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工商导报全媒体记者 季思华 实习记者 程梓桐 薛良 实习生 陈晨 朱博萍)今年以来,阜阳市颍泉区闻集镇党委、政府一班人紧紧围绕“肯定工作成绩、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狠抓贯彻落实、上下齐心、攻坚克难,立足当下、面向未来,谋定而后动、擦亮金字招牌、打造实力品牌,高质量打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战。
“我种植草莓已经有九年了,种植了四、五十亩地,有二十五个大棚,最多的时候雇佣六、七十个附近群众来大棚就业。”12月8日,闻集镇火营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火明勤热情地向记者介绍。“政府给予我们的帮助也很多,头两年每亩地给我们800元补助,后来又贴息给我们贷款了50万” 。初冬时节,寒意来袭,而草莓种植的大棚里却温暖如春,绿油油的草莓茎整齐地排列成行,白色的小花和已经成熟的红色草莓点缀其间,显得娇艳欲滴。负责人火明勤采摘下一颗颗红艳艳的草莓,丰收的喜悦洋溢在脸上。
“我们聘请安徽农科院宁博士长期坐镇,提供技术指导,我们种植草莓使用的高土栽培技术使得产量比原来增加了三分之一左右,而且方便采摘、节水节肥、可作观赏。”闻集镇宣传委员丁在双带领记者穿梭在种植棚里,时不时蹲下来向记者讲解闻集草莓的特别之处,轻抚着果实、拨弄着茎叶,喜爱之情溢于言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闻集镇的草莓主要品种有“京藏香”、“京怡香”、“通州公主”、“章姬”、“太2008”等等,草莓果实色泽鲜艳,个大而多汁,尤其是与农科院联合研发的“冰雪公主”,全国只有安徽省长丰县和闻集镇拥有此技术,而闻集被唯一授权。 闻集镇种植出来的草莓口感好,具有独特的奶香,除了技术经验的成熟外,还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当地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向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渐变的气候过渡带,气候温和,土壤属微酸性壤土,土层熟化深厚,肥力协调无污染,透气性好,地下水属中等富水区,灌溉方便,满足草莓生长的各项指标,草莓生长期内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草莓糖分的积累和风味的形成。
走在闻集镇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装运拉销的货车,工人们将新鲜的草莓整齐排列,包装成盒地往车上搬运,这些被装上车的草莓也将销往全国各地。
除了草莓果实的出售,闻集镇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强化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注册闻集草莓商标和品牌 ,以擦亮闻集草莓金字招牌,助力乡村振兴。 进入春天气温回升,草莓的产量爆发式增长。而此时市场对草莓的需求锐减,加上其他地区的草莓开始上市,外地客商不再上门采购,闻集草莓的价格下滑严重。“去年疫情期间,草莓滞销 ,很多草莓烂在了田地里,在高温下散发出和葡萄酒一样的味道,我就想自己可不可以做草莓酒?”阜阳市鸿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刘闻福向我们谈起了他的“致富经”,
“2018年,我们在政府的扶持下,与阜阳师范大学食品系的曲老师进行对接,专家团队长期给我们做技术指导。除此之外,政府还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为我们在融资和人才引进等方面提供帮助。”刘闻福介绍说,经过专家的努力,草莓酒的工业生产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刘闻福成立的酒厂获得了生产许可证,注册了“闻福”商标,并在新“四板”成功上市。谈及未来规划,刘闻福信心满满:“未来一是扩大种植面积,加大酒厂投入;二是丰富我们的产品线,增加多种口味。去年,我们的草莓酒加工解决了1000吨三万亩的草莓滞销,最多时解决了70人的就业” 。“我在闻福酒厂上班四、五年了,每天收入最多时我可以拿到四、五百块钱,还能照顾家里老人和孩子,家门口就业就是好!”今年25岁,正在酒厂车间忙碌的工人崔晴晴告诉记者。
记者通过对阜阳市颍泉区闻集镇的实地探访后发现,自乡村振兴的号角吹响后,闻集镇广大干群紧紧围绕“闻令而动,集思振兴”这一主题,切实贯彻“生态优先、科技引领、产业带动、三产融合”的发展思路,凝心聚力谋发展,齐心协力抓产业,攻坚克难求振兴,全力加快“农业示范镇、文化厚重镇、工业集聚镇、产业兴旺镇”四个闻集的建设步伐并取得初步成效。
据了解,闻集镇以“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和“安徽省经济发达镇”建设为抓手,强力打造 “三大片区,五大业态”产业发展格局,加快实施草莓深加工,绿色果蔬深加工,包装加工,物流交易配送中心建设四大工程,补齐在科技、加工、物流等产业链条的“短板”。
“闻集镇在乡村振兴上做文章,以草莓为抓手,大力发展草莓产业,今年,我们闻集镇争取上级资金1000万元建设闻集草莓种苗繁育基地和草莓种植基地。另外,又争取上级资金1000万元建设闻集草莓综合市场,把闻集草莓做大做强,形成品牌化发展,在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以草莓酒、草莓冻干为抓手,延伸产业链,提高草莓附加值。”闻集镇宣传委员丁在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