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强国青年团会心得怎么写?作为当代青年,我们承载着中华民族复兴强国之重任,科学兴国,吾辈担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争做强国青年团会心得,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2023争做强国青年团会心得10篇

争做强国青年团会心得(精选篇1)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放眼古今中外,人类社会的每一项进步都得益于科技的突飞猛进,可以说科技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你看,中国的富强时刻伴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自主研发的客机C919,航行了五千五百五十五公里;“蛟龙”潜海创造了马利亚那海沟最新世界纪录;复兴号高铁跑出了世界的速度……这一切的辉煌,哪一个不是和高速发展的科技息息相关呢?

科技是助力国家富强的力量。山东“如意纺”新研制出的机器,能将一克羊绒变成五百米长的纱线,纱线细若游丝,经过染色、纺织等工序,制成了“国色天香”的纱巾,它色泽鲜艳,寓意吉祥,同时大大节省了原材料,这是中国纺织史上的新里程碑。

科技能创造无限的财富。中国研制的远洋货轮全长400米,宽58.6米。这艘巨大的远洋货轮究竟能装多少集装箱呢?——两万个!这些货物能创造多么巨大的经济价值啊!由此可见,科技就是财富!

科技是个人事业飞黄腾达的钥匙,科技是国家富强振兴的指路灯塔,科技更是助力社会美好和谐的使者,由此可见,人类的进步离不开科技的进步。

如果人类没有了科技又会如何?让我们打开历史的书页,对比原始人和我们的生活:原始人生吃兽肉,而科技使我们的电饭煲煮好香喷喷的米饭;原始人生命短暂,而科技药物的发明,使我们平均寿命增加到七十多岁;原始人钻木取火,而我们却可以呆在家里享受空调的温暖……科技和人类的进步真是紧密相连啊!

未来国家的发展进步,更是极其需要科技人才。所以,当你得到空闲时,也许弹钢琴,画幅油画是一种富有情调的娱乐,但是当你将时间投身于学习科技,就会给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掌握科技会使你从众多的知识青年中脱颖而出,得到宝贵的工作岗位;掌握科技会使你在急需大国重器的时代,为自身创造财富的同时,也为国家创造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学习掌握科技会使你在时代的巨大进步中,逐步升华自我。而对于不学无术的人,只会被时间的沙漏埋没,永无出头之日!

为了自己的美好未来,为了国家的快速发展,让我们从小热爱学习,长大重视科技,掌握科技,才能让科技成为我们人类进步的阶梯!

争做强国青年团会心得(精选篇2)

从“山河破碎风飘絮”到“巍巍中华雄东方”;从“贫穷饥饿、衣衫褴褛”到“强国富民、五谷丰登”,离不开一代代青年人对心中理想的登攀,更离不开他们对道义的坚守与专一明确的思想指引。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吾辈当振奋精神,端正思想,朝着最高理想继续奔跑,坚守道义,共做神州躬耕人。

振奋精神、端正思想乃躬耕的基础性要求。“躬耕”重在“躬”之亲自。倘若一个人连奋斗的精神与端正的思想尚不存在,“躬”又从何谈起?跨越上千年的历史长河,神农氏为使人民吃得上作文食物,亲自遍尝百草而卒于中毒,往事今日,在全民奔小康的决战决胜之年,在党的百岁生日之际,面对突如其来、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党一声令下,全国人民振奋起民族精神,端正思想、万众一心,率先走出阴霾,打赢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自古以来,神州躬耕人山一程,水一程,连绵不断,勇往直前,共同铺设着前进的大道。

大道铺设而成,便要有为理想而奋进的决心。仅仅振奋了精神,端正了思想,而没有理想,便失去了前进的方向,也只得终日碌碌无为。自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时代,孔墨思想便有了小康社会与共产主义之萌芽。“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如今百岁的共产党勇握时代的接力棒,将脱贫攻坚推进到决胜年,一代代青年人前赴后继,共做神州躬耕人,勇挑重担,共架金桥,因为,海——就在那里。

