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肿瘤优质护理经验汇报_优质回答的经验之路_大航海之路阅读经验

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优质回答的经验之路_天津肿瘤优质护理经验汇报_大航海之路阅读经验

何欢在节日期间为群众办理身份证业务。李世恺摄

讲述:全国最美基层民警、吉林省集安市公安局户政管理大队副大队长何欢

整理:记者 庄玲玲 通讯员 金秀楠

转眼间,今年已经是我在户政窗口岗位的第9个年头了。2014年,我刚到窗口岗位,在领导和同事们耐心帮助下,我很快进入角色,也能像同事们一样,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了。

在窗口工作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年迈患病群众到窗口办理业务很不方便。换位思考后,我建议大队领导成立“上门服务小分队”,自己多跑多做,为有需要的群众上门办理业务。

乡间地头、居民家中,医院、敬老院,都留下了我们服务的身影。今年2月,我和同事去给一位96岁的老人办证,他家住在半山腰,需要爬一段山路才能到达。我们踩着积雪和薄冰,深一脚浅一脚地走,遇到一个陡坡,我脚下一滑,差点滚下坡去,幸好同事拉了我一把。

临走时,老人的家属再三嘱咐我们,下山时一定要慢一些、注意安全。真切的话语让我感受到群众质朴的情感,也更加坚定了我服务路上勇往直前的决心。

8月16日下午,我接到了辖区一敬老院王院长的电话,他焦急地对我说:“何警官,工作人员昨晚查房时发现院里一名朴姓老人没在铺位上,院里院外都找不到,老人身体不好,长时间在外容易发生意外,快帮我们想想办法吧。”

因为我平日里经常到敬老院看望老人,所以知道这位朴大爷,他今年63岁,患有心脏病,智力不太健全。我详细询问了老人出走时的穿着打扮等信息,随即联系凉水边境派出所和大路边境派出所协助查找。我们通过调取监控追踪,发现老人已离开集安市辖区,去往辽宁桓仁方向。于是我又赶紧联系桓仁警方给予协助。

经过两省警方的共同努力,8月17日23时57分,民警在桓仁县一处偏僻花坛找到了朴大爷。得知消息后,我提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和大路边境派出所民警赶到桓仁县,将他接回敬老院。

这些年,我和集安市爱民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共同资助了6名贫困学生,定期为他们送去爱心钱款,帮助他们减轻生活负担,顺利完成学业。

今年国庆节假期,我们继续组织“学生办证专场”,解决他们平日忙于课业无暇办理居民身份证的问题。另一方面,我正着手研究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综合办理窗口,将高频服务事项纳入综窗办理,实现更大范围的“一门通办”,让群众办事更加便捷。

练就服务实战的真本领

优质回答的经验之路_天津肿瘤优质护理经验汇报_大航海之路阅读经验

潘金磊在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攻读研究生学位。马宏才摄

讲述:全国最美基层民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源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警犬所指导员潘金磊

整理:记者 吴晓凤

为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警犬技术和服务实战的能力,2022年12月底,我顺利考取了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警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今年8月开始进校学习。

从部队转业参加公安工作,至今已11年了,2011年底,我如愿成为一名人民警察。2013年,单位准备培养一名警犬训导员,我当时想都没想就报了名,当年就被单位选派前往公安部昆明警犬基地参加追踪犬技术培训,在那里,我领到了自己的第一只警犬,我给他取名“英雄”。

白天我认真听老师授课,晚上带着“英雄”苦苦训练。但没想到的是,在前期的考核中,我和“英雄”垫了底,没通过考核。我心里不服,暗下决心从头再来。结合前期训练中的不足,我边学习边总结,一遍又一遍反复实践训练。终于,在结业考核中,我和“英雄”的成绩名列前茅,我也被评为优秀学员。

返岗后,我把所有的心思都扑在提高警犬技术工作中,布设警犬追踪气味迹线科目训练时,需要人犬穿越荒野、草地、泥地和水沟,一趟走下来,一双崭新的鞋子就变得“面目全非”。

