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经狗灌养殖前景_致富项目养狗_致富经养殖狗

过去人人喊打、犹恐避之不及的蟑螂,如今被荣县来牟镇凉风村三组一个“胆大”农妇请入家中,奉若“上宾”。8月13日,记者看到这惊人一幕:当推开邹会院里的一间小屋,只见屋里堆放的几排木架上像书一样立着一层层的硬纸板,纸板缝隙间竟爬满密密麻麻的蟑螂,而且,在墙壁、地面、屋顶、旮旮旯旯,都可看到摇晃触须、四处乱蹿的蟑螂,它们在这间屋里吃香喝辣,繁衍生息。原来,这些蟑螂都是邹会专门养殖的,它们长大以后制成干品入药,每公斤售价可达400元。

放弃打工养蟑螂

邹会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与蟑螂结缘的。去年10月的一天,在浙江宁波打工的皱会,从电视上看到外地有人竟靠饲养蟑螂供应药厂致富,她连忙叫醒午休的老公惊喜地说:“快来看!好安逸哦!偷油婆(蟑螂俗称)现在有人专门养。可以卖钱!”

看完电视以后,邹会已跃跃欲试。她想:“电视里那些人养偷油婆,一年挣几十上百万。我小打小闹养一点儿,总比打工强嘛。”于是,她赶忙打开电脑,在网上查到云南大理宾川县有一个养殖蟑螂20余年的“蟑螂大王”梁成满,她通过QQ与梁成满聊了半个月,详细了解了养殖蟑螂的养殖效益和相关技术,决定回家养殖蟑螂。

邹会11月回到荣县,随后她就赶赴云南花2600元学习了养殖技术,并购买了1.5万元的种苗。

点评:邹会从电视上得到致富信息后,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先通过网络和内行人交流,了解足够的信息,然后再到当地学习技术。第一步,邹会走得很扎实。

小打小闹也赚钱

回家后邹会又花5000元在院里开辟出一间10余平方米的养殖场,11月中旬,就正式开张了。

这些药用的蟑螂,得到了精心的照料:幼小时候,要像婴儿一样吃奶粉,长大以后,主食玉米粉,另外还要搭配豆粉、豌豆粉、麦子粉、鱼粉。尽管吃得如此营养,一些蟑螂还是生病了。邹会请来她的老师会诊,得出结论:湿度太大,需要赶快通空气;温度低了,需要用泥煤升温……邹会按照老师开的方子,一一照办,不久,那些命悬一线的蟑螂就转危为安了。

这些蟑螂在养殖场内不断产卵生子,队伍越来越壮大。养殖五六个月以后,蟑螂就养肥出栏了,邹会把它们用开水烫死、晒干,快递至云南,由她的老师回收供应药厂()。如今,她已卖出两批蟑螂干,约25公斤。其中:上品15公斤,售价400元/公斤;一般的10公斤,售价200元/公斤。光是卖蟑螂干,邹会已经进账8000元。此外,还有新疆和成都的养殖者,慕名到她场里购买种卵和种虫,邹会分别以680元/公斤、280元/公斤卖出,收入1.3万余元。

这样,邹会当初投入的2万余元全部回收。她预计,在今年下半年,赚两三万元绝没问题。

点评:在学习技术后,邹会开始养殖蟑螂,她没有贪大,而是从10余平方米的养殖面积开始。创业初期,把起点放低可以降低风险。

拓销路扩规模

“养殖10多平方米的偷油婆,每天只花三四元的玉米粉和3元钱辅料,再加上幼虫时吃两个星期的奶粉,每天开销不到10元。”据邹会介绍,除购种、建场成本而外,饲料成本是很低的。而且,蟑螂繁殖速度很快,一只雌性蟑螂一生可产30至40个卵,一只卵内能孵出16只~20只小蟑螂,可实现“一次投资,长期受益,滚动发展”。

养殖蟑螂成功后,邹会创办了荣县蜀宝大蠊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带动周边农户养殖。她自己也准备明年把养殖规模扩大到100个平方米以上,比目前扩大10倍。她根本不担心蟑螂的销路,她说:“光是省内就有两大药厂用偷油婆制药,年需用干品达到200吨。”同时,她还联系到沿海的一个养鱼户,利用她场内的蟑螂次品开发鱼饲料销售,进一步打开了蟑螂的销售渠道。

点评:在取得初步成功后,邹会开始考虑扩大规模,同时积极建立更广的销售渠道。这种具有一定前瞻性的做法,值得借鉴和学习。(记者 周金泉 文/图)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