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想要进行蜈蚣养殖,因此就会遇到一些问题,想要了解蜈蚣好养吗?蜈蚣如何养殖,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蜈蚣好养吗?

我们来看一下蜈蚣养殖的要点

1.在自然条件下,蜈蚣一般生活在山坡、田野、路边或杂草丛生的地方,或生活在井边、柴堆、砖缝之间,特别喜欢阴湿旧的地面。活动的基本特点昼伏夜出。在温度低于10℃时便停食,零下7℃进入冬眠期。

2.蜈蚣是典型的肉食动物,食性广杂,特别喜食各种昆虫,如黄粉虫、蟋蟀、金龟子、白蚁、蝉、蜻蜓、蜘蛛、蝇、蜂以及它们的卵、蛹、幼体等,同时还吃里虫、蚯蚓、蜗牛及各种畜禽和水产动物的肉、内脏、血、软骨等,也吃水果皮、土豆、胡萝卜、嫩菜等,牛奶、面包等作蜈蚣的食物。

3.人工养殖蜈蚣可采用缸、池等方式,采用缸养,用破旧瓦缸或陶瓷缸,好直径在0.5米以上,口朝下埋入土中20厘米左右,将外边的土拍实。气缸内的中间用砖或土坯盖住,比气缸面低10厘米左右,空坯和气缸壁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如果用完整无缺的缸,不要打掉底部,直接在缸中垒土坯即可。一个直径80厘米的缸可放成年蜈蚣200只左右。注意饲养密度,必须按蜈蚣的体长和体大的变化而分群、分池饲养。

4.要防止蜈蚣逃跑,蜈蚣性急,如果防范措施不到位,蜈蚣很容易逃跑。做好温度、湿度、光线管理,保持环境安静。经常观察,防止蜈蚣天敌进入养殖池内。防止食物、泥土的霉变,并且及时剔除有病的蜈蚣。

5.蜈蚣的寿命仅有6年,性成熟以后,一般在3-5月份和7-8月份的雨后初晴的清晨进行交配,40天开始产卵,雌蜈蚣把受精卵产生在自己的背上,以便及时孵化。每只雌蜈蚣一次排卵达2-3小时,每次产卵80-150粒。卵表面富有粘液,卵粒互相粘在一起成卵块。孵化期间,蜈蚣不吃不喝,直到孵化蜈蚣。

实际难于不难在于人,当你会了就不再难了。

蜈蚣如何养殖

蜈蚣每年11月底天气转冷时逐渐进入冬眠状态,入冬后要采取各种措施防寒,一般养殖池内温度保持在25℃左右,这样蜈蚣越冬不眠,可提高其繁殖能力。

1、喂食

根据其摄食情况逐渐减少喂料食,并好在饲料中掺拌具有助消化功能的酶制剂、酵母片等,以免造成消化不良,蜈蚣的饵料常常是一些活的小动物,其盘口与饲养土表面或活动场的地平面平,也可用薄木板或者硬而又压实的纸板作饵料盘

2、防止饲养的温度大起大落

进入冬眠初期,好每天夜晚关闭门窗,在温暖的中午短时间开启门窗。气温变化过猛时,可采用采用适当加温的方式以抵消影响。蜈蚣完全进入冬眠后,也应防止饲养舍降温太多。在雪天冰冻季节,应避免饲养土结冰,可在饲养,土上铺盖稻草,加盖泡沫板等保暖物体。

3、保持湿度

尽管冬眠期间的蜈蚣生理代谢功能低,但由于冬季空气干燥,尤其加热的饲养舍内空气更为干燥,饲养土的水份容易挥发,容易造成冬眠蜈蚣周边小环境过于干燥而使体内水份散失,从而造成冬眠蜈蚣的枯竭,因此冬眠期间应密切注意饲养土湿度的调整,应维持饲养土的湿度在15%-20%。

4、防止鼠害入侵

因冬眠蜈蚣无任何抵抗与逃避能力,容易遭受鼠害袭击,因此,饲养舍应密闭门窗,并在老鼠可能通过的出入口设置防鼠器具,严防老鼠钻入饲养土。冬眠结束时的管理,当蜈蚣即将从冬眠中苏醒时应及时拉掉饲养土表层的铺盖物,以免蜈蚣醒后钻入其中。同时做好饲养舍的清洁卫生,对运动场、投饲器具、饮水设施等统统进行彻底消毒,作好下一年的饲养准备。

5、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11月份蜈蚣即已进入冬眠期,此时蜈蚣外出活动逐渐减少,摄食量也逐渐减少,并逐渐向饲养土的深层进发,在适当的土层中建造自己的冬眠窝,温度进一步下降时,蜈蚣则完全进入冬眠状态,不食不动。

蜈蚣好养吗?蜈蚣如何养殖就是以上的内容了,如果想要进行蜈蚣养殖就需要多多学习养殖技术,这样才能够处理养殖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不至于手忙脚乱。

养殖蜈蚣技术_养殖蜈蚣技术培训在哪里_养殖蜈蚣技术难度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