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鸡公煲不是重庆的特色菜,重庆只有烧鸡公和干锅鸡。”4月25日,在常太镇渡里村部,上海渡里商会会员韩森清骄傲地说,渡里人创立“重庆鸡公煲”品牌,并打造成全国闻名的美食招牌!
渡里村是常太镇的“明星村”。共有496户1905人。常住人口400人,有1500人在上海、杭州等地从事食品生产和服务,生产“渡里方糕”,经营“重庆鸡公煲”,经营高校食堂。
渡里村支委曾展介绍,渡里人无中生有,农村“包围”城市,在外发展的村民,相互帮扶,资源共享,在技术、信息、销售等方面互通有无。有的村民抱团连锁经营,在一些大城市繁华地带开设食品加工销售连锁店,统一管理、统一生产、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价格,既保证了企业利润,也打出了渡里名气。
市工商联经济联络科科长刘国志介绍,上海有一个常太镇渡里村商会,在全国经济中心城市成立村级商会,这在莆田非常少见,在全国各商会中也不多见。亲帮亲、邻帮邻、村带村,拉出了一支外出创业莆商大军。
据了解,重庆鸡公煲餐饮店除了主打的鸡公煲外,还有牛腩煲、羊肉煲、排骨煲等。客人吃完干锅,可直接在煲里加高汤继续吃火锅。一般采取合股经营的方式,亲戚之间抱团合伙经营,使鸡公煲的市场规模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扩大。
韩森清于2006年在上海宝山区开设第一家“重庆鸡公煲”,之后不到一年时间,整条街开了数十家重庆鸡公煲店,让他赚的盆满钵满。他介绍,上海目前有约1000家左右的重庆鸡公煲店。随着上海市场的饱和,鸡公煲店向全国各地扩张,遍布上海、重庆、杭州、湖南、湖北、广东、福建等地,全国约有4000家重庆鸡公煲店,超过9成的老板是莆田人,许多为常太人。
记者了解到,重庆鸡公煲从业人,以常太镇为中心、辐射到周边的仙游游洋、钟山,涵江白沙、萩芦等乡镇。重庆鸡公煲成为继民营医院、建筑材料、黄金珠宝等行业之后,莆田人在全国各地广泛从事的行当之一。
业内人士保守估计,以一天平均营业额3000元计算,4000多家重庆鸡公煲餐饮店一年营业收入可达40余亿元。平均每家年利润可达20余万元。
重庆鸡公煲的发明人是谁,有很多版本,有说是一位叫“张重庆”的渡里人开的,以名字注册。记者向渡里村求证,村里没有此人,也鲜有姓张的。韩森清说,韩百开是业内公认的“重庆鸡公煲”引路人,是他把“重庆鸡公煲”发扬光大。
韩百开现为莆田市驻上海流动党工委委员、驻虹口区党支部书记。4月25日,记者电话连线他。韩百开介绍,面对疫情对餐饮业的挑战,莆田市委组织部、市工商联和常太镇党委政府,加强对上海常太镇同业商会的领导和指导,积极开辟线上外卖市场,从“美食慢享”向“美餐快食”转型,引导在外乡贤做强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