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安庆消息 黝黑的皮肤,憨厚的笑容,沾满泥土的衣服和球鞋,在田埂上走起路来带着风……在安庆市大观区海口镇巨网村的田埂间,劳模马德胜正在劳作,只见他手脚麻利地拔除了田边的几根杂草。
马德胜是这家稻田养殖家庭农场的农场主,与很多奔向大城市的人们不一样,他是一个爱在田里“折腾”的新农人。
每天6时许,当很多人还在酣睡的时候,马德胜已经沿着田边转了一圈。“农业是碗辛苦饭,这几年早起晚睡我都习惯了。”他说。
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共同致富
马德胜于2013年从打工地回乡创业,如今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种粮致富带头人。而提到带领着全村人民走上富裕日子的水稻种植,马德胜平平无奇的脸上绽放出了异样的光彩。
马德胜所在的大观区海口镇巨网村作为安庆市的下属辖区,在地理位置与基础资源上都不占据优势。相比较那些地理位置较为优越的辖区,巨网村既没有发达便利的交通,也没有闻名遐迩的名胜古迹。村民生活水平基本落后于其他周边辖区。基于巨网村群众的这种现实状况,马德胜利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课堂及研学观摩学到的知识、技术和理念,决定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搞规模生产,发展绿色、高效农业。2016年11月,他磨破嘴皮多方说服,终于成功组织村民成立了安庆市兴网水稻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种植优质水稻,提高了农民的种植效益与产量收入。合作社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研究,在水稻种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功打造了自己的稻米品牌形象,在为大观区的优质稻米开拓了市场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广大入社村民的收入水平。
稻虾生态共作效益翻番
在2018年为了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同时也为了能够进一步优化资源,改善群众生活水平,马德胜开始组织社员大力发展稻虾共生基地。所谓“稻虾共生”,其实就是在稻田四周挖环形沟,当水稻需要大量水分生长的时候,就通过沟渠将水灌满稻田,这样养在沟渠里的小龙虾就可以通过沟渠来到水稻田里自由生长。而待到水稻成熟,快要收割的时候,再将稻田里的水放干,只留沟渠里的水以供小龙虾生长。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发展稻虾共生基地最基础的设施就是需要大面积的水稻养殖基地,为了这块作为“开山鼻祖”的水稻田,马德胜磨破了嘴,跑细了腿,终于在他的极力劝说下,村民们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在合作社的协议上签下了大名。而马德胜与村民们的这一试,成功的让大观区的水稻经济有了质的飞跃。从2018年到2020年短短三年间,大观区的水稻产量收入就达到了1300元/亩,小龙虾收入更是达到了1500/亩。这比以前的收入翻了一倍多,是村民们想都不敢想的产量收入。养殖龙虾用工量大,直接解决了村民务工问题。
“俺种的水稻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稻田里养的虾的排泄物为水稻提供了充足的有机肥,水稻病虫害幼虫和浮游生物、稻花等又给虾提供了充足的食物,这种生态立体种养模式让俺的水稻品质提高了,大米价格翻番,俺的虾在市场上也非常走俏。”马德胜说,稻虾共作种养生态农业模式下,一片水田可以同时养虾和种植水稻,既使得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得到了更为高效的利用,也使得稻虾在共生过程中互惠互利、相互促进,既解决了稻田病虫害问题,又保障了虾的饵料安全,并使稻秆、虾的排泄物等废弃物得到了有效利用。采用这种种植模式,不仅促进了稻虾产质的提升,让大观区的村民获得了更高的经济效益,也有效减少了稻田化学农药及肥料的使用,对农田生态环境起到了极大的保护作用。随着生态养殖业的发展,“稻在水中养,虾在稻下游,稻虾共生”这一模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参与“稻虾共生”养殖的村民也从2018年的12户650亩增长到了2020年的25户1800亩,其中困难户就有6户。
“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我把技术教给身边的农户,他们学会之后也可以继续带动身边的人。”马德胜说。
带头第一个种植再生稻
在2021年安徽省推广种植再生稻时,马德胜再一次在合作社内第一个带头种植起了再生稻。在区农业农村局的技术支持下,马德胜的再生稻实现了一季水稻两季收益,再生稻的成功种植又一次让马德胜成为了安庆市大观区再生稻种植的第一人。
“播种要均匀一点,要注意病虫害防治,注意当前温度;如果缺肥,要适量喷洒叶面肥。”2021年6月28日,在海口镇巨网村马德胜的再生稻示范点,大观区农技人员正在对包含马德胜在内的职业农民与种粮大户进行农业技术指导。同年8月,大观区再生稻示范推广现场会及大观区农民丰收节在海口镇开幕,在参观活动现场,农技人员与马德胜等种植大户与参观人员进行了面对面地交流,耐心地为他们解答了再生稻选种、种植等相关问题。与会人员在实地参观了海口镇巨网村海霞家庭农场再生稻丰两优3305等多个再生稻品种后更是下至田间抚稻穗闻稻香,仔细查看示范基地再生稻的生长、管理情况。随后,在观摩了现场收割过程并经农技人员测算后,参会人员得知了收割现场头茬稻机口实产达700公斤的消息。对此大家纷纷表示相比传统双季稻种植,再生稻一种两收,两季产量收入共计可达到1800/亩。在节约种植成本的基础之上还能增产增效,是进行水稻推广的优质选择。这次再生稻试验示范现场观摩会为辖区树立了样板,积累了经验,为今后大观再生稻种植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
“水稻种植是一项艰苦而有意义的工作,它已融入了我的生活。能让更多优质大米走上餐桌,让更多农民兄弟笑得更甜,是我最大的梦想。”
这么多年,马德胜始终满腔热情,坚定执着地圆着农业致富梦。2021年12月马德胜荣获安庆市劳动模范称号。2022年初又被安徽省委省政府评为“安徽省劳动模范”。谈起下一步打算,马德胜说:“我要继续做绿色农业的传承者,我要扩大企业规模,做好产品精细化、品牌化,当好农业产业化的致富带头人。” (司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