金桥架起,海在前方,恪守道义乃是最后的突破口,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吾辈当规避背离道义之事。真正的成功,不是所谓闪耀的日子,而是尘滓蠲尽甚至无人问津时,对自己追求的偏执。一九一九年的五四青年便为吾辈树立了绝佳榜样。坚守道义、追求真理,来自对力量的渴望,“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翻开历史的长卷,品味百年的沧桑,今天青年一代的共产党人,正秉承最高道义,续写着奇迹的曙光,共同接力着神州躬耕人的光荣使命。

在昨天与今天之间铺设大道,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架起金桥,行道义,秉持本心,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即使只有星星之芒,也足以燃起燎原之火——火光熠熠闪耀,霅霅生辉,才可真正实现吾辈之共同理想。

来做风云凭一气,共做神州躬耕人!

争做强国青年团会心得(精选篇3)

百年之前,青年无悔,揭竿而起,爱国壮举洒遍九州大地;百年之后,青年担当,科学强国,爱国热情滋润海内之土。如今,国际形势变化莫测,国内机遇挑战并存,正是青年人摩拳擦掌的大好时机。吾等青年,当以青年奋斗,兴科技强国。

时代在召唤,青年应立鸿鹄之志,做奋斗强者。日新月异的今天,科学已然成为国际舞台竞争不可或缺的部分,想强国富国就需注重科技研发。令人捶胸顿足,受制于人的中国芯事件、中兴事件,引发国内企业哗然。这些都是我国的短板痛处,如若不补齐,后果将不堪设想。而青年一代,正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奋斗强国正是急不可待也。

回首成就,皆可寻觅青年身影。忆当初,长征7号与天宫2号对接的科研团队,随处可见青年大展身手;想当时,核聚变装置小太阳的科研人员平均年龄不过而立之年;念当时,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的研发队伍多由青年组成。不胜枚举的青年,正不遗余力的为祖国添砖加瓦,谱写富强辉煌的赞歌。“羡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正是描绘青年如朝日,如猛虎之不凡力量。青年是祖国新鲜的血液,不计其数的中国成就有青年的贡献。过去和未来,正如催化剂一般,加速着科学的发展,国家的繁荣。

细看进步,都可发现年轻名册。改革开放以来,尽有青年彪炳史册。昔有陈独秀等青年,致力祖国。创办《新青年》,以科学民主先进的思想救国救民;今有林鸣等青年,用奋斗与汗水建成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推动了三地的沟通与发展。许许多多的青年人都怀有一腔热血:尽一腹才智,强一方中国。正如梁树莫先生所言:“一个人一生都有他的英雄时代,此即吾人的青年期”。是的,在这豪情满怀的青年的英雄时代,吾等应加倍努力。扬科学旗帜,强崛起祖国。

于行为,青年须克服万阻,用奋斗,以科学强国。日益发达的信息社会,不免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来无数诱惑。网络原住民,草莓族,垮掉的一代等等标签也被贴于青年一代身上。然而我们要做的,便是克服诱惑,不断完善自我。匡正自我。以奋斗,以行动说话,以创新精神推动科学进步,国家发展。

青年正与祖国繁荣联系在一起,以传承与弘扬五四精神,来让我们共同兴科学强国。

争做强国青年团会心得(精选篇4)

立身于世,当有三问匿于心,时刻警醒自己:一问是否始于修身,二问是否得于宏志,三问是否成于实干。若以此三省为日日所思,又以祖国大业为已任,天下之理想怎不可运之于掌?

