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炒股心得体会篇7

论文关键词:当代大学生,炒股,现状,特点,利弊

一、当代大学生炒股现状

目前,全国共有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2300余所,在校高校学生人数超过2700万人。一位资深的美国分析人士曾说过:“中国正在产生新一代的投资者,他们年轻,而且有知识,了解股市行情。他们利用因特网研究上市公司业绩,他们比老一代股民更自信。”大学生股民规模不断膨胀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据调查,在校大学生中,目前正在炒股和曾经炒过股的学生有10%左右,有意愿炒股的学生更是占到了在校大学生总人数的60%以上。由于炒股是一项高收益高风险的行为,男性大学生的行为选择更具独立性、实战型,参与炒股的比例远远高于女性大学生参与炒股的比例;与金融相关的经管理专业的学生表现为更多的实战倾向,积极参与炒股,占到了整个学生炒股群体的绝大多部分;在炒股的学生群体中,由于高年级的学生(指大三大四学生)经过了两三年的大学学习,接触到了一些与股票相关的知识,参与炒股的比例要远远高于低年级学生(指大一大二学生)参与炒股的比例,其中尤以大三学生参与炒股的比例最大,占到了整个大学生炒股群体的53%,大一学生炒股最少,约占整个大学生炒股群体的9%;炒股学生群体中,由于成长居住环境和家庭经济状况不同,城镇学生与农村学生在对股票投资知识的认知水平、投资理念、心理和经济承受能力上存在巨大差异,城镇学生炒股人数远超过农村学生,高达整个炒股学生群体中的80%以上,农村学生仅占10%左右。

二、当代大学生炒股特点分析

1.炒股动机不纯

大学生炒股动机千奇百怪,有好的动机,如想通过炒股,培养理财观念,学习理财知识,认知资本市场,把握经济运行规律,为以后的就业、投资做好相关准备。也有不好的动机,如为了跟随潮流,最求新鲜,尝试体验一下;为了最求刺激,玩一下心跳;还有的是为了赚钱,轻松快速地赚钱。当前,有部分大学生,把证券市场看成,认为炒股就是,不需要下功夫对宏微观环境、基本面、技术形态进行深入分析,仅仅凭借运气就使买进后的股票在第二天、第三天连续大涨,这样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赚很多钱。这样不纯正的动机极易导致炒股心理失衡,引发种种不良后果。

2.风险意识淡薄

通过应试教育,走进象牙塔的当代大学生,一味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对社会知之甚少,思想较为单纯简单,虽然知道股市有风险,但风险意识还是较为淡薄。很多大学生在缺乏股票基本知识的情况下,盲目入市,凭运气,凭想当然,胡乱交易;在缺乏股票交易经验的情况下,为了最求最大化利润,急功近利,不对国际国内的宏观经济作基本判势,不对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收益、流通股、行业地位等基本面作深入分析,不对股票的技术形态作详细分析,就草率急躁地进行选股,不分策略地全仓买进或全仓卖出。他们往往认为自己的炒股金额不大,亏也亏不了多少,风险不大,没必要设置止损位,控制风险。除了没意识到资金风险以外,大学生对自身的心理风险(如可能患上心理疾病)、时间风险(如荒废自身学业)也缺乏认识。

3.风险偏好类型主要为平稳型和稳健型

风险偏好量表将投资者分为四种风险偏好类型,分别为:积极型、稳健型、平稳型、保守型,这四种类型的风险偏好程度依次递减。据调查,90%以上的大学生的风险偏好类型为平稳型和稳健型,其中平稳型人数占总炒股人数的50%以上,稳健型约占总炒股人数的40%以上。积极型和保守型较少,占不到10%。

4.资金来源不稳定

因为大学生还处在求学阶段,其学费生活费主要依靠家庭支持,还属于消费者行列。大学生的炒股资金,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绝大部分学生是从父母那里拿来的钱,还有少部分学生是依靠勤工俭学挣来,向亲戚朋友借款,挪用学费生活费用,获得的奖助学金等,所以,他们的投资金额大多数在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每次的持股只数大多数在三只以内。

5.选择短线持有为主

据调查,大学生炒股持股时间,持股时间在六月以下的人数占70%,一年以下的占90%,大多数持股时间为一周到半个月。由此,可看出大学生大多炒短线,并不希望通过股市进行长期投资。选择短线持有,简单的低进高抛,仅为赚取差价来短期投机的方式经营股票,就意味着股票的换手率比较高,付出的交易费用也将非常昂贵,一定程度上来说其投机性特别强。

