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增强美好生活获得感

院士专家来渝交流分享城市规划智慧和经验

以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_借鉴优质规划经验分享_优秀规划案例

10月19日,重庆国博中心,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学术报告现场。首席记者 谢智强 摄

如何让城乡焕发活力,人居更加美好?10月19日,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在重庆国博中心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院士专家汇聚一堂,围绕“活力城乡、美好人居”主题作学术报告,交流前沿观点,分享智慧和经验。

体现城市互动温度

“重庆是一座很有温度的城市,值得大家来体验它的美好。”

自然资源部总规划师庄少勤作了题为《让城乡因我们更美好》的主题报告。他表示,在今年国庆黄金周,重庆对游客的友好和善待,市民的热情配合,非常令人感动,“重庆的景与人、市民与游客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体现了城市的活力,值得更多规划工作者思考和借鉴。”

“城市活力首先来自人的活动,包容共享是其最重要的特点。”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东南大学城市设计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建国的报告题目是《包容共享、显隐互鉴、宜居可期——城市活力的历史途径和当代营造》。他认为,城市活力源自市井生活活动、人与自然的互惠共处、文化习俗和传统等,“可以通过对城市空间功能的科学分割,关注自发自愿的城市活力等途径,让城市更有吸引力。”

注重生态保护、绿色发展

“经济、社会、生态应该是三元互动的。”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作了题为《论空间规划的内核逻辑》的报告。他举例说,如果能在清晨被鸟叫唤醒,这样的人居环境是很美好的。在此基础上再建立和谐的社区关系,那么社区生活的幸福感将会大幅提升。而坚持绿色发展,才能真正让空间在利用中持续发挥价值,造福更多的人。“因此,注重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在空间规划中非常重要,将惠及社会方方面面,应该得到充分重视和体现。”

“对国土空间规划的评价,离不开生态领域。”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樊杰在题为《国土空间规划的“双评价”:理论与方法》的报告中提到,国土空间规划评价,不能忽视生态领域。科学的国土空间规划,应该包含对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总体考虑,体现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让城市发展质量更高

“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起到战略引领作用。”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施卫良的报告题目为《新时代北京的规划实践探索》。他在报告中表示,国土空间规划更加注重绿色发展、以人为本,突出生态保护、协同发展,在绿色出行、服务均衡、重塑城市公共空间等方面下功夫,“这不仅让城市的发展质量更高,也会让城市生活更加美好,人们的获得感更强。”

“好的建筑设计,可以提升城市生活的舒适度。”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在题为《存量发展中的城市设计——跨界思考与实践》的报告中表示,结合不同城市、不同区域的具体特点,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可以优化人流动向、对既有街区进行再造,为城市生活提供新亮点。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