一省修身与养性。修的是亘古不变的坚守之心,养的是静待花开的沉静之气。回看蒲松龄的一生,自十九岁春风得意后,一路高开低走。换作常人,早已放弃,但蒲松龄却坚守本心,沉稳执着,为文学史上增添了《聊斋志异》这朵耀眼的奇葩。文章谋篇布局之巧妙,遣词造句之精当,仿佛他每次下笔都带着凛凛的敬重感,一字不苟且,一笔不草率。他极其孤独,没有知音,只以一杆笔面对千秋万代,倾注毕生心血;他执着坚定,坚定到就像他已经知道,这部《聊斋志异》在后世也一定会光芒万丈。从蒲松龄身上,我仿佛看到了努力追逐梦想的自己。在这条崎岖的路上,唯有坚守理想,沉静执着,不躁不恼,我们才会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和广阔的世界过招。如此,再普通的追求,因为修身养性,也能拥有无穷无尽的可能。

二省立志以报国。立的是个人小志,报的是国家大任。袁隆平院士年轻时就立志于杂交水稻事业,并为之不断拼搏,始终把为国家解决好“民以食为天”的问题当做自己的重大责任和使命担当。五十年如一日,意志坚定,锲而不舍。他的身上有一种强大的信念在支撑前行,这信念是源于对农田事业的热爱,忠于稻田的醇醇初心;是以自我理想为国家命运的无疆大爱;是孜孜追求人类文明、科技进步的伟大写照。我们如果也有此等意志品质,将个人志向与国家命运相关联,“偏有荷在心,长长雨季又有何所患”呢?如此,再渺小的理想,因为报效国家,也能追寻到更高更深的人生价值。

三省实干促前行。以躬耕不息的三牛精神,践行艰苦奋斗的实干理念。如果说良好的心性,坚定的志向是火焰,那么将一切付诸实践的行动就是点燃火苗的干柴。要想旺火,必须加柴。敦煌莫高窟的研究员李云鹤先生是实干的老黄牛,几十年无惧风雨,在洞窟内穿梭、检查、修补,凭着自己朴实的行动坚守着敦煌的传奇;吴孟超院士是创新的拓荒牛,他勇闯“禁区”,搭建了60年前第一张手术台,在“有限”中抵达“无限”,凭心中的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黄文秀是勤勉为民的孺子牛,甘愿下乡,与山区村民共同攻克贫困大关,甚至在扶贫路上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无数个时代楷模为我们指引了光明的航向和实干的意义。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梦想成真,唯有实干。我们应以此自勉,如此,再遥远的道路,因为脚踏实地,也终能抵达梦想的彼岸。

如何实现梦想?千言万语只凝聚成这三句话:始于修身,得于宏志,成于实干。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当以天下为己任,想天下之理想,谱天下之华章。命是自己的,而运却和整个国家相关联。当我们每个人都在为理想奋斗时,伟大的中国也会稳步前行。历史的洪波涌起,即使我们微如沙粒,却也能奔腾入海,也能汇成史诗。

三省吾身以净吾气,一朝为梦,终为报国。

争做强国青年团会心得(精选篇5)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愿修身以为柴,矫思以为焰,立义以为的,双脚踏实地,燃尽星星火,燎亮苍苍原!

苏轼有言: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的确,要想实现理想,就要有坚韧不拔之志,可当代青年以何修坚韧之身,何以修坚韧之身?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还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的回也不改其乐?是千锤万凿出深山,是烈火焚烧若等闲,是粉身碎骨浑不怕!实现理想,就要修肯吃苦,不服输,不怕输的坚韧之身,我们要坚信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查。艾霍尔说: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确如此,思想决定命运,要想实现理想,就要端正思想,可当代青年以何端正思想,何以端正思想?当学周恩来总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之思,当学改革开放之思,当学共产党热爱人民之思,当学一百年奉献之思!我始终相信,梦想在彼岸,彼岸有花开,而我只需飞过这片海!

《荀子》中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实现理想,就要有实践精神,脚踏实地,可当代青年以何实践,何以实践?是北大学神韦东奕凡事都要动动手?还是袁隆平院士的面向黄土背向天?是事事落实精神,是中国航天的一步一个脚印。实现理想就是这样,一段路,没有任何捷径,无法借助任何工具,没有人为你呐喊,没有人为你加油,我们只能脚踏实地,一步一脚印,一步一实践,去摸索,去探索,为自己而喝彩!

