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白对虾淡化养殖技术中国海南:29:00字体:【大一、南美白对虾的生理生态特征1.分类与形态南美白对虾在分类学上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软甲亚纲,十足目,游泳亚目,对虾科,对虾属,开放型对虾亚属。南美白对虾的外形及体色酷似中国对虾,最大体长可达23cm,南美白对虾正常体色白而透亮。大触须青灰色,步足常白垩色。全身不具斑纹。但若仔细观察,会发现南美白对虾的外壳密布许多细小斑点,尤其在2~5cm之幼虾身上更为明显。南美白对虾的外形是额角短、不超出第一触角柄的第二节;第一触角内外鞭大致等长,且较粗短;头胸甲部较其它虾种短,与腹节之比约1:3。在虾类分类上,额角的齿式成为重要的分类依据。南美白对虾额角上缘有8~9齿,下缘1~2齿,这与刀额新对虾的上缘有6~10齿而下缘并无齿痕有明显的不同。2.种群分布及活动野生南美白对虾原产地位于北至墨西哥、南至智利的东太平洋沿岸海域,亦即介于北纬32~南纬23之间。白昼多匍匐爬行,夜间活动频繁,自然情况下,幼体随海流浮游,仔虾常聚于河口附近,长至幼虾后逐渐移栖至近岸浅水区,体长9cm以后向深水域移动,栖息深度达30~70m,栖息海域的常年水温维持在20C以上。

3.对海水盐度的适应南美白对虾对海水盐度的适应范围很广。其生存盐度在0.5~60‰,最适应盐度范围为10~30‰。4.对温度的需求南美白对虾对温度的耐受范围较宽,人工养殖时水温可在16~35(渐变幅度),但最适生长温度25~32,由实验数据显示,1g左右的南美白对虾幼虾在30时生长速度最快,而12~18g的大虾则在27时生长最快。当池水温时间处于18以下或33以上时,则虾体处于紧迫状态,抗病力下降,食欲减退或停止摄食,随时有致死的可能。从商业角度讲,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最低温度应在23以5.对水中溶解氧的要求水体中的溶解氧是维系水生生物性命的重要因子。对虾主要依靠其鳃部进行呼吸运动。南美白对虾不同体长的个体对低氧的耐受程度稍有差异,个体愈大,耐低氧能力愈差。通常情况下,南美白对虾的缺氧窒息点大约在0.5~1.5ppm。当对虾蜕壳时,对溶解氧的要求更高,否则不能顺利蜕壳,甚至死亡。6.食性传统认为虾类为无所不吃的杂食性生物,而最近的研究证明对虾在自然界中是偏向肉食性的生物,以小型甲壳类生物为主食,如桡足类、介形类、糠虾类、涟虫类等,也摄取多毛类、双壳贝类及底栖硅藻等,在天然水域,南美白对虾为夜行性动物。

夜间活动频繁,白天则相对安静,有时甚至将身体腹部或全身潜藏在泥沙中,亦不主动搜寻进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南美白对虾白天仍会摄食投喂的饲料,但其摄食行为受饲料的近距离刺激影响颇大。研究也发现,一日多餐的投喂方式在生长速度方面远比一日1~2餐的投喂方式要快得多。在营养需求方面,南美白对虾对饲料中蛋白质量相对较低,在28~32%左右。相对于斑节对虾蛋白质需求量为35~39%。而日本对虾更高达43~52%,南美白对虾的饲料成本会节省很生长速度及养殖产量非但没有帮助反而有负面效果。因为对虾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有一定的限度,超出范围不仅会增加机体负担,没有吸收的部分随粪便排出,更容易污染池底。二、养殖池塘的选择与建造养殖池塘可以利用现有养鱼池塘,也可以重新选点建池,一般要求水质充足,水染,底质好土质为沙质或沙泥质,坚实、应尽量避免在酸性或潜在酸性土壤或烂泥地处建池,排灌方便。虾池面积在5~10亩为宜,水深在1m以上,最好在1.5~1.8m,长方形或圆形均可,池底应平坦少淤泥,每口池塘有完整的注、排水系统。另外,建池还应考虑保护生态环境、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的污水含有盐份,不宜直接排入农作物,排水口最好是没有农作物的地方。

