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发布后,引起广泛关注和热议。
快和小编一起来看~
青岛市崂山区实验学校校长 张星
《青岛市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是扩增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三年行动文件,将进一步推进青岛市基础教育走向高质量发展。作为基层学校,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以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为目标,将促进师生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深化内部教育改革,瞄准问题短板,精准施策,全面提升办学水平,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
一、完善集团化办学机制,提升一体化治理能力和均衡化发展水平
崂山区实验学校教育集团现有金岭、中韩和崂发三个校区,其中金岭校区为主城区九年一贯制学校,中韩校区为城乡接合部小学,崂发校区为乡村小学。地处不同区域的三校区,各具代表性和特色,实现三个校区的均衡发展是集团化办学的追求。未来三年,学校将不断完善集团化办学机制,持续推进集团化办学走向深入、取得实效。集团坚持“统中有异、统分结合、整合融通、个性发展”的目标追求,深入实施“办学理念、师资调配、课程设置、教育教学计划、实施标准、考核评价”的“六个统一”,建立部联体、科联体、年级联合体制度。到2024年,拟培养集团研究员16人,实现对集团薄弱校目标共建、全息开放、资源共享和学术支持的目标,提炼出集团化办学一体化创新模式,促进集团教育教学研究和联动能力全面提升,实现城乡教育深度均衡发展,努力让每名学生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二、搭建教师队伍多元成长平台,实现强课提质
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学校发展核心竞争力,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学校将认真落实青岛市教育局等三部门出台的《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队伍梯队发展的意见》,启动教师素养发展三年提升工程,实施教师专业“分层发展、差异评价”模式,“职初型”“熟练型”和“资深型”三个层次类型教师分别制定三年发展规划,为各类层次教师量身定制业务学习清单,帮助教师找准最近业务发展区,激活发展内驱力,释放优势能量,实现教师分层和专业聚焦式发展,未来三年,新培养8-10名市级名师和教学能手。创新实践三种教研模式:以“资深型”教师为主的“三段式”教研模式、以教师个体为主的“我的设计我的课”教研模式、以教研室为主的“1·N·1”教研模式,打通教研活动的“最后一公里”,实现闭环增效。提高教研活动的策划力和转化力,聚焦课堂教学变革,加强信息技术赋能教学变革,全面推行单元整体教学,进行单元教学内容整体设计,细化单元推进策略,提炼单课教学范式,指向真实情境、结构化和变速教学。探索出各个学科减负增效的具体策略,实现强课提质,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实施九年贯通培养工程,打造岛城品牌初中学校
学校初中部与金岭校区小学部为九年一贯制学校。未来三年,将结合学生九年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尊重人才成长的共性与个性,实施育人目标、育人策略、育人评价的衔接与递进,打造学生成长完整链条,形成“高效落实国家课程、整合渗透地方课程、拓展实施校本课程”的“五育融合、九年一贯”的和美课程体系,实现长程育人。深度传承小学部艺术、体育、科技三大特色,实现特色项目的贯通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倾力打造低负担、高质量、重人文、国际化的岛城品牌初中学校。
四、深入实施家校社协同育人,激发家庭教育磁场活力
学校以《青岛市家校社协同育人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4)》为指导,以“家校社协同育人,共育和美学子”提升行动为抓手,提高家校沟通实效,营造潜移默化、春风化雨般的教育生态环境。成立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小组,完成全体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培训,未来三年,培养家庭教育指导师30名以上。做好每年4次8课时的家庭教育指导课程的开发与普及,灵活采用“互联网+家庭教育”的方式开展好“山海家长大课堂”,精心策划组织好“家校社协同育人活动月”,为家长提供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和生涯教育活动。充分发挥班级、学校两级家委会作用,普及家长委员会主任专题培训课程,充分落实家长代表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积极创新完善家校沟通活动机制,定期组织“三长”见面会,畅通沟通渠道,凝聚家校教育管理智慧;持续开展“师爱进万家”活动,进一步增进家校理解,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多位一体的育人体系。
立足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定位和人民群众对“上好学”的热切期盼,崂山区实验学校将勇于担当,真抓实干,以实实在在的教育质量提升和集团校的均衡发展,为优质教育资源倍增贡献力量。
青岛西海岸新区太行山路小学校长 肖焕盛
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是重要的民生事业,承载着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奋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对教育高质量发展也提出了明确要求。《青岛市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的出台是贯彻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之举,为构建幼有优育、学有优教的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指明了方向。
我所在的太行山路小学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核心城区,家长们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迫切,对学校的发展有着较高的期待。全面推动扩优提质,持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把学校办成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我们教育人的初心使命。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我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优质资源倍增行动计划。
一是拓宽提质路径,全面提高办学质量。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关键,坚持五育并举,构建全面育人体系。坚持品质立校和特色发展,不断拓宽学生成长成才路径,发挥好学校红色教育、中外人文交流办学特色的引领作用,打造“诚智教育”办学品牌,以“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科研兴教、名师强教”的办学方略擦亮学校“红色校园、文明校园、书香校园、智慧校园、国际校园、七彩校园”六张学校名片。
二是优化治理体系,全面激发集团活力。教育集团不是简单的捆绑,而是对优质资源进行有效组合,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太行山路小学教育集团要“以优质教育服务师生,建现代化一流教育集团”为目标,以“共享优质资源,推动均衡发展”为主线,通过管理互通、师资共配、研训互动、文化同建、资源共享、质量共提来实现发展的共赢。
三是增强信息素养,全面赋能教育发展。教育信息化是时代对教育的需求,带来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对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行动计划提出要大力推动新技术融合创新。太行山路小学在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和网络升级的基础上,要利用好青岛教育e平台和丰富的名师、课程等数字资源,发挥好畅言智慧课堂平台和学生平板机应用的实效,提升教师技术与教学的融合能力,进一步提升课堂效率,营造智慧教育新生态。
四是实施强师计划,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关乎学校的长远发展。行动计划提出要实行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坚持引育并举、补充和培养同步,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在这方面,学校应该主动作为并且大有可为。教师队伍的成长要依靠教学研究做为强大支持和保障,因此,太行山路小学要以“诚智育人”为引领,以校本教研为基础,以常态课堂为基点,积极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唤醒教师的“教育自觉、专业自觉”。一是积极参加名师名校长培养引进行动计划、青年教师“菁英计划”和新入职教师连续五年培养计划,为教师成长提供高端的引领和培训。二是在教学研究上下功夫,案例式培训、团队式教研、专题式研究、创新式探究相结合,以专家样板课、骨干教师展示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等为抓手,磨砺每一位老师的业务能力,激活全体教师的教学智慧。
供稿 | 基础教育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