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冒着被人投诉的风险,做了一个违背行业规则的决定,愿此番心里话献给迷茫的你:新手小白初入头条,不要一门心思地搞内容创作,内容做得越多,收益越低,停更越快,放弃地就越早。
内容很长,但只有4个知识点,我用这四个知识点,每个月兼职做今日头条,收益都在4000元以上,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一个忠告:提高收益有捷径,机会掌握在发现漏洞的人手里
大伙有没有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你每天都会看到有人在教你怎么做,诸如:在家拍视频就能月入过万、每天两小时收益500元、一个视频收益千等等这类大神层出不穷。当我们去看他们的主页时,粉丝有的几百,有的几千,有的几万,更神奇的是:他们的内容隔几天才更新一次,或者就只有几个视频。你们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
只要你稍加注意,你就会发现这些内容有三个共同的特点:文案相同、表达流利、拍摄场景不同。说得通俗一点:换汤不换药。
其实,这些内容的创作者,每做一个这样的内容,都是有收入的,少则200,多则上千元。这个群体的人,说得高大上一点叫流量表现,说得接地气一点:就是托。
举个例子吧,某些平台需要做推广,或者是某个素材网站,比如手绘视频、流量卡等等,他们有现成的文案、素材资源,你只要安他们的要求拍一个视频,他们就会给你一定的钱。而这个视频发布到今日头条之后,今日头条会根据播放量再给一定的流量奖励。
同样是新手小白,你拍一个视频可能一分收益都没有,但是他拍一个至少可能有200块哟。
平台里,同样是拍吃饭,同样是日常生活,别人随便一拍,就是10W+的播放量,而你认认真真地拍,可能连1000的播放量都没有。别人在开开心心赚钱,你却在悄悄地抱怨。
新手,要明白一个道理,平台里不缺内容,不缺创作者,更不缺素材,你之所以没有流量,并不是你的创作技术不行,也不是你的选题不对,而是你还没有入门,连自媒体流量变现都没有搞清楚,只是相当然的做内容,却不知道如何变现。
给新手小白一个忠告:别把精力和时间浪费在内容创作上,你也创作不出来。而应该多去拆分爆款作品,用别人10W+的思路拍我们自己的生活。
一条建议:不是所有内容都有收益,与颜值、时间和运气直接相关
收益就是我们内容的价格。千万不要把收益理解为头条的给你的奖励。
奖励,是被动的接受,头条给多少,你都是开心的,这大概也是头条之所以发展得这么迅速的关键所在吧,它不定时、不定量的给每一位创作者发点福利,牢牢地抓住了人们爱占便宜的心里,于是乎就有成千上万的人进入头条的创作中来。
牢记一点:收益就是你的作品的价格。
我们每天花大把大把的时间,拍摄视频、写作文字、拍图片,然后发布到今日头条,然后获得一定的收益,这就是等价交换。所以,有的人拍日常生活,价格可能几百几千,有的人拍出来只值几毛几块。
那么,同样是日常生活,为什么价格相差那么大呢?
有一个段子,说一个瓶子,如果什么也不装,那就是垃圾,值几行钱;如果装满水,就是几块钱;如果装成牛奶,那就是10来块;如果装的是油,那就是几十块钱。
当我们利用业余时间去拍摄视频、写问答、写微头条的时候,就是在变相的出售我们的自由,你的作品值多少钱,就相当于你值多少钱。想要东西卖得好,不但要会制造东西,更要懂得包装打扮自己。
作品跟我们人一样,也要有颜值,不但要好看,更要让大伙看着顺眼。比如,很多宝妈都在家拍美食,可是有些人那个封面呀黑不溜秋的,试问,这样的菜放在你的面前,你会吃么?还有些人拍的美食作品,封面连菜的影子都没有。
大伙要明白一个道理:我们的每一个作品,就是我们辛苦制造的商品,想要卖得好,首先要给他包装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拍美食,你得让人看了想吃;做情感,得让人看上去温柔、亲近。
要知道,所有的创作者都是吃五谷杂粮的,所有的内容都是来自生活,如果你的作品第一眼看上去没有特色,没有个性,那是不是就等于你在拍日常生活?你觉得头条8亿的用户,谁会在乎你的吃喝拉撒睡?