王建言:君子抱仁义,不惧天地倾。确实是这样,君子有仁有义便离理想又近了一步。可当代青年以何成仁,何以有义?是与人为善与人为美的大仁?是心系天下心怀天下的大义?还是与人友善的小仁?亦或是是与朋友交的小义?是心念天下的仁心,是感恩天下的义气,实现理想避免不了别人的帮助,也定会用到社会提供的平台,国家为我们提供展示的舞台,我们就要学会感恩,深晓民族大义,回报祖国,努力实现理想。我始终坚信,这世界会因自己而发光!

只有先立大义,明确自己的目的,再加强基础,端正思想,辛苦实践,当代青年才能实现理想。以修身为基础,以思想为方法,以实践为路径,以立义为目的!这便是实现理想的我们,一群努力而又上进的追梦人!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指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我要用摇曳着曙光的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来描绘我的理想,我要向这天地宣告:我以修身为柴,以矫思为焰,以立义为的,并且脚踏实地地以星星之火点亮了整个苍茫之原!当代青年大多如此,追求理想,砥砺前行!

争做强国青年团会心得(精选篇6)

回望历史之硝烟弥漫,纵览山河之锦绣蓬勃。从百年前的风雨如晦,到当今的海晏河清,岁月厚重石碑上印刻着的灿若星辰的光芒,是中华民族血脉中亘古不灭的理想之光。时至今日,理想依然是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引领吾辈青年逐浪前行,勇攀时代高峰。我辈青年站在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前,“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向着理想,拉满弓箭,砥砺向前。

修身为弓,正心为箭,博取而知止

修养是腐草化萤的光辉,思想是诠释自我的明灯。叶嘉莹是中华古典文学的研究专家,她在走过苦难的曲折泥泞之后,转而追求个体的道德修养和更高的精神自由。她用生命将柔弱的蚕丝吐尽,织成薪火传承中的天机云锦。由此可见,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的不断提高,能够实现自我的强大,为追求理想奠定基石。青年应像叶嘉莹先生一般,构建起内心的坚强壁垒,方能更好地书写理想之华章。

左手繁弱弓,右手忘归箭,知止而后有定

艾青曾有言:“个人的痛苦与欢乐,必须融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当时代发展的浪潮席卷而来,裹挟每个追赶浪潮的人,我们才会发觉个人命运与时代发展、民族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时代风起云涌,个人追求理想的脚步应成为推动时代发展、民族发展的一部分,要顺应发展潮流,正确而坚定地追求理想,将个人理想的实现同时代发展同频。只有于人生定向之时,树立正确远大的理想,才能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不偏不倚地到达理想的殿堂。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砥砺笃行天地青

忆往昔峥嵘岁月,青年先辈风华正茂,挥斥方遒,为中华民族谋出路。“生逢乱世,即使命运如蝼蚁,但仍有人心向光明。“或许那个年代的火烛不够明亮温暖,但无数怀揣着国之复兴理想的青年,用满腔热血点燃了被硝烟掩埋的盏盏理想灯火。《格言联璧》中写道:“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诚然,正所谓实干兴邦,追求理想也是如此。理想是需要用实践浇灌的花,青年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应做到务实去华,脚踏实地奋斗。应敢于直面困难,乘风破浪,不畏艰难险阻,以青年之芳华,谱理想之新篇。哪怕理想邈若山河,也应勇敢追梦,跨越山海,终将抵达理想的彼岸。当理想的羽翼日渐丰满,生命的光辉也会愈发清晰。追求理想,要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敢,要有“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的坚韧,还要有“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豁达。生逢灿烂盛世,就应勇敢扬帆,借时代的风浪,云霄奋翼,直抵九万里远方。正青春的我们,纵卑微如尘,亦当和着时代脉搏,朝着理想,弯弓射箭,不抛青云之志,不做时代过客。愿青春你我,挽弓饱满,落箭精彩!