为了提升雪地布设气味迹线的训练效果,我反复实践,自创了冬季雪地追踪“米”字布线法,极大提升了警犬在雪地追踪的能力;设计制作“警犬追踪速度控制装置”,可有效控制警犬追踪时的速度;为了解决搜捕训练中缺少助训员的问题,我研发了“可遥控开启的放犬栓扣”,并申请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11年间,凭借着过硬的本领,我携警犬先后参与侦破案件300余起,参与大型活动安保23次。记得2020年5月,为尽快侦破8年前发生在新源县的一起命案积案,我在线上向湖南同行请教学习,连夜带警犬反复训练,不断修改完善方案,经过24小时的奋战,最终搜获尸体,助力案件成功告破。

11年间,我结合实际认真思考、不断总结,共撰写警犬训练相关论文15篇,先后发表论文12篇。我收集总结训犬心得,用时2年写出4万余字的《犬后推塑形追踪训练手册》,可指导缩短警犬追踪科目的训练时间,并于2018年11月申请获得了该手册的著作权。

如今,我来到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深造,我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每天都抓紧时间学习,希望早日用自己所学,继续为公安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公安科技 心之所系

优质回答的经验之路_天津肿瘤优质护理经验汇报_大航海之路阅读经验

高湛指导民警开展案件大数据研判。薛诗婷摄

讲述: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福建省罗源县公安局政委高湛

整理:记者 梁仁昌 通讯员 陈宇航 薛诗婷

入警以来,我见证了公安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2004年,刚入警的我,和其他侦查员一样渴望解决侦查工作“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那时候的抓捕工作基本靠守株待兔。后来,公安科技的助力有效提升了打击犯罪的效率,我也与侦查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7年,罗源县流窜飞车抢劫、抢夺金项链的案件高发,社会影响恶劣、人民群众高度关注,那时候,我们虽有侦查思路,但没有相关数据支撑,想做却没法做的无力感让我印象深刻。终于,在2010年,我们想要的数据接入了公安平台,通过分析,许多疑难案件迎刃而解,让犯罪分子无处遁形。

2015年,我参加了一个公安部关于大数据应用的业务研讨会,看到有些先进省份已率先实现了内部数据融合、自主建模,实战过程中战果累累。作为大数据方面的新人,我心里充满着羡慕和渴望。如今,福州公安也建立了“天算”建模平台,实现了大数据的全警运用,公安工作步入信息化、智能化的快车道。近年来我参与的多起打击涉网犯罪的专案不仅实现了内部资源的融合,更多的模型是搭建在外部的资源基础上,已然形成了数据资源的内外合力。

此外,我们开设了“罗警智慧讲堂”,着力消除民警业务工作中的知识盲区,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各业务领域的专家能手现身开讲,并把讲堂上学到的各种知识,结合到专案工作中,“以案代练”,培养出各方面的业务能手。

我们还深入推行“建模师311工程”,成立建模专班,聘请了专业建模老师指导,数字化全流程开展建模培训。现在我们已培养初级建模师123人,中级建模师32人,建模成果已经应用到罗源公安工作的方方面面,有效提升了公安工作整体效能。我正参与研发的全国首个“e体+”警银通反诈中台,在反制预警、接口止付、预警劝阻、视频救助、联动共治等多个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成为全市反诈工作质效提升的利器。

科技赋能成为我们公安民警守护民安的强大后盾,也给予我们坚定的破案信心。我相信,在“e体+”智慧赋能警务新模式的帮助下,我们能够不断强化打防管控能力,为保障群众安居乐业发挥公安智慧,贡献公安力量。

用一颗热心换一片安心

优质回答的经验之路_天津肿瘤优质护理经验汇报_大航海之路阅读经验

邱军在育红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李杨摄

讲述: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公安局肖湾派出所副所长兼社区民警邱军

整理:记者 肖新民 通讯员 李杨

中秋、国庆假期临近,作为副所长,我主动要求在中秋节这一天值班。

身为人民警察,守护万家平安本就是职责所在。繁华热闹的背后,总要有人坚守岗位。

9月26日一大早,我和同事来到辖区走访,育红社区的居民和我很熟悉,随便和东家唠唠和西家聊聊,就到了中午。

我趁着中午客人不多的时候,开始带着片区辅警入户走访辖区的宾馆、电竞酒店和网约房,叮嘱每一家的老板要严格落实实名登记制度,注意公共区域的监控是否正常、消防器材是否都在有效期,一旦发现有任何异常情况,一定要第一时间拨打110。

