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淳安县的崇山峻岭中,人们常看到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仔细地观察着蜂王与雄蜂的交尾过程,并默默地记录着这一切……他,就是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养蜂学会副理事长陈盛禄。
最近,他根据在淳安育蜂十年的经验,向当地政府递交了一个发展养蜂业、致富农民的计划,被誉为农民增收的“金点子”。
追花逐蜜几十年
位于淳安县富文乡石头埠村的浙大实验蜂场,是陈盛禄繁育蜂种的“大本营”。走进这个“大本营”,栏杆、墙面等到处都是蜜蜂的造型,俨然一派蜜蜂“王国”的模样。时值初夏,这儿的蜜蜂嗡嗡嘤嘤地忙着采花蜜。为保持蜂群纯种繁殖,从1995年开始,陈盛禄选择无污染、多高山、隔离性好的淳安山区作为蜂种繁育基地,并在富文、白马、梓桐、浪川、姥山、中洲等地设立六个蜂王交尾点。整整十个年头,他几乎每个星期都要赶到淳安看望蜂群,观察种蜂的生长情况,繁育了一批批优质高产的蜂种。十年里,他往返都是坐的公交车,仅是路途的艰辛就可以想见,况且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教授。
蜜蜂王国带头人
“中国是养蜂大国,但不是养蜂强国。”到浙大任教的陈盛禄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
大凡养蜂人都知道,蜂蜜的高产固然重要,但要真正实现高效益,关键在于提高蜂王浆和蜂蜜的产量和质量。于是,陈盛禄以此为己任,开始了艰难的科技攻关,旨在培育能够获得蜂王浆、蜂蜜双高产的蜜蜂品种……功夫不负有心人,陈盛禄主持完成的“浆蜜双高产浙农大一号意蜂(欧洲蜂种的亚种)品种培育”项目,突破了蜂王浆和蜂蜜双高产的“坚冰”,并因此获得了国家发明二等奖。据悉,这是迄今为止养蜂学科的最高奖项。作为第一主持人,他与同事完成的“蜂王浆高产全塑台基条”研制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此外,他还多次获得省部级的项目奖。陈盛禄主编的《中国蜜蜂学》,共121万字,是国内养蜂学科的经典。他还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就连他的实验蜂场里,蜜蜂自然饮水器、巢房亭、分楼上楼下的蜜蜂居、自动喂糖系统等设施,据介绍在国内其他蜂场都是没有的。
但愿蜂业富千家
与其他学者相比,陈盛禄的实践不光限于研究,而是把科研与生产有机结合,实现科技攻关与生产经营的“双赢”。
桐庐县的杭州蜂圣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蜂产品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股份制企业,生产技术和科研培训主要依托陈盛禄教授和他的同事。公司的产品在中国杭州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上,被评为“最受市场欢迎的优秀旅游商品”。
在淳安10年了,陈教授总想为淳安老百姓做点好事。他说:“蜜蜂的蜂王浆、蜂蜜、蜂蜡、蜂胶等都是宝。蜜蜂一边采蜜,一边为农作物传授花粉,不与农民争地,属生态农业。淳安山多地少,蜜源充足,发展蜂业大有可为。30个乡镇,一个乡镇发展一两千箱蜜蜂,全县就是几万箱,一年会给农民带来几千万元的收入。科技问题可以由我全包下来。”据悉,陈教授的建议已引起淳安决策者的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