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小说家名叫菲尔丁曾经说过:“将金钱奉为神明,它将像魔鬼一样对你造成灾难。”的确,金钱是幸福生活的基础,但当你只注视着金钱时,你的人生会陷入困境。最可怕的是,在贫困的时候,有很多人不认真思考自己的问题,却一心想办法赚钱甚至借债,相信“钱生钱”的美好故事。然而,这些人本身就贫穷,却一直追逐金钱,这表明他们已经被欲望所控制。有句话说得好:“若是方向错了,停下来就是前进。”因此,我建议那些负债累累的人,学会遵循鳄鱼法则,及时止损,创造自己东山再起的机会。
01不懂得适时止损,再折腾也不会有用。
在隋朝末年,有一位年轻人叫做李密,他非常热爱读书。每次出门,他都会骑着牛,牛角上挂满了书籍。越国公杨素偶然碰到李密,非常赞叹他:“看着李密的学识,真的不像是普通人。”果不其然,李密成为了瓦岗寨的首领,带领瓦岗寨的军队屡战屡胜。他甚至攻下了洛仓等地的粮仓,成为当时的一方霸主。然而,不幸的是,李密变得骄傲自满,不顾及部下的需求,最终导致瓦岗寨内部出现了潜在的矛盾,结果最终导致战败,只能投靠李渊。李渊举起建立唐朝的大旗,对待李密也非常宽容,甚至把自己的表妹许配给了李密。然而,李密并不满足成为下属,于是他发动叛乱。但他的叛乱失败,最终自己也被消灭。通过李密的故事可以看出,当他从富有的状态陷入一无所有的状态后,却没有看清形势,继续折腾,采取了“反叛恩人李渊”的行动。
鲁迅曾经说过:“自己本身就贫穷,折腾对了就成为富人,折腾不对,大不了还是穷人。如果不折腾,一辈子都是穷人。”很多人似乎把“折腾”当成了至理名言,但是他们忽略了折腾过火就是“瞎折腾”。当一个人负债累累时,就像是落入漏斗底部一样。如果无法稳住自己,继续滑落下去,就会随着漏斗一起下去,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在南方周末、极目新闻等平台上,有一则让人揪心的消息。长沙万国城小区的郭某颖因为借了一百多万元的网贷,甚至抵押了家里的房子。面对自己的错误,郭某颖并没有反思,也没有与亲朋好友商量,而是选择了谋害全家,然后自杀的愚蠢方式。事实上,郭某颖的父母、岳父母和妻子都非常勤奋,他自己也是外卖员。如果他能反思并悔过,解决债务问题还是有办法的,家庭也会重新燃起希望。无论处于何种情况,当折腾的方向错误时,就将会是一场悲剧,使未来的翻身之路雪上加霜。
02及时止损,致富的机会就出现了。
曾经有人说过:“只有乌云散尽,才会下雨;只有大山崩裂,才会成为平原;只有积水破堤,才会形成瀑布;只有土壤破裂,才变成沃土……万物都需要破裂才能进步。关键在于找到‘破解’的方法。”有一种生存法则叫做“鳄鱼法则”——如果你的脚被鳄鱼咬住了,你不要用手去击打鳄鱼,否则鳄鱼会马上咬住你的手,使你无法动弹。最好的方法是不要挣扎,放弃你的脚,迅速逃离。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当一个人在某个领域遭受损失时,第一时间应该采取的不是弥补损失,而是离开,并寻找新的机会。壁虎面对攻击时,会丢掉自己的尾巴,因此最后会获胜;螃蟹甚至会丢掉自己的大钳子,以求保命。
下棋的人懂得丢掉卒保护车;丢掉士保护帅。对于负债累累的人来说,就像被鳄鱼咬住一样,不应该胡乱挣扎,而是要寻求新生。首先,要丢掉“糟糕朋友”,不要继续纠缠。别人对你不友好,已经伤害了你。如果你没有能力与他们对抗,那就远离他们。那些唯利是图、暗中谋利、趋炎附势、见利忘义的人都是盯着你的钱而来,你何必理会呢?正如诗人张谓所说:“与世人结交就需要有钱财,钱财不多,交情不深。”继续与过去的不良人物纠缠,只会被他们不断压迫和利用。结交投机者或者势利小人也需要花费一大笔钱。然而,如果你一无所有,那么暂时独自行动是最好的选择。面对那些伤害过你的人,最好的报复不是与他们对抗,而是通过致富,超越他们在财富上。
其次,要丢掉“情绪”,选择学习而不是抱怨。企业家梁凤仪的父亲生意失败了,家破人亡,住进了出租房。然而,无论生活有多糟糕,他的父亲都坚持让梁凤仪继续学习,并保证所需费用。如果不是父亲的冷静理智,恐怕几代人都无法翻身。情绪是最无助的东西,如果你总是抱怨,只会让自己越来越痛苦,也会浪费你的精力。要静下心来学习,隐忍养晦,这样总会行得通的。
最后,要丢掉“夸夸其谈”,建立长远规划,从小事做起。落水的凤凰不如鸡。不得不承认,当你陷入债务困境时,就不要再谈论过去的辉煌了。看看现在,看看自己能做些什么,寻找未来的出口在哪里。与过去的一切彻底划清界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然后立下远大的目标。例如,过上节俭的生活,找到一份低工资的工作。即使需要花费十几年的时间,也可以实现东山再起。毕竟,财富的积累需要日积月累。
03谁都不希望自己负债累累。
天有不测风云,谁能预知未来会发生什么呢?意外总是会发生的,但我们懂得适时止损,意外的情况就不会持续下去,而是转危为安。鳄鱼是可恶的,它们潜伏在水底,时不时冒出来。害怕是没有用的,与其在这个游戏中周旋到最后而注定失败,不如远离鳄鱼潭,这才是出路。折腾对了,人们会变富;折腾错,还不如休息一下。不要悲观,抛弃错误的事物,你会找到正确的道路。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到评论区留言。(文中案例源自新闻报道/裁判文书,当事人系化名;图片皆(部分)为网图,与案无关;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如有侵犯相关权益,后台私信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