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遂宁经开区新桥镇长五村西瓜种植基地内,一排排白色大棚“长”在路边。一大早,负责人张锐就带着村民们赶往大棚清理着多余的西瓜藤蔓,“前两天自贡那边就来了订单,就等头茬瓜长出来直接上市。”
棚内,绿油油的藤蔓笔直地铺满每个角落。“5月底就可以上市了,我们一年可以收三茬,可以一直持续到9月底,随后就接着种海椒。”张锐告诉记者,他在村上承包了40余亩土地进行西瓜和蔬菜种植。
据张锐介绍,该基地主要种植美都和8424品种,具有皮薄肉厚、水分更多、糖分更足、产量更高等特点,亩产可达7000斤左右,2022年全年实现纯利润增收20余万元。同时基地采取订单式农业的生产方式,常年销往重庆、自贡与南充等地,“去年行情很好,批发价平均一块五每斤,一上市每天都能拉两车。”
“一开始的时候还只是本地的散户来收购,现在产业逐步做大慢慢有了固定的大客户。”张锐透露道,随着市场需求量和订单量的不断攀升,今年在原有的基础上还扩大了7亩左右的种植面积,“现在想办法找地,接下来想继续增加30余亩的种植面积。”
不远处,家住2组的吴亿富正用双手将湿土揉捏成团,再轻轻地凹出一个窝点放置玉米种子。“等覆土覆膜长出幼苗后就可以移栽到穴窝里,今年我们村合作社划分了200余亩土地尝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指向身后重焕生机的撂荒地,吴亿富笑着说,“村里的土地活了,产业自然而然也跟着旺了。”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兴旺。为夯实乡村振兴发展基础,2017年以来长五村以1048亩土地“家底”,积极盘活荒地闲置资源先后引进种植大户,流转土地200余亩。并于2022年集中开展撂荒地整治工作,发展村集体经济及富民产业,用于种植油菜、玉米、洋芋、大豆、南瓜、白菜等农作物,截至目前,已累计整治600余亩撂荒土地,带动近300人就近务工,实现年均增收3000元。
作为遂宁经开区“三变”改革试点村之一,如何持续唱响乡村振兴“主旋律”?长五村村支部书记、主任黄永早早有了谋划。
接下来,全村将结合“三变”改革相关成果,加强全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开展撂荒地整治,建好美丽新村幸福路,不断招引相关优质业主,同时立足“快乐长五农业文化田园项目”,大力发展农家乐、近郊游、果蔬采摘等新业态,“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村民增收致富。”黄永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