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脱贫攻坚 让贫困户实现早日脱贫致富——睢阳区毛堌堆镇陈庄村元宝养牛场发展纪实
统筹/朱群永黄杰 图片/王璐
睢阳区毛堌堆镇陈庄村元宝养牛场,以肉牛养殖为主,采用散养模式,牛存栏600多头,年出栏肉牛1000多头,现正在改扩建中,全力打造生态养殖产业基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快产业发展步伐,助力全镇脱贫攻坚工作,让贫困户实现早日脱贫致富。
返乡创业 发展养殖
今年43岁的李元宝是毛堌堆镇返乡创业的典型代表,返乡前他在北京经营餐饮和超市生意,资产达300多万元,2015年秋天回村探亲时,和村支书聊起村里的情况,聊起了自己的想法:“我虽然在外面打拼了20多年,但对家乡还是非常眷恋,希望能为家乡做点事情,顺便也能照顾年迈的母亲”。
想法容易落实难,选项目是关键,李元宝多次奔赴山东、吉林、内蒙等地考察,觉得养殖肉牛是一个不错的项目,市场前景广阔,但又愁养殖场建设用地问题。镇党委、政府了解到李元宝的返乡创业情况后,党委书记姜勇多次与李元宝沟通,亲临现场办公,经多方协调为他解除创业难题。村委会帮助他流转了村里的20多亩地,购买100多头西门塔尔、安格斯、利木赞等优良品种肉牛入栏,投资300多万元,办起了元宝养牛场。
带领群众 共同致富
李元宝返乡的目的,也是希望能为乡亲做点事,带动贫困户早日脱贫。养殖场建设的过程中,就重点吸收贫困户来做工,增加务工收入。养殖场建好后,让贫困户在场子里务工,可以实现5户贫困户的稳定增收。养殖主要以收购村民的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秸秆作为饲料,采用生态养殖保证肉质,既解决了秸秆禁烧难题,又增加了村民的收入。牛粪免费赠送给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种田,减少肥料开支,提高粮食产量,增加贫困户收入。
毛堌堆镇人多地少,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村民们的收入主要以劳务输出和种养业为主,建档立卡贫困户数就有100多户近300人。李元宝带回的创业资金、经营理念以及科学的管理方法,既能推动全镇畜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脱贫,又能起到致富引领作用。该养殖场与贫困户签订协议,实施“到户增收”项目,吸纳当地贫困户以8000元扶贫资金入股,每年按入股资金的10%享受分红800元,直接增加贫困户收入。同时,入股的社员还可以出租土地给养殖场,或者种植的农作物卖给养殖场,也可以到养殖场打工赚钱。目前,李元宝肉牛养殖项目惠及全镇100多户贫困户,实现了多渠道增加贫困户收入的目的。
多种经营 回报乡梓
谈起今后的打算,李元宝说:“我要把养殖场逐渐发展壮大,依托农村养殖产业优势带领农户发展养殖基地,建成生态产业链,采用“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今年我准备再流转土地100亩以上,种植苹果树,牛的粪便作为农家肥,为果树追肥,减少化肥使用,提升果品质量。我还要发动村民办农家乐,开发乡村亲子游项目,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养殖基地建成后可提供30多个就业岗位,重点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拓宽贫困户的致富门路,加快全镇贫困户的脱贫步伐。”
在养殖场干活的村民这样说:“自从村里建起了养殖场,我们在家门口就有活干了,既能挣钱又可以照顾家,想想都让人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