的夏对其称臣,南边的宋对其称臣,成吉思汗也不过是金国的小弟,被封为百夫长,成吉思汗是有雄才大略的人,只是他需要等机会,等金国出现昏君时,结果,真让他等到了,也就是完颜永济,成吉思汗知道完颜永济是拿捏不住自己的,于是起兵了。
我说,我隐约觉得,自己可能是金人之后。
他说,黄河以北,大概率都是金人之后。
我问,金国最终被谁所灭?
他说,金国被蒙一点点蚕食,根据地从北京被赶到了开封,后来开封也守不住了,金哀宗一行继续南逃,到了蔡州,金哀宗知道倘若自己做了亡国之君肯定会被写成历史罪人,于是临时把皇位传给了统帅完颜承麟,是为金末帝,仪式还没举行完,宋军拍马杀到。为什么是宋军呢?因为金哀宗一行越往南跑离南宋越近,蒙就主动邀请南宋合作,你们大宋当年不是经历过靖康之耻吗?现在给你们报仇的机会,南宋派出大将孟珙率军攻城,破城后,把宋朝受过的委屈都还回去了。
我问,怎么还的?
他说,把金哀宗杀了,把尸体分了,一半给蒙,一半带回去,祭祀宋朝祖先们,另外,金朝不是欺负宋徽宗的老婆们和闺女们吗?那咱要欺负回来,后来还有画家给创作了一幅画,《尝后图》,后就是皇后的意思,画面表现大将孟珙和众将士集体强暴金国皇后的场景,主题色情暴力却备受宋人欢迎。不过,据史书记载,金哀宗逃跑时没有带家眷,所以《尝后图》更多是阿Q胜利法。
我说,有个事,我很好奇,留在北方的汉人,他们在金国当官,宋与金打起来的时候,他们内心是忠诚于谁的?
他说,理论上,是忠诚于金的。
我问,为什么?
他说,我们总说爱国,那问题来了,我们爱的是哪个国?是汉人朝代?那元朝、清朝我们爱不爱?实际上呢,我们说的爱国,一般仅指我们当下所处的国,所以留在金国的汉人,他们爱的是金国,金国灭亡时,也出现了不少文天祥式的忠臣,只是我们后人习惯性的把自己理解为自己是南宋立场,对金国有一定的成见,从而他们的知名度不及文天祥的万分之一,例如有个叫金史云的,被孟珙抓到了,扭送到了杭州,也是大义凛然,要杀要剐随意,国都没了,我活着有什么意思?
我说,要是我,我可能就跪下磕头了,求求大人放我一条生路,做牛做马我都乐意。
他说,你这是标准的软骨头。不过呢,站在今人的角度,看待这些人的忠,难免会打个问号,真是对的吗?康有为有个观点,忠分狭隘的忠和广义的忠。狭隘的忠只是对主人尽忠,广义的忠则是为天下尽忠,历史上的忠良,多是愚忠。李敖晚年写过一段“劝退语录”,他说,你们这代年轻人没机会了,努力也没机会,别想着做那些特立独行的人,别想着做文天祥。他,其实是话里有话,意思是务实一点吧,经营好你们的小家庭就行了,别整天忧国忧民的,不要为了“别人的所谓理想理念”去流血牺牲。
我问,有没有人,会因为一个朝代灭亡,而自杀?
他说,那多了去,他们的信条是“宁愿饿死于山野,不受新朝米粮”。
我问,您如何看待这些忠良?
