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第四届全国渔医大会暨2023中国渔业协会水产动保分会年会在广州举行。权威专家、优秀企业家、一线渔医、经销商、养殖大户等约1000人参加,线上超30万人次观看了会议直播。
中国水产动保产业高质量发展思想汇
中国渔业协会水产动保分会会长徐剑锋担任思想汇环节主持人
大会同期举办了中国水产动保产业高质量发展思想汇。农业农村部第二届水产病害防控专家委员会委员陈昌福教授、原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林文辉、中国渔业协会水产动保分会会长徐剑锋、北京渔经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蒋火金、年销售额超1000万元的水产动保经销商代表曹鼎雄、广东农村乡土专家、渔医余明海就当前水产养殖流行病害对策、动保产品研发思路、科学检测手段、经营模式创新等进行讨论,深度解读中国水产动保发展新机遇、新模式、新出路,为动保产业发展“把脉”,探寻高质发展之路。
科学用抗生素,精准用药、调水
当前对养殖环境友好、保障食品安全的绿色水产动保产品逐渐替代抗生素、减少渔药的使用,有人说水产已经进入绿色养殖时代。您如何看待?
陈昌福:抗生素并不是洪水猛兽,不能说使用了抗生素就不绿色了,科学地使用抗生素是全世界公认的治疗方法。大家认为一旦使用了抗生素就不是绿色养殖了,并且把对绿色养殖的希望都寄托在禁用抗生素上,我认为这个出发点是错的。无论是细菌病、真菌病,还是寄生虫病,除了科学地使用抗生素能够有效地控制疾病以外,暂时没有可行的方法。众所周知,水产动物一旦发病便很快死亡。在短时间内,所谓的替代性药物是无法发挥治疗作用的。水产养殖业如果不承认事实,不承认科学,那么养殖户将始终会受骗上当。因此,我建议大家不能排斥科学,而是要科学地使用抗生素。
林文辉: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水中的细菌没有地方吸收营养,就只能跟鱼、虾抢营养。现在水产界有个现象,土塘养着养着变成水泥池了,藻相和水质都不稳定,我认为问题就出在土壤严重失调了。水产养殖需要改良底质,使水营养丰富起来。我认为水产动保产业下一个争夺品将是底质改良类产品。
目前在水产养殖中最常见的病害有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等,针对这些病害有哪些有效的防治手段?
陈昌福:出血病、烂鳃病和肠炎病都可以是由不同病原引起的。首先,草鱼出血病是由草鱼呼肠孤病毒引起的出血病,但其他鱼类身体出现发红、出血,多是由细菌引起的细菌性败血症;其次,细菌性烂鳃病或者烂鳃病,也是可以细分出由哪种细菌引起的。另外,肠炎病又可分为病毒性、细菌性肠炎和寄生虫引起的肠炎,甚至还有的是由饲料质量不佳等因素导致的营养不良诱发的肠炎。渔医要弄清楚病原种类,才能准确诊断疾病,才能对症下药。这就是职业兽医要有的专业学识水平。一线渔医既离不开经验,也离不开知识。
林文辉:一线渔医无非要做两件事:治病和调水。陈教授提倡精准用药,我也提倡调水也要精准调水。从我角度来看,水土资源出问题了,所以整个行业都在做调水。病害研究几十年,而水只研究了几年,我今年编著了一本关于调水的书——《水质∙导论》,大家如果想学精准调水,不妨试试读懂它。
随着我国渔药使用的不断规范化,“防大于治”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目前水产用药习惯发生了哪些改变?
曹鼎雄:以前的用药习惯都是以治为主,碰到鱼病虾病,就是使用抗生素这些药物。最近几年,饲料厂的技术员以及渔药连锁店技术员都在推广注重调水、注重改底、预防为主的理念。以前的经销商倾向于销售抗生素等复配药,而现在菌类、调底改水类产品市场占大。作为渔医,我们也想去推广这种理念,提倡健康绿色养殖。
余明海:以前总是强调定期预防、定期调水,造成的一个局面就是药越用越多,养殖问题也越来越多。现在的养殖模式、养殖产量、投料方式就决定了这种养殖模式是病态的。无论是调水产品还是改底产品,都只是在维持这种病态养殖模式的相对稳定性。我认为,调整养殖结构,适当降低主养鱼,增加上层鱼和底层鱼的养殖,既可以降低养殖风险,也可以增产增收。如果做到养殖结构的调整以及优质健康苗种的选择,动保只是一个辅助手段,这样可以把“特效药”的使用转换为日常养殖的投入品,不但可以实现产品销量增加,也可以为渔民创造效益。
用好网络工具,提供好产品和服务
今年我国水产品塘头行情低迷,养殖利润大幅缩减。面对当前动保经营微利化,产品销量下滑、资金压力大等问题,有哪些应对方法?