交通方便,有电力供应,生活条件和社会治安等因素。三、放苗前准备工作1.清塘毒塘:对于新建造的虾池,先进水浸泡冲洗1~2次,然后进行消毒;对老塘或鱼塘改造成的虾池则须干塘曝晒、清理淤泥和杂草特别是消除塘坝上的杂草,以防青虾、蛇、福寿螺等敌害,再进行消毒。具体作法:在投苗前15~20天,进水20~30cm,每亩池塘用5~6公斤强氯精或二氧化氯兑水全池泼洒。2天后排干池水,每亩用生石灰100~150公斤全池撒施,酸性较大的池塘适当多施,施后进水浸泡2~3天。然后排干再进水20~30cm,每亩用10~15公斤茶子并浸泡后连渣全池泼洒。经过彻底消毒后便可进水肥塘。2.培养饵料生物:经过彻底清塘后,用80目筛网过滤进水,进水50~60cm,施肥培育浮游生物。施肥氮磷比为2~3:1,每次亩施尿素1.5~2公斤,两天后视池水的肥度、天气情况追施第二次(也有用碳酸氢铵25~30公斤,加过磷酸钙10~15斤;或腐熟的禽畜粪肥100公斤以内),经7~10天,池水透明度在25~30cm,池水呈茶褐色或黄绿色或绿色,此时池塘内已有丰富的饵料生物,可以考虑投苗养殖。3.池水盐度的处理:纯淡水的池塘在放苗前1~2天每亩应用盐100~150公斤(使池水盐度在300ppm)或用海水6~8吨或用卤水3吨,使水的比重在1.003以下,这样会大幅度提高养殖成活率。

四、苗种的选择及放养1.苗种的选择,在选择虾苗时要严量关,应选择优质虾苗。优质虾苗:体长在0.8cm以上,弹跳灵活,体表无脏物,无损伤,腹节长形且肌肉饱满,全池个体大小均匀,无畸形,逆水能力强,经检测无带病毒。2.苗种淡化:由于南美白对虾是在比重为1.018~1.022之间的海水中孵化培育苗种的,如果直接把苗种移入淡水池塘养殖,是不会成功的。必须进行苗种的淡化处理。苗种淡化必须逐步进行,不能急于求成,否则淡化也会失败。在淡化过程中每天降低比重3~4个单位(1.018~1.014~1.010~1.006~1.004~1.003~1.002~1.001)直至池水盐度降到2‰~3‰培育水中稳定三天以上才可移入淡水养殖。淡化过程最好在苗场进行。提前2~3天从苗场拿回淡化好的虾苗,用40目网箱放在池塘中观察,经过两天的试水,如活率在90%以上,说明池水比较合适;如果死亡率较高,则应待查明原因,调整好池水后再放苗。放苗应选在晴天的上午或傍晚进行,切忌在中午太阳暴晒时放苗或在雨天放苗。4.虾苗投放量:虾苗投放密度应视养殖方式、养殖条件而定。在增氧设备、养殖条件好的精养池塘亩放苗量在3-5万尾,条件不太好的亩放苗量1.5万尾,精养池五、饵料与投饵因为饵料是虾养殖的主要投入之一,所以饵料管理是成功养殖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饵料占精养成本的55~60%,大约占半精养成本40%。养虾生产的目标是获取最大的利润,而不总是为获取最大的产量去饲喂。1.饵料种类动物性饵料:杂鱼、低值贝类。鲜活饵料的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但使用不当容易造成水质污染及传播疾病。加上储运不便及货源不稳定等特点,一般不提倡使用。配合饲料,是根据对虾营养需求,利用多种原料合理配搭,制成的适合于对虾生长发展的饲料。配合饲料的原料来源广泛,可利用多种原料,它的多种营养成 份起着互补的作用,使营养更加全面,提高了饲料的营养价值。目前使用的配合 饲料有:粤海牌、恒兴牌、海马牌等对虾饲料。 2.投饵量 确定合理的投饵量,是养殖管理的关键技术之 一,投饵不足,不仅影响对虾生 长,而且会导致对虾体质抵抗力下降,存活率降低。投饵 过量,不仅浪费饲料, 增加成本,而且污染水质与底质,加速池底老化,导致对虾存活率 下降和疾病蔓 。一般体重在10g以前,投饵量占体重的8%~12%;体重10~15g,投饵量占体 重的4%~8%;体重16g 以上,投饵量占体重的3%~4%,每天分2~4次投喂。 投饵量应根据虾的摄食情况来确定 投,不食则不投。而摄食情况如何应根据投饵后的检查,一般采取在虾池设置小缯网及下塘验料相 结合,前期以3.5-3小时,中期以2.5-2小时,后期以1小时食完为好。