争做强国青年团会心得(精选篇7)

理想,是每个青年心中最圣洁美好的地方。正因如此,我的力量因它而强大,我的青春因它而绽放,我的人生因它而有意义。可是,我该如何找寻我那美好的理想呢?智慧的古人,总能给我以深刻的启发。扬雄的这段话,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

潜心修炼自我,方能“弓如霹雳弦惊”。理想不是空想,实力需要打造。在逐梦路上要有持久的耐力,当机遇来临要有足够的爆发力。重耳在外逃亡的十九年,苦难打磨了他的心志,阅历开阔了他的眼界,危险增长了他的智谋,终在年过花甲登上王位,一举称霸中原。修身,就是要让我们打磨一把“强弓”,用知识、能力、思想给它源源不断地注入强劲的力量,然后蓄势待发!

谦虚反思自我,方能“正道而直行”。追求理想绝对不能做井底之蛙,否则就会因短视而剑走偏锋。我们应该在丰富的人生阅历中,不断提高自己,调整自己。孔子告诉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以史为镜,我看到廉颇请罪之难得;以人为镜,我看到巴金忏悔之感动;以己为镜,我看到周处杀蛟之顿悟。他们最终成为历史上闪耀的明星,正是因为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断“矫思”,不断调整自己那一支“利箭”,提高了自己的觉悟,端正了自己的思想,最终做到了箭无虚发!

融小我于大义,方能“扶摇直上九万里”。义在儒家学说中意味着最高行为准则。它往往与“利”相对。论语中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说法,而扬雄此言,正是在说,放弃小我的“利”,去成就大我的“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铿锵之声犹在耳畔,袁隆平那禾下乘凉梦的壮丽之景依然可期。斯人已去,而壮心不已。秉承先人遗志的,唯我新时代之青年。我们如果只图为自己得到些什么,便会陷入空虚的深渊;我们如果积极思考为社会做些什么,便可能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理想所承载的,不只是个人的未来,更是民族的星火,国家的希望。

理想不能等同于终点,它应该超越个体的某种生活愿景,不囿于一时一域的得失,而将家国天下包容进来。因此,追求理想的过程,也不仅仅是挥洒汗水,更是打磨心性,探求价值,完善人格,提升境界的过程,因而修身,矫思,立义三者不可或缺,它构成了追求理想的基座,也构成了我们人生成长的根本。而这一切,都应当最终付诸行动。在国家快速发展的当下,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今天,我们要远离空谈,将个人理想融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当中,相信奠而后发,必将百发百中!

争做强国青年团会心得(精选篇8)

扬雄曾言志:“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李白也曾立下豪情壮志:“箭逐云鸿落,鹰随月兔飞。”作为新时代新青年的我们,追梦途中正如弦满箭长,直冲云霄。

射箭先定箭靶,逐梦须有目标。箭靶好比初心,目标犹如罗盘。先贤立志,振聋发聩。目标是李白高唱“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目标是郑板桥坚定“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目标是孙中山呐喊“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他们心中有目标,脚下有力量,经历一番寒彻骨,不负如来不负卿。我们生活在美好的时代里,拒绝颓废、躺平、丧文化,而应该立下远大理想,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射箭以义为的,逐梦不离正义。理想除了高远,还要合乎正义。正义是孟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正义是于谦以身作则“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正义是文天祥慷慨赴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正义是鲁迅嫉恶如仇“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有利于人民利益的,是正义;违背人民利益的,是不义。利用战争发财,利用疫情致富……古往今来,像这样的不义之人永远定格在耻辱墙上,遭后人唾弃。正如孔子所言“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不能小肚鸡肠、患得患失,应当以民族大义为重,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我们青少年应当为民族复兴抛头颅、洒热血,跋山涉水,争当时代先锋。