三、当代大学生炒股利弊分析

股市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你有好朋友吗?那么,请把他介绍到股市里来,因为这里是天堂;你有坏朋友吗?那么,请也把他介绍到股市里来,因为这里是地狱。”股市是一把双刃剑,有其积极地一方面,也有其消极的一方面。大学生炒股,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一)大学生炒股的利

1.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

(1)有利于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

炒股是炒的真金白银,炒股炒得好是赚钱,炒得不好就是亏钱,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大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炒股的实际当中,并不断学习非本专业的知识,逐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2)有利于锻炼提高大学生的思维能力

炒股是一项极为复杂繁琐的脑力劳动,需要大学生有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缜密的思维性,良好的预见性以及一流的执行力,这样可以不断促使大学生提高自身的发现问题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预测能力,执行力能力。大学生在炒股的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摸索,不断总结,不断成熟,无形当中就促使了大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3)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理财能力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充分道出了理财的重要性。理财就是用聪明的选择找到风险度与收益率的最佳契合点,让有限的资源得以最大程度的利用。大学生通过“炒股”,会逐渐体会资金的重要和赚钱的艰辛,进而正确理解“钱”、“财”的真正含义,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理财投资能力的提升。

2.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锻炼

股市风起云涌,变幻莫测,一切皆有可能。今天一个涨停,明天就可能来一个跌停,你今天可能还赚了几万块,说不定明天就倒赔几万块。只要你的资金没完全退出股市,都不能言赚亏。股市有句老话:耐得住跌,不算有本事;耐得住涨,才是真正的高手。说的就是“炒股”需要拥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涨涨跌跌乃是股市的正常规律,大学生刚入市都会紧盯盘面,心跳随着价格的走势起起伏伏,时而紧张,时而狂笑。慢慢地,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越来越丰富,对股市的认识也逐步加深,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坦然面对承受的收益和亏损,真正做到赚不骄,亏不馁。

3.有利于促使大学生生活规律化,关心时事常态化

(1)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生活规律化

股市周一至周五上午九点半开市,十一点半歇市,下午一点开市,三点闭市,全天共计四小时开市时间。这样大学生就得早早起床,洗漱完毕,去食堂吃完早餐,做好股市开市的前期准备工作。十一点半歇市后,吃去食堂持午饭,小憩片刻,精神饱满地坐在电脑前迎接下午开市。三点歇市后,可以出去看书学习或者活动活动,由于第二天还要早起,前一天晚上就得早早睡觉。逢周末休息或重大节假日股市休市时,大学生就可以专心学习或外出游玩。这样,生活就形成了规律。

(2)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关心时事常态化

股市是现实生活中的政治、经济、社会的综合反映,是国家经济运行的晴雨表。股市和政治局势、经济状况息息相关,炒股需要大学生观看新闻联播,关注国内外新闻,看看国际政治局势如何,看看国际经济形势如何,看看国家政策如何,看看行业动态如何,捕捉每一个新闻的背后信号,深入挖掘新闻间的彼此关联。这样,大学生关心时事就会常态化,通过电视看新闻联播,通过报纸读新闻事件,通过网络浏览新闻事件,通过收音机聆听新闻故事。

4.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增强

年满十八周岁以上的都是成年人了,有独立的行为能力,需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大学生股民坐在电视机前听财经专家的评论,或者浏览网络知名博客,或者听信小道消息,或者凭自己的判断,一旦买入一只股票,就得自负盈亏,独自承担风险与收益,股市的输赢,除了自己,不能赖任何人,谁也没逼着你买卖。大学生在炒股的过程中,会逐渐意识到自身的家庭责任——回报孝敬赡养父母和社会责任——为社会做贡献。

(二)大学生炒股的弊

1.可能会影响到个人的学业

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投入到学习和炒股的时间和精力就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学习的关键阶段,应集中时间和精力掌握知识、掌握本领、提高科学思想文化道德素质,而炒股让很多大学生痴迷深陷其中,每天花费很多时间学习炒股知识,钻研股市行情,由于股市开盘时间和学生上课时间冲突,甚至有大学生因炒股出现“逃课”现象,即使不逃课,也很难将全部精力用在学习上,这样势必会让学生懈怠自己的学习,结果就是考试不及格,甚至中途退学,留级,被开除,影响到大学生个人学业任务的顺利完成。

