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这两个字,也许有许多人不认识,但在巨野县却是一个平常的字眼,在这里,不少村民家养殖鹧鸪,吃上了鹧鸪肉、鹧鸪蛋,还取得了很好的效益,发了鹧鸪财,这跟当地致富能手——程广设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走进巨野县远东鹧鸪良种培育基地,4000多只鹧鸪种鸟和30余万只鹧鸪雏鸟在笼子里叽叽喳喳、活蹦乱跳。总经理程广设难掩满心的欢喜:“我们的养殖基地鹧鸪年产蛋量在40万枚,按照最低市场价格1.5元1枚计算,效益在60万元。此外,还有鹧鸪苗和商品鹧鸪的收入。”
据《本草纲目》记载,鹧鸪不仅有食用价值,而且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含有被称为脑黄金的“牛磺酸”。程广设经过进一步了解,发现鹧鸪养殖的市场前景很广阔,国内、国际市场需求量大,于是便大胆尝试,走上了鹧鸪养殖培育之路。
“这是南方一种野鸟,抗病能力强,适应性强,一年防疫5-6次,基本上养殖不出问题。”程广设告诉记者,鹧鸪体型小,食量也非常少,一天也就一毛钱的成本。而鹧鸪蛋的市场却非常广阔,基本上属于供不应求状态。“鹧鸪蛋营养价值非常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比普通家禽高出很多,因此很受市场欢迎,主要出口香港、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程广设介绍说,鹧鸪属早成鸟,雏鹧鸪出壳绒毛干后,即可走动,寻食,饮水甚至斗架。鹧鸪喜温暖干燥的环境,所以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场址的选择和舍内的温湿度。鹧鸪饲养设备简单,投资费用低,易于饲养和管理,适宜于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饲养。
而由于鹧鸪抗病能力强、易养殖、效益高,吸引了不少村民加入养殖行业。“我从去年9月份开始养殖鹧鸪,现在每天能产600多枚蛋,收入1000多元钱。”养殖户陈爱华告诉记者,除去每天200多元的饲料费用,鹧鸪每天能给她带来七八百元的净收益。
“在我们的带动下,周边养殖户从最初的几十家,发展到现在的300余家。”程广设告诉记者,公司还免费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两位专业技术人员随叫随到。“我昨天刚进了鹧鸪幼苗,今天技术员就来了,养殖起来心里也有底了。”养殖户宗月红颇有感触地告诉记者,养殖路上有人带着跑,致富少不了。
记者 祝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