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目的,人人不同。有的人为消遣读书,有的人为知识读书,有的为实用读书。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真的可能为你带来沉甸甸的真金白银。

股票基金市场的不断高涨,不但开启了老百姓的投资热情,也带动财经投资类书籍持续热销。然而,这类书籍同样存在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状况。想从书中找到“黄金屋”没有错,关键在于你要找到正确的书。

致富故事汇主持人_致富经主持人_致富之道主持人

调查

许多书籍片面炒作“发财”

近两年来,随着股市走牛,股民、基民的数量快速增长。经历过股市震荡的投资者发现,要想在股市中增加财富,降低风险,必须掌握必要的投资知识。于是,一大批投资理财书籍应运而生,继7年前的“富爸爸,穷爸爸”系列之后,财富类书籍再次迎来销售的“牛市”。

记者从泉州几个大型书城了解到,近两年来,投资理财图书的销量明显上升,其中以股票和基金方面的实用指导类图书最受欢迎。但是,不少书籍片面强调投资操作技巧,似乎掌握了技巧就能在股市中无往不胜,如此以偏概全,很容易对普通投资者造成误导。

在市区一家大型书店,记者翻看部分投资指导类书籍,这些图书的书名都用上了具有绝对性、煽动性的字眼。例如“必胜”、“发财”、“股神秘籍”等。书店的工作人员透露,带有这些刺激字眼的图书往往比书名“谨慎”的要好卖得多。

再翻看图书的具体内容,绝大部分书籍介绍的都是具体的操作技巧,对于投资市场的风险和正确投资心态的建立少有涉及。少数书籍甚至片面强调某种操作方式股市必胜的法门。

这些书真的有如此大的“功效”吗?其实并不尽然。专业从事金融投资的人士告诉记者,以股市指导书籍为例,现在许多投资类图书吹捧某个股市投资的成功者,也就是民间常说的股神,详细介绍他们成功的技巧。但是,这些图书很少提及,在多变的股市中,这些成功往往是难以复制的。别人用这种方法能成功,你未必能成功,因为每个人的心态、财富状况、抗风险能力、投资时机都是不一样的。

即使单纯从操作技巧来说,投资的操作技巧也并非像部分图书所说的那样有优劣之分。关键在于合适的时机选择合适的方式,股市上并没有永远的赢家,也没有无往不胜的操作方式。如果片面强调技巧的重要性,只会助长投资者的投机心理。

致富故事汇主持人_致富之道主持人_致富经主持人

推荐

投资赚钱先要摆正心态

其实,在现今的社会中,单纯炒股技巧的掌握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正确的理财观念和价值观念的树立和培养,这类的书籍在如今的书市虽然不多,但仔细找找,还是有一些的。

观念养成类

在实用为王的投资类书籍中,关于财富观念培养类书籍所占的市场并不大,许多人看来,只有技巧的掌握才是投资成功的关键。其实,正确的财富观念是获得财富的必要保障,没有正确的财富观,投资行为很可能异化成危险的投资。

《我的财富观》

这本书旨在探讨的是财富(金钱)的本质及其文化内涵,探究财富与社会人生各个层面的关系,如财富与幸福,财富与自由、财富与贫穷、财富与正义、财富与爱情、取财与散财之道等。该书汇集我国经济学界领军人物茅于轼、张曙光,人文学科领域的葛剑雄、资中筠,当代实力派作家叶兆言、陈村,亚洲首富李嘉诚和国内最先提出“三农问题”的民间思想家李昌平等著名学者、作家及社会名流的财富观念于一体,让读者参与精英的精神对话,从其睿智的思辨和独特的感悟中得到启示。与坊间流传的“致富经”、“发财秘诀”不同,本书并不是在教读者如何发财,而是让他们拥有一颗对待财富的平常心———而这,可能是读者一生中收获的最大财富!

《全球100位名人与中学生谈金钱》

本书精选了100篇谈论金钱的精彩文章,作者有的是政界要人、企业家、慈善家、富豪;有的是著名学者、励志专家;有的是科学家、作家、资深主持人。书中论述了这些在各行各业卓有成就的人士如何看待金钱、获取金钱、驾驭金钱,以及在理财观念上,提出的独到看法。通过这些文章,让读者认识到金钱虽是幸福生活的重要条件,但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因为世界上还有金钱买不来的东西,比如生命、自由、爱情、理想……在体味智者高远的心灵境界的同时,帮助读者形成正确的金钱观。这是一种精神上的财富,比金钱本身更为珍贵。这本书不仅可以作为培养孩子“金钱观”的好读本,成年人看看也能受益匪浅。

大师经典类

许多财经领域的专业人士一提到财经书籍时必是列举财经大师的经典书籍,而这些书籍大多是多年前在国外畅销的权威著作,经过经验丰富的出版社筛选后,付梓出版。相较于中国国内,海外200多年的股市历史所培养出的经济学大师更加权威,所写就的书籍体系更为成熟,内容也更加厚重。

致富经主持人_致富之道主持人_致富故事汇主持人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股份公司教程》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