一个习惯:做一棵韭菜,去体验屠夫的精神
进步快的创作创作者,往往都是很优秀屠夫,他们懂得如何去拆解平台上的爆款作品,就像拆解一头牛一样,轻松自如。
曾经有一个人给我的留言非常有意思,他说现在网络里割韭菜的太多,觉得我讲得不错,想跟我学习,我告诉他,我也会割韭菜。结果,对方就没有任何信息。
这是很悲哀的一件事:一方面想自己长成,另一方面又不想被割韭菜,却又没办法让别人主动教你真功夫,回头来还怪别人割韭菜。
很多人不屑做一棵韭菜,可你知道么:韭菜不割,并会成为一株黄苗,然后枯死。越是长势旺的韭菜,越是被割得频繁。
我们应该听过庖丁解牛的故事,老屠夫一把小刀就能将牛彻底解剖,肉是肉,骨头骨,皮是皮。进步快的创作创作者,往往都是很优秀屠夫,他们懂得如何去拆解别人的作品,就像拆解一头牛一样。
新手小白,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就是去阅读别人的作品时,要会学拆分他们,然后将别人的结构运用到我们的创作中去。然而,绝大多数的创作者,每天只是走马观花地看,看完就没事了,这怎么可能学得到东西?
回到我们小时候走路的时候,是不是我们看到爸爸妈妈在走,然后我们再试着爬起来,试着抬起脚,然后一歪一斜地向前走?摔倒了再爬起来,一而再再而三地尝试最后终于学会了走路,然后开始跑,开始跳。这是一个过程,模仿的本质就是拆解别人的作品,用别人的结果套我们的日常生活。
说得通俗一点:用别人的10W+播放量的套,来装我们普通的日常生活。相互之间的了解,都是从外表开始的。
新手小白,多花点时间去好好的阅读平台上10W+、100W级的作品,养成一个阅读作品、拆解作品的好习惯。不要再走马观花地看了。
一个原则:做一个热心的引路人,正确的价值导向
做自媒体,说小一点是赚点外快,说大一点,是某个群体的发声器。
但是,很多人都走偏了。
我经常收到粉丝的留言,说账号被扣分了,作品审核通不过,这些问题根本不算问题,这就好比走斑马线一样,明明是红灯,你非要闯过去,说你活该又不恰当,可是别的词又不能形容。
就拿三农领域来说吧,很多人打着三农的幌子干着生活的事,当然这两个领域之间没有明确的界定,很难说你到底是做三农呢,还是做生活。
比如,我去农田里教人家种西瓜,这个内容。咋一看,它属于三农,但也可以说是vlog呀,也可以说是种植技术呀,也可以说是教程知识呀,是不是很郁闷,你今日头条官方都不知道到底属于哪个领域了。
站在我们创作者的立场来看这件事,只要坚持一个原则:做一个热心的引路人,做正确的价值导向。只要坚持这个原则,什么内容你都可以做,也不会被平台扣分。
任何一个作品,都可能会影响一些人。
就好比,我之前从来不喜欢吃苹果,有一天我看到一个医生的视频,他说吃苹果有抗癌的作用,于是我现在每天都吃一个。
以前我下班了就刷抖音看电影,有一天我听人说做自媒体可以赚零花钱,我现在下班了就在写内容,收益还不错,这个月就有4500块钱。
我们做的任何一个作品,都有可能被若干的人阅读到,每一个人的理解、认识是有差别的,就是同一个作品,不同的人阅读后,会有不同的结果。所以,我们的内容务必是健康积极的,要传递正确的价值观。
前面我讲了,说小一点是赚点零花钱,说大一点就是一个群体的发声器,我们不能乱发声,更不能教别人做坏事。
再次回到三农领域上来,以前三农类作品的流量是很大的,可是有些创作者,为了博人眼球,故意摆拍,弄虚作假,给网络造成了不良影响,有些作者的账号就直接永久性封号了。
新手,只要把握好以上所讲的4个知识要点,你就能在今日头条上创作出更高播放时的内容来,收益也会随之上涨。另外,今天的自媒体创作已经没有捷径了,没办法一蹴而就,希望你能坚持下去,不要轻易放弃。
把你的困难写在评论区,我抽时间给你看看,愿我们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