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鲈鱼生长较快,当年繁殖的鱼苗能长到500g,达到上市规格,适合采用淡水网箱高产高效养殖技术。小编在这里来给大家做一个分享!
淡水养殖区域选择
由于加州鲈鱼属于温水性鱼类,在1~36℃ 水温环境下可以正常生长,最佳水温为20~25℃,对溶氧要求较高,保证地层含氧量饱和度在 90%以上。底质为泥质,采用鱼排式网箱,网箱透明度40~100cm,溶解氧在6.5~7.5mg/L范围内。可以在无污染水库或湖泊进行加州鲈鱼淡水网箱养殖。
网箱选择
网箱的选择十分重要,直接关乎到淡水网箱养殖效果。采用2×3或是 3×3聚乙烯网片编制网箱,大概为6m×4m×5m,网箱为双层结构,水深5m。内层网衣网4cm,外层网衣网5cm;采用木框架或钢质框为主体结构,浮子采用铁油桶或塑料桶,在箱底四周使用水泥用作沉子,使用锚索固定。推行规模化养殖,“非”字形排列,网箱间距控制在1m左右。
加州鲈鱼网箱养殖中,网箱要在鱼种放养前15天时下水,促使网箱体着生藻类软化,避免鱼体擦伤发生感染,影响加州鲈鱼的正常生长。
鱼病防治
加州鲈鱼养殖期间,对于病害的防治需要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不允许投放变质饵料。定时投放药饵,间隔10~15天在网箱中心区域泼洒1%阿维菌素,有助于规避寄生虫病害出现。10mg/L 生石灰或是10%的二氧化氯泼洒,最大程度上避免病害滋生。养殖后期阶段,可以在饵料中添加保肝类药物,降低鱼类脂肪肝等疾病发生几率。如果发现鱼体出现病害,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如鱼体腹部膨大,肛门红肿,伴有黄色粘液流出,即为肠炎病。可以适当的减少每日投喂量,禁止投喂变质腐烂的饵料; 每条鱼每日投放5~7g的磺胺嘧啶药饵,连续5~7天左右即可,有助于提升鲈鱼的疾病防治效果。如果是氨氮中毒,由于夏季气温较高,投喂饵料多少会有所残留,加上水中鲈鱼的排泄物,导致水体中的氨氮含量升高,如果未能及时清理,可能导致鲈鱼缺氧死亡。具体表现为上下乱窜,疯狂游动,摄食量减少。此类疾病的治疗中,需要及时增氧,配备专门的增氧机来加快水流动,增加溶氧量。
结论
综上所述,加州鲈鱼淡水网箱养殖中,需要正确掌握鲈鱼养殖要点,为了提升成活率,需要选择高质量的鱼苗,并做好鱼苗运输和放养各项工作,同时,加强日常管理,科学投喂,定期消毒,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病害防治原则,最大程度上降低病害对加州鲈鱼生长带来的不良影响,才能带来更加可观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