蒋火金:我认为,养殖亏损主要与养殖技术和市场预判失误有关。今年鱼类养殖户亏损应该有70%亏损,虾蟹养殖户亏损不超过50%。但目前大环境经济下行,养殖户和企业利润率下降。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帮助养殖户减少养殖成本是真正要做的事。水产养殖如何精确调水,降低饵料系数,这也是未来动保企业的市场发展方向。
曹鼎雄:2023年的养殖行情确实是比较差,许多品种都没有价格。从经销商角度来说,我们要把好产品质量这一关,挑选质量好有效的产品,为养殖户服务。只要产品效果好,养殖户的使用意愿还是很强烈的。同时做出一部分让利,帮助养殖户赚钱,经销商的路才能越走越远。
随着网络时代快速发展,水产动保行业也衍生出了电销或网销的营销模式。目前动保电销行业有哪些创新?未来又将呈怎样的发展态势?
余明海:如果说水产板块进入网络是一趟高铁,那么对渔医或经销商来说,无论是一等座、二等座,还是无座,保证先上车,就不会被这个时代淘汰。无论是用新媒体、抖音、微信或其他方式,无论是直播、小视频还是朋友圈,至少是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以结交志同道合的养户。作为渔医,作为一线工作者,用好网络这个工具,坚持做靠谱的渔医,客源会不断增加。无论是新型的渔药企业,还是传统渔药企业,都到了拥抱网络的时代。
蒋火金:网络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便捷,降低了交流成本。就像今天,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让大家知道我们在进行渔病方面的交流。目前全国动保容量200亿元左右,河南占了全国动保容量的10%,以后的发展可能会更快。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经销商,如何快速地把产品送到养殖户手里,精确地为养殖户服务,如何做到精确快捷,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
呼吁《动物福利法》出台,审时度势磨砺技术
随着未来动保产品、服务、渠道、品牌、经营模式等竞争日渐白热化,我们应当如何把握其中的发展机遇,以及应对面临的挑战?
陈昌福:水产动保作为当今的朝阳产业,其对于水产养殖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但当前环境下,随着水产养殖放养密度越来越高,病害愈发明显,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道路也越来越艰难。尽管目前水产动保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对于多种病害实际是无法根治的。
目前我国关键问题在于缺少一部法律《动物福利法》。经历三十多年的发展,尽管我国前赴后继的科学家都在积极的推动《动物福利法》的诞生。但直至今日,这部法律却依然没有推行。这极大的阻碍了我国水产养殖的发展,因为只有《动物福利法》的诞生,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减少水产动物疾病,实现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良性发展。
林文辉:应对未来动保行业发展的挑战,关键在于抓住主要矛盾。当前动保行业炙手可热,各大公司凭借着产品输出为主导的方式,牢牢占据着市场,各自分得一杯羹。但未来,随着农业的逐步现代化,以技术输出为主导的发展道路才是未来真正的方向。
另外,动保业无论怎样发展,预防依然是大于治疗的。目前随着全球变暖逐渐加剧,水体营养过剩问题也日趋严重,成为了导致水产病害频发的关键原因之一。有效解决水体营养,保证水环境温度,对于未来的水产行业的发展也有巨大的帮助。
蒋火金:水产行业是多样性的。对于企业而言如何审时度势,如何在社会、科技、技术日新月异的条件下,及时调整自己发展方向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利用有效资源为企业的发展服务,才是在未来动保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的关键所在。
余明海:当前水产动保行业,随着动保产品、服务、渠道、品牌、经营模式等竞争日渐白热化,从业者更应该在各自的岗位做好自本职工作。从渔医的角度来说,作为一线工作者,最应该做到的是不断的磨砺专业技术,在必要时为养殖户提供最有效,最及时的帮助,争做养殖户背后最可靠的人。
曹鼎熊:虽然水产行业依然是如今的朝阳产业,但今年整体养殖行情较差。虽然今年我国动保行情也较差,但危机中其实也是存在机遇。当前若能从养殖户自身的利益出发,提升产品品质,做好企业服务,优化各种治疗方案,才能在危机中抓住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