射箭以践为本,逐梦砥砺前行。追梦的路上,除了高瞻远瞩,还有不停歇的脚步。理想是彼岸之花,实践则是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都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勤学苦练是追梦的通行证。古往今来,莫不如是。郦道元日夜兼行,风雨无阻终成《水经注》;韩愈用“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为治学自勉;袁隆平历经数十载青春,研发杂交水稻;党和国家扶贫攻坚,为人民谋发展谋幸福……前人为我们栉风沐雨、开天辟地,我辈当砥砺前行,振乡村强农村、攀高峰潜深海,在逐梦路上绽放实践之花。

骍马黄金勒,雕弓白羽箭。星光不负逐云箭!新时代的新青年当有新理想,让我们修身律己,强固思想,配以远大的目标和强烈的正义之心,在复兴奋斗中大胆实践吧!因为历史只会眷顾修身者、矫思者、立义者、实践者!

争做强国青年团会心得(精选篇9)

“修身为弓,矫思为失,立义为的,”这是汉代扬雄指出的成功之法,即我所认为的“安身而后动,笃志而后行”。

似弓与射箭,“修身”“矫思”即“安身”是“发必中矣”的基础,强调的是修身养性,端正思想的重要性。《论语》中荀子提及的“三省吾身”,《诫子书》中诸葛亮提到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林清玄曾说过的“一个人在面对自我的时候,需要的是镜子”,莫不从各个方面阐明了剖析自我,提升修养,涵养心性的重要。身为21世纪的青年,我们在做任何事前都应做到面对自我,认清自我,提升自我,安身而后动。

似矢与射箭,“立义为的”即“笃志”是“发必中矣”的方向,强调的是立志与立宏志的关键性。作为立志标准的“义”,古代文人有着殊途同归的解释:“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是孔子的责任与担当;“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是屈原的执着与忠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孟子的浩然正气……而我们的身边,又何尝缺少“笃志而后行”的人呢?“最美翻译官”张京,小学时便在一次演讲比赛中喊出了自己的志向——成为一名外交部译员。高中时面对多所名校抛来的保送资格,她毅然拒绝,不忘初心并最终实现了的志向。文科状元钟芳蓉同学,在“向钱看”的风潮中站稳脚跟,勇敢逐梦,报考北大考古系,获得社会一片赞誉。此二者,岂不为吾辈楷模?

似矢与射箭,“奠而后发”即“后动”“后行”,是“发必中矣”的要求。再宏伟的构想,不付诸实际,终是空想。“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立于时代翻涌的潮头上,我们必须并有责任担当起中华民族千年复兴之使命,秉承功不在我,功必有我的信念,一苇以航,携手同一世界,驶向美好未来!

正如木心在《鱼丽之宴》中所说:“我所见的生命。都只是行过,无所谓完成。”做到“安身而后动,笃志而后行”,吾辈青年必将扬帆启航,逐梦青春!

争做强国青年团会心得(精选篇10)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小时候,我在妈妈的歌声中认识了祖国。从那时起,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梦想便如种子种入我心。

每天清晨,学校的升旗仪式上,看着鲜红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心中的这颗种子破土而出,慢慢发芽,开出鲜花……

我在电视上看到了史无前例的“三峡大坝”、首屈一指的“中国高铁”、圆梦苍穹的“北斗三号”……我深深感受到祖国的强大。

我曾想当一位历史学家,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认识它;我曾想当一名科学家,研发各种先进技术,让我的祖国更加强大;我也曾想当一名医生,像奋战在一线的白衣战士那样,迎难而上……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有诸多理想,它们成为了我前进的动力,可是这些理想都要靠丰富的文化知识来支撑。作为小学生的我,爱国、强国要从爱学习开始,每一堂课、每一道题都是我强化自己的有力武器,都需要去认真对待,我要用知识武装好自己的头脑,用运动强健自己的体魄,努力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我坚信,我的理想终会实现;我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会实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强国使命,我辈担当,义不容辞。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