3.投饵方法 确定了合理的投饵量,怎样才能发挥饵料的最 佳效果呢?一般情况下,对虾在 池塘中的分布是相对均匀的。因此,投饵亦应相对均匀。 但是,随着对虾的生长 及池底状况的变化,对虾的分布亦会相应 变化。例如池中心及排水口处污染严重, 对虾数量相对较少,四周底质及水质相对较好,对虾分布亦相对较多。大潮期前 后对虾相对活跃,有沿边巡游的习性,池中分布相应减少。 投饵位置:养殖初期最好全 池均匀投,然后逐渐回到池四周距堤坝2米左右清洁 区处投饵,随着对虾的生长,日间逐渐向深水清洁区投饵,夜间在浅水清洁区投 饵,同时投饵应力求均匀,以利于以对虾摄食。 投饵时间:前期日投喂二次(即早晚各一次),中后期日投喂4次(即6:00、11: 00、18:00、23:00)。 饵料使用注意事项:一个养虾池 应避免同时渗杂二三个品牌饲料投饵;水质 好,对虾缺氧浮头时少投或不投;环境不良,水温过高(34以上)或过低(17以下)少投或不投;对虾蜕壳时少投;变质饲料绝对不能用;每周 可绝食1~2餐。 六、水质管理 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南美白对虾生长发育,对虾产量及经济效益。科学调节和控 制水质是南美白对虾养成中一个重要技术措施。

1.水质检测 对虾养殖生产中常规的水质检测主要有 PH 溶解氧和透明度。这些内容将标志着虾塘中浮游生物的健康现况及适于对虾生长的水质情 况。溶解氧和PH 应一天测两次,第一次在早上6~7点钟,第二次在下午3~4点钟。测量应在饲喂区 接近池底部进行,PH 样品应在 池边测试而不应带回实验室。测试透明度应在下 午3~4点钟进行,测试时选择透明度的区域应能代表整个池子情况,不能在由于风 的作用或换水使得浮游生物多或少的地方进行。 2.水质控制指标 PH7~8.5 日波动0.5 0.6mg/1以下硫化氢 0.01mg/1以下 透明度 30~40cm 溶解氧 5~6mg/1 不低于4mg/1 3.添水与换水 养殖前期应逐渐向池内加水,中、后期视水质情况适当换水,如有下列情况需要 换水: --PH 值日波动幅度0.5或超过7~8.5范围 --水过于透明(80cm)或过于浑浊(30cm) --水的颜色显著变暗。 --无机悬浮物的数量增加。 --池塘水面出现稳定的泡沫。 --池水氨氮、硫化氢等超标。 添水与换入水口都要装过滤网(用80目筛网为宜),以防鱼卵及福寿螺进入虾池。 4.水质改良剂的使用 为了保持虾池水质的良好和稳定,减少应激反应的发生,可以定期使用一些水质 改良剂。

石灰的使用:石灰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池水的缓冲能力,调节PH 值和杀菌。 --当池水PH 降至7.5以下或大雨过后使用熟石灰5~10公斤/亩。 --PH 值日波动大于0.5或养殖前期 PH 值大于9,后期在于8.5或池水透明度大于 80cm,换水接种浮游生物或水面泡沫施用农用石灰10~20公斤/亩。 --虾池消毒和提高PH 值使用生石灰50~200公斤/亩。 沸石粉的使用 沸石粉[(Ca,k)1A16Slso O7224H2O],主要功能是利用其极强的离子吸附性和 换性以吸附池塘底部的氨氮、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毒代谢物质,从而达到 净化底质环境、调节水中的 PH 值、控制水质的稳定、降低池水有毒物质的浓度 及中毒程度等功效。特别中后期使用效果更好。 使用方法:干粉均匀施撒。晒塘 时80~100kg/亩,放养前、中期(1~2个月)每 月1~2次,每次用量80~200kg/亩,后期(3~4个月)每10~15天一次,用量80~200kg/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