2.可能会影响到个人的价值观

炒股是与金钱紧密结合的,钱能生钱,也能赔钱,股票能让你赚的满堂彩,也能让你血本无归。而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正处于一个可塑性较强的阶段,长时间炒股,容易让大学生产生金钱万能的思想,把钱看得重过于一切,为了钱不择手段,从而形成拜金主义的金钱观。有部分大学生在股市赚了钱,就觉得股市是印钞厂,钱来得太容易,不需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钱,过早地开始贪图享受,不思进取,最终形成错误的价值观。

3.可能会影响到个人的人格

炒股作为一种时尚,作为一种潮流潮流,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炒股的行列。很多大学生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炒股了吗?”或者“你今天赚了吗?”。炒股使大学生过分的注重追求它的挑战性、刺激性,过分张扬个性,以及在同学之间的一味地相互比攀,产生一些不健康的心理想法,过分最求表面的、物质的东西,而忽视其内在素质的培养、自身能力、自身修养的提高,从而影响个人完美人格的形成。

4.可能会影响到身心健康

大学生炒股如果亏了钱,由于自己没有经济能力开源,则极有可能节衣缩食,省吃俭用,长此以往,极有可能营养不良,患上胃病或其他疾病。大学生炒股如果赚了钱,则会出手阔绰,大吃大喝,大鱼大肉。大学生还处在长身体的阶段,长时间食用高脂肪的食物,必然会影响身体健康,导致身体的某些部位器官发生病变。同时,股市有风险,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也没有只跌不涨的股市。尤其自2007年“5.30”之后,股市行情一波三折,再加上大学生由于初入股市,经验缺乏,刚开始时必然容易亏损,炒股的大学生承受着很大的精神压力,甚至有人因为紧张而失眠,这都会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

5.可能会导致悲剧的发生

大学生的心理没有完全发展成熟,比较容易冲动,加之客观的经济抵抗能力差,在高风险股市里发生意外悲剧事件可能性相对较高。近两年以来,因炒股而导致精神失常的大学生比比皆是,因炒股而导致学业荒废的大学生也大有人在,甚至因炒股亏损而放弃生命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炒股,其带来的弊远大于其带来的利,不宜正面提倡,应加以正确严格引导。

参考文献

[1]王莉珍.如何应对大学生炒股现象[J].科学之友(B 版),2008,(04).

[2]江海燕,丁杰,万象.大学生炒股,狂热背后应有的理性[J].教育与职业,2007,(22).

[3]武博.如何看待大学生炒股[J].学习月刊,2007,(14).

[4]彭晨,王澜.论高校如何规范大学生炒股[J].现代商贸工业,2007,(05).

[5]孙红梅.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07,(2).

股民炒股心得体会篇8

股市中,有一句最最名言:“就是长线是金”。然而在A股,股民却感觉不到“长线是金”的真谛,股市热钱不得不转向“短平快”的题材股炒作。

在A股这样一个“谷底”,一些普通的股民讲述了他们各自的炒股故事,虽然职业身份不同,但他们都有相似的经历,一轮熊市走过,辛酸、麻木、迷茫、淡定等各种表情也挂在了他们的脸上。

小散的炒股经历

当你发现经常性地“一夜回到解放前”,长线操作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老王的炒股生活大概从十四年前开始。算是个比较老的股民了。他从来都只做短线。为什么不呢?在股市十几年操作下来,老王没看到做长线的可能性和好处。

上个世纪90年代末,老王手头有了点积蓄,听说股市走势不错,有朋友在里面赚到了钱,就准备尝试一下。朋友做了点基础扫盲,自己在琢磨和观察之后,慢慢地开始在股市里沉浮了。

老王第一次炒股的成功是在进入股市后不久,股指从一千多点涨到两千点,他在高位抛售。本着赚一笔就离场的心态,赚到了第一笔钱。此后的战绩有赔有赚,据他说买的海洋实业赶到了5个涨停板,湖北川绳打新挣了一笔。2002年,挣到的钱补上了先前交“学费”的亏损,赶紧出了股市,所有的钱拿出来买了房子。回过头来看,这是我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情。