他说,是汉子,不是英雄。朝代为什么会更迭?是先进淘汰了落后,若不是失道寡助又咋可能被改朝换代呢?所以,前朝的灭、新朝的起属于优胜劣汰,是值得期待的。汉子是说这个人有骨气,为什么我们说梁山好汉,而不是说梁山英雄?英雄是以天下苍生为己任,只要为老百姓好,他就会去做,不会顾忌哪朝皇帝哪朝臣。还记得狄仁杰吗?我说过这么一句话:他可以看作全心全意为国派,既不算忠于武家,也不算忠于李家。他后来为什么建议把政权还给李家?是因为他觉得把政权还给李家对天下好。一句话,武则天很明白,狄仁杰是一心为民,辅佐自己的目的也是为了让政权稳定,避免国家进入内乱,从而实现国泰民安。
我说,但是中原为游牧民族所征服,总有文明人被野蛮人欺负的感觉。
他说,野蛮人的本意是什么?我给你解释一下标准答案,它并不特指某一个族群,也和礼仪教养完全无关,而是说多个组织部落互相竞争淘汰,最后自发涌现出来的胜利者,去进攻毁灭自诩文明人的观察者,然后旧的成功的野蛮人变成新的文明人, 直到他们内部腐化,效率变低,被新的外部涌现的野蛮人所淘汰和吞并,周而复始。古罗马灭了希腊,日耳曼野蛮人灭了西罗马,奥斯曼野蛮人灭了东罗马,把对手称作“野蛮人”是失败者惯用的话术。这种轮回的本质是僵硬的组织被更灵活更高效的组织所淘汰,说的通俗一点,成功的农民起义又何尝不是野蛮人取代文明人?
我问,孟珙的主要战绩有哪些?
他说,插了金国最后一刀,然后就是抗蒙,他算是抗蒙总指挥,当时整个防线三分之二是由他指挥的,有生之年没打过败仗,是南宋末期当家战神。
我说,没名气。
他说,三个原因。第一、他没跟岳飞一样被冤杀。第二、他没有跟文天祥一样留下一句千古名言。第三、南宋摇摇欲坠了,再优秀的将军终究也是炮灰,这就如同49年渡江战役,对面就是守的再好,也是丧家之犬,不可能出名将,在谈李广时我说过一个观点,守将是不出成绩的,抱着头挨打有啥可赞美的?抗击打能力强?(《宋史》为元人脱脱所编,自然抑孟珙之抗蒙,孟珙又没有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史书与民间都鲜有记载,籍籍无名也就不足为怪了。)
我问,没输过,为什么还被灭了国?
他说,是他活着的时候没输过,蒙灭宋是孟珙死后。
我问,他师从何人?为什么这么懂军事?
他说,师从他爹,他爹师从他爷,他爷师从他爷的爹,他爷的爹是岳飞的部下,应该说,孟珙所接受的军事体系,也是出自岳家军,南宋三大旗帜性大将,前期的岳飞、中期的毕再遇和后期的孟珙,实际上可以看作是同一系统,岳家军绝非浪得虚名,否则金国不至于点名要他的脑袋!
我问,在蒙眼里,宋算不算难啃的骨头?
他说,对于蒙而言,只会种地不会骑马的汉人是最没威胁、最没战斗力的。为什么宋蒙开战后,南宋又存活了近五十年?不是说南宋抵抗了五十年,而是蒙调整了战略,主力继续西征了,若是蒙在灭金后接着南下呢?南宋抵抗不了几天,当时的蒙古铁骑在全球都没有对手。
我问,蒙打宋,为什么不再启用屠城战略?
他说,忽必烈有计划定都北京,于是组建了一支汉人智囊团,帮他出谋划策,这支智囊团最大的贡献,就是极大程度改变了蒙古屠城的旧俗,他们给忽必烈洗脑,我们汉族文化讲究的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我说,书上说,南宋抗蒙打的最漂亮一仗是重庆钓鱼城。
他说,那是因为蒙哥突然病死了,否则?南宋要早灭亡二十年,中国历史上说是被大炮炸死的,是戏说。蒙哥上台后,先是击败高丽,再击败大理,然后主力开始进军四川,一路所向披靡,攻克四川北部大部分地区,受阻钓鱼城,若不是蒙哥病死,拿下钓鱼城也没啥难度。蒙哥死后忽必烈上位,忽必烈的工作重心放在安内上了,等内部政权稳定了,顺手就把南宋解决了,之所以一直没把南宋当回事,一是南宋的确没有战斗力,二是南宋积极磕头求饶。
我说,感觉孟珙生不逢时。
他说,时也,命也。
我问,孟珙所在时期的皇帝叫什么?
