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新闻网讯(但丁)早上,天刚蒙蒙亮,姑塘镇周岭村曹俊良家里鸡叫声不绝于耳,67岁的曹俊良开始了忙碌的一天,准备鸡食、清理圈舍、捡拾鸡蛋……

近几年,建卡贫困户曹俊良不等不靠,勤劳肯干,依靠自家“一亩三分地”发展养殖业,根据市场风向随时切换养殖结构,成功探索出一本“小微家庭产业”致富经,早早地甩掉了贫困帽。

家贫立下养鸡志曹俊良,村里人叫他“曹老二”。一家3口人,身患残疾的特困户,妻子也患有慢性病,儿子没有工作,家庭十分困难。

“他家十分困难,曹俊良妻子身体不好,药不能停,儿子又没有工作,残疾的他要负担全家的生活。仅靠着五六亩地的庄稼,一家人的年收入仅有几千元,只够勉强填饱肚子。2014年,曹俊良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该村党支部书记曹达用说道。

来自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曹俊良的肩上。虽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曹俊良仍然心事重重,常常因家里药费、生活费等开支愁眉苦脸。

2016年初,经过村干部的劝说,曹俊良参加了专为贫困户开办的养殖培训班。通过这次培训,曹俊良不仅学到养殖技术,也萌生了靠养殖脱贫的想法。

“靠别人只能一时,靠自己才能长久”。曹俊良说,在帮扶干部的真情帮扶和驻村工作队、村支“两委”的大力支持下,进一步坚定了自己的决心与信心。“这次我立下养鸡志,再苦再累再难也一定要把鸡养好,不仅要光荣地退出贫困户,还要走上致富路。”曹俊良表示。

刻苦钻研学技术曹俊良开始前期准备工作,实地分析了自身及环境的优势,他说:“周岭村1组地势开阔,交通便利,背靠大山大湖,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发展的理想场地。小型养鸡场投资不多,技术要求也不高,而且土鸡蛋市场销售较好。”

但苦于没有启动资金,不能实现梦想。就在这个时候,帮扶干部江慧芳入户走访,当他了解曹俊良的想法后,鼓励曹俊良大胆地养鸡创业,早日脱贫致富。“现在有金融扶贫小额贷款,由财政贴息,不用任何抵押物,先申请5000元买鸡苗,利用这笔资金作启动资金,后续不够再继续申请。”江慧芳说道。

就这样,曹俊良在扶贫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在干部的倾情帮扶下,利用小额贷款,开始建养殖场。

为了节约开支,曹俊良自己动手,鸡场很快就建成了。随后,他购进了第一批鸡苗300只,开始了他的养鸡之路。

曹俊良是幸运的,他家的鸡躲过了几次禽流感和鸡瘟疫情,但这也使曹俊良认识到掌握科学的养鸡知识是多么的重要。他购买养鸡技术书籍,学习钻研科学养殖技术,到外地参观取经,与同行积极交流养殖经验,忙个不停。终于,摸索出一套科学的养鸡经验。

通过更新饲养方法,在他精心喂养、细心管护下雏鸡的成活率更达到了95%以上。

管控风险有一招禽类养殖市场风险较大,除了要面对禽流感等疫情风险外,还要考虑市场规律的波动,曹俊良在手机里下载了几个农产品行情的APP,密切关注养殖行情。

家禽行情好的时候,他会提前购入鸡苗。行情差的时候他会轻仓养殖,地里种一些时令蔬菜对冲风险。“年底的时候发生了疫情,行情不好,我赶在年前就把鸡都卖了,地里种了些蔬菜,现在疫情结束了,这几天鸡蛋行情大涨,一个月前我进的500只鸡苗,不久就可以产蛋上市了”。对市场风险的掌控也是曹俊良成功的关键。

现在,曹俊良家庭灵活养殖每年为全家增收1万3千多元,在村“两委”、帮扶干部和帮扶单位的帮助下,儿子也找到了工作,19年12月其子已娶妻成家,一家人的生活蒸蒸日上。

致富项目养鸡_养鸡致富经_致富养鸡视频

养鸡致富经_致富养鸡视频_致富项目养鸡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