老王最大的失败来自于奥运题材股。2008年,奥运股成为各大媒体和专家们鼓吹的热门题材,他也认为奥运会给股市带来不少利好,奥运龙头股会在奥运期间有好的表现。奥运开始前,老王手头的股票小幅上涨,奥运一开幕,这些股票全部开始狂跌,一连好几个跌停板,想卖都卖不出去,最后被深度套牢。

这次失败给老王个人的感觉是,专家们忽悠大家买题材股的时候,庄家已经在准备出货了。奥运一开,在大家都还很看好的时候,却正是庄家出货的时候。这个感觉在以后的观察中越来越强烈,专家们与庄家的配合似乎有一种默契。

从此以后,奥运题材股再也没有起来过,而在这一把结束之后老王再次退出A股市场。

而现在,大多数时候,老王买入一只股票持有时间不超过3个月,典型的短线操作。

长线的遥不可及

相信绝大多数的股民跟老王一样,经历了十几年股市的大起大落,对股市的发财梦一次次在起伏中破灭。

如果有人批评中国的股民不成熟,只顾眼前短期收益,不会像国外的股民那样,一只蓝筹股拿几十年,甚至可以传儿子孙子。中国股市却不能这么简单的类比。如果你对中国股市有足够的深度参与,看到过自己的账户数字飞涨得让你眼红心跳,又瞬间跌入谷底,一跌再跌,几年都缓不过劲来,你一定不会去想做什么长线。而当你发现经常性地“一夜回到解放前”,长线操作那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有专业分析认为,股民如果希望长线操作,这个股市就应该具备一些基本条件,比如长期稳定的走势。正常的股市还应该反映国家的经济形势,这样才真的可以从对基本面的分析或者经济数据的分析,得出股市的走势。如果是经济衰退,企业不景气,股市下跌,那也是可预期的,可以通过智慧来避免。

做长线的收益预期还在于分红。然而,围绕上市公司的分红问题,争议一直比较多。

没有强制分红制度,使得市场上业绩好的企业也无法吸引投资者的眼球;另外监管部门重发行,轻监管,使得上市公司侵害投资者的行为屡屡发生,使投资者失去了信心等等,这些制度的缺陷,使得A股市场在小规模投资人眼中,几乎等同于一个“投机”或“”型的资本市场。这一点上,创业板的表现尤为明显——大批创业者在解禁期一过即抛售自己公司的股票一走了之。

在市场疲软的时候,人们往往把矛头指向新股发行,甚至建议暂停IPO。其实按2011年的情况来看,IPO只占全部资本市场资源的38%。而这些垄断企业不断通过增发来稀释股价,轻松占据市场的资源。今年3月兴业银行增发,一单就是264亿,相当于占了100家创业板企业的资源,而仅在2011年,就有近一倍超募的资金。这就造成了中国资本市场不是以盈利能力来衡量股价,而这正是导致这些企业在海内外资本市场股价有如此大差别的原因——不分红不说,股价还总掉,如何让投资人长期持有?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能指责A股的散户多数都做短线——他们的行为是被“逼”出来的。

中长线市场有希望

经历了中国股市十几年来的大起大落,谁敢在里面做长线?

短线投资者,清楚的看到了目前中国股市只是一个投机市场不是一个投资市场,只听说某人炒股在短时间内发了大财(如上海的杨百万),而很少听说中国有哪只股票如美国的可口可乐或者香港的汇丰银行一样,因为长期持有而使人变得富有。在这样的示范效应下,进入股市的散户都是抱着炒波段投机的心态来进行操作的,只关心某只股票的活跃度和走势,而很少关心它的市盈率,分析它的真正投资价值。

在中国左右散户购买行为的一个重要力量,所以,专家们一边倒的短线操作的指导信息,对股民影响很大。中国股市确实存在着消息股、题材股现象。也是因为信息不透明,很多不成熟股民笃信消息,以为获得的内幕信息能够带来暴利,因此而变得急功近利,急于在短期内发财,这种想法完全背离投资市场的本质。但是这也不能怪股民,他们也是跟着市场现状做出自己的判断。毕竟逐利是人和资本的本性。

在这个市场中,人们没有沿着正确的投资理念的思路做事,庄家和散户想的都是圈钱赚一把就走,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输的往往是散户。