他说,宋理宗赵昀,他是宋宁宗的远房堂侄,落魄的流浪街头了,跟卖草鞋的刘备差不多,可是偏偏天上就掉馅饼了,宋宁宗的八个儿子全夭折了,新立一个太子又挂了。选来选去,宰相史弥远挑中了赵昀,赵昀就这么一步登天,做了皇帝,你想,他就是个门外汉,懂个啥?其实就是史弥远的傀儡,不过傻人有傻福,南宋皇帝平均在位十五年,这家伙竟然干了四十年,堪比另外一个傻人阿斗,他在位的前十年,基本就是史弥远的木偶,史弥远死后才开始亲政。
我问,他属于哪一支的血脉?
他说,赵匡胤的,北宋与南宋又有一点很有意思,北宋皇帝里,除了赵匡胤之外,其余八位都是赵光义以及他的血脉,而南宋的九位皇帝里,除了第一个赵构是赵光义的血脉之外,其余都是赵匡胤的血脉。
我问,南宋灭亡的标志是什么?
他说,崖山之战,左丞相陆秀夫背着八岁的小皇帝赵昺跳崖。
我问,崖山在什么地方?
他说,广东江门。
我说,逃的够南了。
他说,实在没处可逃了。
我说,有个说法,崖山之后无中国。
他说,“崖山之后无中国”和“一下雪,北京就成了北平”是伪文艺青年最喜欢的两句无脑之言。“崖山之后无中国”一语直接来源于日本作家田中芳树于1997年出版的一部讲述崖山之战的历史小说《海啸》。这就是一本很扯蛋的小说,崖山之后无中国,那中国去哪了?他的观点是唐宋的精髓被日本继承去了。
我说,不要脸。
他说,“崖山之后无中国”这种说法的潜台词就是元朝不算中国,真正的入侵是什么?是语言入侵、文化入侵,例如日不落帝国对全球输出了英语,这一点元朝和满清都没做到,反而让我们把他们拿下了,应该这么说,崖山之后更中国。
我说,只记得文天祥为崖山之战写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是什么官?
他说,右丞相。
我说,那够大的。
他说,是的,元军也诱降过他,如果你改变对南宋的忠心来效忠于元朝皇上,还给你丞相的官职。文天祥说,国家灭亡不能拯救,做人臣子的死有余罪,怎么还敢如脱杀头之罪而怀有二心呢?
我说,按照你的理论,愚忠。
他说,劝降文天祥的这个人叫张弘范,是捅大宋最后一刀的元军将领。当年宋蒙合作灭金,蒙将张柔被被金军用勾连枪钩住了,眼看性命不保,是孟珙舍死相救的,孟珙算是张柔的救命恩人吧?结果呢?张弘范是张柔的儿子。
我说,农夫与蛇。
他说,此一时彼一时吧。这家伙逼死小皇帝后,还让人在石壁上刻“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十二个字。
我说,一说小皇帝,我就觉得很心疼,主要是跟我娃差不多,比宋徽宗死的还惨,宋徽宗至少在金国还被封王,也不影响生儿育女,要是我,我肯定劝小皇帝投降,让磕头就磕头,好死不如赖活。
他说,小皇帝、宋徽宗,都不算宋朝皇帝里最惨的。元朝建立后,怕大家偶尔还想起大宋,另外也觊觎皇陵里面的金银财宝,毕竟南宋是比较富有的,决定直接掘了南宋的皇陵,一般人不敢弄这些,就找个胆大的来主持工作,找谁呢?藏传佛教僧人杨琏真伽,这些皇帝尸体里最新鲜的是赵昀的,做过防腐处理,在体内灌注了水银,挖开时还栩栩如生,盗墓者把赵昀尸体倒挂树林里沥干水银,然后割下赵昀头颅,做成酒杯,镶嵌华美的饰品。
我说,太恶心了。
他说,藏传佛教里本身就有类似的法器,对于僧人杨琏真伽而言,这只是常规操作,就跟上手工课那么愉悦。
我问,这酒杯,后来上了哪?
他说,百年后,朱元璋明军北伐,占领北京城,在皇宫中找到宋理宗赵昀的头颅酒器,后来,朱元璋以帝王之礼将它葬了。
我问,小皇帝葬于哪了?
他说,一个很现代的地方,深圳南山区,据说是小皇帝遗骸漂至这里,于是葬于此,1984年蛇口工业区和香港赵氏宗亲会出资修葺扩建了宋少帝陵,现为深圳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