走着走着就到了西湾村张奶奶家,快过节了,得去看看老人家。这位张奶奶是辖区的独居老人,2020年的冬天,邻居家装了烧煤的取暖炉,免不了有些烟尘,引发了张奶奶的不满,她为此和邻居吵了一架。其实双方的诉求都没有问题,就是看怎么样能够各退一步。当时,我提出延长排烟管道至远离张奶奶家的背风面,得到了双方的认可,社区也表示给予100元的补助,这个事情就很愉快地解决了。

从那以后,我就格外关注辖区的一些独居老人和困难群众,金钱上的帮扶能解决生活的一些难处,但关心共情才是抚慰他们心灵的关键。从此,就算工作再忙,我也不会忘了辖区的老人们,每个月都得到各家走访一次。

育红社区是襄州区的中心区域,入夜,烟火气渐渐在大街小巷间弥漫。在烧烤夜市,我和同事们不断地穿越拥挤的人潮,看着因假期返乡人员陡增而异常红火的大小店铺,内心十分欣慰。

作为一名基层民警,我们就是社会平安的“神经末梢”,18年的从警生涯,我像千千万万的民警一样,用双脚丈量每一条街巷,用温暖化解每一起纠纷,认真面对平凡而又实际的每一件小事,用自己的一颗热心换来辖区群众的一片安心。

这些年,自己在工作岗位上做出了点滴成绩,党和人民却给予了很高的荣誉,2018年4月,我被中央文明办评为“中国好人”;2022年,被中央宣传部、公安部授予全国最美基层民警称号;2022年5月,被公安部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每一次获得荣誉,都激励我要坚守岗位、忠诚履职,再创佳绩。我要用实际行动告诉祖国和人民:“我在岗,请放心!”

为引才留才“铺路架桥”

天津肿瘤优质护理经验汇报_大航海之路阅读经验_优质回答的经验之路

任伟一在资料室查阅户籍资料。刘淼摄

讲述: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河北省雄安新区公安局治安与出入境管理支队人口管理大队副大队长任伟一

整理:记者 张哲 通讯员 王雨淅

我过去在保定市公安局从事危险爆炸物品管理工作,来到雄安新区以后,作为一个“新兵”,开始从事人口管理工作。

2020年的时候,大队接到了一个出台居住证和积分落户政策的重要任务。发展中的雄安需要人气,更需要人才,编写居住证和积分落户政策,正是为雄安引才留才“铺路架桥”。

第一次接到这么重要的任务,我们根本就无从下手,只能借鉴一些发展得比较好的城市的相关工作经验。我们认真学习上海、天津、北京、浙江等地的户籍政策,打印出来的资料大概有半米高,每天晚上都要加班到凌晨两三点,持续了将近两周的时间。

当年7月份到11月份,我们成宿成宿地干,一次一次把材料报上去,一次一次返回来修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转变视角,提高认识。

仅仅22条的积分落户办法,经历了120多个日夜和上百次的推倒重来,一切都是为了符合发展与实际,让人才来得了、留得住、发展好。终于,在2020年的11月27日,《河北雄安新区居住证实施办法(试行)》和《河北雄安新区积分落户办法(试行)》经过雄安新区党工委委员会审定统一印发,当时真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户籍政策制定之后,我们马不停蹄地组织落实、宣传普及,确保让每一项政策都能服务好雄安新区的建设和发展。首先是从政策制定的角度做好组织推动,其次是从印发实施的角度做好宣传发动。要对受众群体进行政策解读,入企业入户进行宣讲,还要对具体执行政策的户籍民警进行专业的培训,确保政策落到实处,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红利。

雄安新区设立之后,我们亲眼见证了新区从“一张白纸”到现在的高楼林立。新区成立之初的户籍人口是126.43万,现在已经到了132.3万。老百姓落户这里之后,依据户籍政策,凭借户口簿、身份证能够享受雄安新区的政策便利,这是我工作中最有成就感的地方。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