监管部门也在最近不断倡导投资者长期投资,但事实上,投资者们的换手次数依旧频繁,一切以短炒为目标。炒消息,炒题材,炒概念,炒重组,炒政策,只要有任何炒的借口。据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有27.35%的投资者平均1个月左右换手一次,25.87%的投资者平均1至3个月换手一次,16.37%的投资者平均5天换手一次或更短,而平均投资周期在6个月以上的投资者仅占14.52%。总的来看参与调查的投资者中,持股时间三个月以上的仅占30.41%,多数投资者持股时间较短。

股民炒股心得体会篇9

打IPO―新股上市的消息传来,影子股便率先“随风起舞”,若干投资者也在这场浪潮中起伏不定。很多投资者和业内人士对影子股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这是难得的投资机会,也有人认为这只是充满噱头的炒作。那么,影子股到底是机遇还是陷阱?

券商在背后推波助澜

影子股有很多种说法,书面的定义是指某上市公司的行业,跟另一家准备上市的公司行业相似,这家上市公司便称为影子股。

而投中集团分析师陈伟告诉《经济》记者,影子股还指一家IPO企业将要上市,投资该企业的上市企业股价会先上涨。“除此之外的说法,则是所谓的幻影股权,这是作为公司激励使用的,比如某公司给员工激励时不一定给干股或股权、期权,而是按照约定的价格支付现金,现金的数量也是和股价挂钩的,即按照股价给钱,但并不给股。”

因为新股上市后会被炒起来,所以影子股总是率先被炒。影子股其实与该公司的表现并无直接关系,那么,它为何会在新股上市之前被热炒,它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逻辑关系呢?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对《经济》记者表示,新股上市一般都会被爆炒,普通投资者往往很难买到,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两类股票。“第一类是和它行业属性差不多的上市公司,对新股上市前的追捧会带动类似公司估值的提升;第二类则是新股的参股公司,投资股权的上市收益会使它获得收益,因此这些公司也会受到市场的追捧。”

“大家预期新股上市之后,相关影子股会减持或转让,通过近期上市的企业来提升业绩,这是炒预期、炒概念”,联讯证券分析师丁思德表示。

影子股在真正上市之前,更多的只是一个概念。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丛屹告诉《经济》记者,未来股票市场要推行注册制,只要放出IPO的消息,很多投资者就开始潜伏了,期望借助这样的一些概念推动一波行情来获得收益。

而在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宵看来,影子股是一个特殊现象,当这个市场的某一个板块有非常大的波动时,这些影子股也会有相应的反应。“新股上市时相关影子股会面临很大的溢价,现在新股上市后的涨幅都很大。”

“从2014年出现影子股这种说法至今,比较常见的是券商影子股。该影子股首先是上市企业,其次是有大部分的金融机构参与其中。”陈伟告诉记者,这批炒得最热烈的是吉林敖东,因为它的背后是券商,所以它又属于券商股。“它作为制药行业的龙头,资方实际上都在券商手里,在券商影子股中最具有代表性。”

东方证券研究助理张经纬对《经济》记者表示,影子股公司背后大多是券商,肯定会给该上市公司带来较高的承销收入。“某家券商参股了将要上市的公司,股权比例较高,该公司上市之后它的股权得到了溢价,上市公司的业绩就得到一定的提升。”

随着未来注册制的推进,上市公司将会越来越多,影子股将获得比较大的收益,特别是参股比例较多的影子股。“如果将要上市的公司属新兴行业,这样的溢价对于上市公司来讲,不容小觑。”张经纬称。

南华期货分析师谢蒙捷则对《经济》记者称,大多数IPO影子股上涨受到事件驱动与心理因素双重影响,“通俗地说,就是由于市场的不理性,影子股的消息被发掘传播后,短期内出现被过度追捧,其股价往往在持股公司上市前就到达短期峰值,给人一种只可短炒的错觉”。

在他看来,影子股的火热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曝光率增加,容易产生话题、形成热点,市场预期股价将出现大幅波动,短期内引起更多的投资者关注,买盘增加;二是估值变化,影子股持有准上市公司的原持股成本很低,一旦持股公司成功上市,股票单价就从成本价跳跃到市场价格,升幅从几倍到几十倍不等,考虑到投资收益计入利润时,每股收益增加,PE(利润收益率)变小,股价自然就要往上拉。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