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灿灿的冰糖橙。
果农喜摘丰收果。
师宗县高良乡具有发展热区水果产业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上世纪80年代初,高良乡开始引进黄果、椪柑、脐橙等热区水果在荒山试种并取得成功,目前种植面积达1万多亩,产品销往周边县(市、区)。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高良乡紧盯“两不愁、三保障”标准,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先后引导群众试种火龙果、枇杷、砂糖桔、沃柑、冰糖橙等热区水果。
高良乡用好用活脱贫攻坚政策,围绕“政府引导、龙头带动、发动群众”的思路,强化龙头带动效应,目前引进热区水果种植企业2个,成立合作社15个、家庭农场2个,水果种植面积达4000亩。流转土地2000亩,每年产生土地流转金100万元。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2000亩,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
高良乡振兴家庭农场成立于2015年,流转土地100亩,引进纽荷尔脐橙、冰糖橙、沃柑等热区水果品种进行种植。2018年底开始挂果,当年产量50吨,产值50万元。2019年水果产量达120吨,产值120万元。今年,农场负责人王老五抓住发展机遇,再次扩大种植规模,流转土地600余亩,与政府共同打造无核沃柑示范基地。“现在正在进行滴灌系统安装,还有坡改梯也接近尾声,目前栽种果树600亩。”谈起热区水果发展前景,王老五信心十足。
在龙头企业试种成功、技术日渐成熟、产业效益明显等基础上,广大群众也积极参与到热区水果发展中来。纳厦村委会纳平山村杨春艳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政府帮扶种下的1500棵沃柑去年已经部分挂果。“我们的果树苗是政府免费发的,去年结果了,今年有230棵左右挂果,收入大约会有1.7万元左右。”今年,杨春艳家的果树挂果不是很理想,找村委会监委主任张世强帮忙,解决了技术难题。
目前,热区水果产业已全面覆盖高良乡11个村委会,产业发展有了基础,如何管护好、巩固好,既让产业兴旺又让百姓持续增收成为高良乡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做大热区水果“蛋糕”的基础上,高良乡强化党建引领,创新“扶贫公司+村党总支合作社+深度贫困户”模式,鼓励贫困户以土地和劳动力入股,公司分年度支付土地占用费、种植费和管护费,扶持273户深度贫困户发展热区水果970亩。在果树还未挂果收益之前,每户深度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每亩可增收2000元,待进入盛果期后,每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每亩可增收6000元。同时,与广西泰源果业公司签订服务协议,通过技术培训、田间指导管理等方式,为热区水果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在热区水果发展中,高良乡牢牢抓住东西部扶贫协作机遇,用活用好沪滇协作产业发展项目资金,创新产销对接机制,投入沪滇项目扶持资金350万元建设水果交易中心,建设高良乡水果产业链及供应链,带动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助力农民增收。截至目前,全乡已整合脱贫攻坚产业扶持资金和沪滇扶贫项目资金5000万元投入热区水果产业发展。“在高良乡热区水果发展过程中,我们深切体会到国家脱贫攻坚政策的普惠性,特别是沪滇项目资金的注入,带动了我们热区水果的发展,非常感谢上海的支持帮助。”高良乡人民政府乡长项兰仙说。
目前,高良乡累计种植热区水果面积达27000亩,成为继林产业、务工产业之后的第三个过亿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