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枯花凋际,莲藕上市时。时下,正是秋藕上市的旺季,在施甸坝区的莲藕种植基地随处可见藕农繁忙劳作的景象,他们穿上连身防水裤,半个身子扎在淤泥中,白皙的莲藕就是藕农眼里的金疙瘩。
潘灿,仁和镇热水塘村的莲藕种植户。烈日下,他正手法熟练地把采收的莲藕拖运到田边,委身于浊泥污土之中的莲藕一经采挖出来,好似幼儿的手臂浑圆白皙,甚是惹人喜爱。拖运出来的莲藕,瞬间被均匀的抹上田泥,穿上了泥裳。
“这个藕是“泥巴藕”,因为它敷上泥巴拉去外面,外省、昆明这些地方不容易受损,它起到一个保鲜的作用。”仁和镇热水塘村莲藕种植户潘灿说。
有了这件“泥裳”的保护,莲藕的鲜度和水分就有了保障,品相俱佳的“泥巴藕”打开了销路,这让种植户更有了干劲儿和盼头。
“我种了五十亩,然后现在价格是在一块七、一块八每市斤,请工挖要六角每市斤,总的成本扣除,可能一亩还剩两千元左右,五十亩一年算下来接近在十万元左右。”仁和镇热水塘村莲藕种植户潘灿说。
充足的日照和空旷的环境使施甸县的莲藕不光品质佳,产量也有保障,稳定的供应量吸引了莲藕收购商每天现场收购。施甸坝莲藕种植基地的分布图对于收购商丁江亮来说早已熟记于心,所到之处都等候着前来交藕的藕农,丁江亮一边和早已熟识的藕农聊上几句,一边忙于查看品质、过称、记录、装车。
“我们施甸的这个藕,一年四季都有货。市场上对我们的这个藕的评价还是非常的好,包形大、颜色好、口感也好。我的藕发往昆明和保山,每天都在十多吨。整个施甸可能要在三十多吨左右。”莲藕收购商丁江亮说。
丁江亮告诉我们,施甸上市的莲藕有泥巴藕、水洗藕,根据运输的路程和市场需求确定输送的品种,他每年收购的泥巴藕占总数的70%以上。
据悉,经过近十年的发展,莲藕逐步成为了施甸县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让大家走上了致富的快车道。截止目前,施甸县共种植莲藕9800余亩,除去3300亩不采挖的旅游观光莲藕外,余下的6500余亩,莲藕预计亩产达1500公斤,按目前每公斤4元的市场价计算,产值可达3900万元。
文图/视频 杨林元 杨磊 段茸茸 瞿柯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