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莲:回乡养殖勇当致富“领头雁”

——青年创业先锋系列报道之二

创业、养殖、电商、帮扶……这几年,这些词已经成为创业者关注的热点话题,但有一个人将这几个热搜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且创出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她就是青海硒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海东市联胜养猪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郭莲。

这位在海东土生土长的“80后”,用自己的智慧和情怀回报着养育她的这片土地,她和丈夫创办的公司先后被评为“青海省畜禽规模化养殖场”“青海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国生猪标准化示范场”。她还积极响应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号召,以多种方式帮扶困难群众和回馈社会,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村致富带头人”“青海省乡村好青年”“海东市农村致富带头人”等。

1980年出生的郭莲大学毕业后,在省城打过工、创过业,虽然小生意做得有声有色,但出生在农村的她在省城始终找不到归属感。2008年,在省城做小本生意的郭莲回到农村老家,正赶上婆婆喂养的母猪产仔,可惜生了9只存活了4只,从小就对农村生活有感情的郭莲便开始研究其存活率不高的原因。经过一番了解得知,婆婆在母猪的产前、产中、产后都没有处理好,因此遭受了损失。

“当时虽然在省城的生意也小有起色,但是自从那一趟回到老家后,我便萌生了搞养殖的想法,也许搞养殖还可以给村里所有养猪的人有所帮助。”郭莲笑着说道。从那时起,郭莲便打定主意搞养殖。

但是由于当时的养猪市场正值低迷,风险较大,家人和亲戚朋友们都坚决反对郭莲搞养殖,并纷纷劝她安安分分回去做自己的小本生意。“既然决定了,就要不怕一切困难险阻,大胆地去尝试。”敢闯敢干的郭莲开始自筹资金外出考察学习,筹划如何筹措资金、设计猪舍和如何引种、开展科学的标准化养殖。

起初,由于经验不足,郭莲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挫折。猪舍建设不合理、品种没有优化、缺少技术性人员等一系列困难摆在她的面前。于是,她开始拼命看书、看光盘学习养猪的技术,熟悉猪的习性,了解它们的日常生活,就这样边养边学、边学边养。“在养猪行业,流传着‘赚一年,亏一年,平三年’的说法,没有不经历挫折的成功。”郭莲说道。她凭着自学的养殖知识以及在养殖行业摸爬滚打的几年里学到的本领和经验,决定再大胆地干一场。

“转型升级、生态养猪”的念头开始在郭莲的心中萌生。2012年,她和丈夫在平安区三合镇新庄村流转了54亩土地,建成标准化猪舍14栋1万平方米,又先后从甘肃省兰州市、陕西省、北京市等地引进了优良杜洛克、长白、约克种猪,有效改良了仔猪品种。目前,她的养猪场有存栏母猪500头,年繁育仔猪1.1万多头,年出栏育肥猪8000头,年收入2000多万元。

郭莲从最初分不清公母猪的“门外汉”到现在的兽医、农牧讲师、养殖达人……跌跌撞撞一路走来尝尽酸甜苦辣,但却始终不言后悔。“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现在所有的回报都是我和丈夫付出大量的精力,不断坚持努力得来的成果。”郭莲坚定地说道。

“她家的猪养得好,不仅肉质鲜美,肥瘦相间,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吃起来特别香,而且是生长在大山里的‘散步猪’,买得放心,吃得安心,除了附近的人经常来买,十里八村的商家、饭店都要提前预订。”新庄村村民刘大妈笑呵呵地说道。精心的管理和规范的生产使郭莲的养猪场很快跻身于当地养猪行业的前列,也在当地小有名气。

为了确保基地健康发展,郭莲还健全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销售拓展等运营管理机制。为了带动周边养殖户,在主管部门的帮助下,她引进了“基地+农户+股份+红利”的联合协作发展模式,带动养殖户增收致富。

为了开拓市场,创新发展,郭莲还和丈夫创办了青海硒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从2015年开始,发展电商业务,进行食堂配送和线上销售业务,并在实体店里展示和销售当地富硒蒜酱、富硒杂粮、苦荞茶、芳谱菜籽油、金丝皇菊等100多种农特产品。还在“832”全国农副产品销售平台上架牛肉、羊肉、猪肉、鸡肉、菜籽油、杂粮等120个产品。2021年,电商业务销售金额达到4000万元,服务全国31个省市区的2454家单位食堂。

“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起来才是真正的富。”这些年,郭莲在发展产业的同时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2019年为原贫困村窑洞村帮扶资金12万元;2020年为原贫困村新庄村帮扶资金14万元;2020年为原贫困村湾子村帮扶资金16万元用于巩固脱贫成效。同时,公司在采购农产品时,对当地脱贫户的农产品以高于市场价收购。自2018年开始,先后资助贫困学生30名,人均资助5000元,共计15万元。2020年在疫情期间向海东市平安区红十字会捐款6万元;2021年疫情期间捐助现金及物资8.3万元,共计14.3万元。2020年无锡市惠山区疫情期间,为惠山区捐赠价值20万元的青海农产品2000份……

“探索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而成绩永远属于过去。青山、绿水,清新的空气以及脚下这片土地,都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最大财富,我希望既能尊重自然,又能把它们转换成乡亲们口袋中的财富。”郭莲,这个“80后”创业青年,用自己的梦想、拼搏、执着和汗水,在创业这条道路上开辟出了一片小天地,在农村绽放自己的梦想。

“下一步,我将积极探索产业兴旺新模式,为乡村建设注入新活力,为带领乡亲们共同富裕挥洒青春和汗水,真正念好返乡创业‘致富经’、握好乡村振兴‘接力棒’。”对于未来的规划,郭莲显得十分有信心,因为在她眼中,十多年的创业历程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实!

记者手记: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河湟大地的“乡村大舞台”已然更加宽广和坚实,越来越多像郭莲这样有知识、有抱负,且敢于有梦、勇于追梦的年轻人正在积极选择返乡创业就业。

而在海东这片生机勃勃的热土上,也因一大批返乡创业、扎根乡村,致力于乡村振兴的“新农人”的加入,持续涌动着一股乡村振兴的青春力量。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