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时客户端报道(河北台 王美中 熊瑛 李宝伟 通讯员 张立威)近年来,衡水深州市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开辟生态养殖新模式,发展“种植+养殖”相结合的“林下养殖”产业,拓宽村民致富门路,助推全市“绿色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近日,走进魏家桥镇潘家庄村金银花林下养殖基地,成群结队的鸡鹅正在树下自由自在四处觅食,合作社负责人潘建星和工作人员正忙着给鸡舍清整。潘建星的金银花占地面积210亩,近几年,他通过考察市场行情了解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绿色的农副产品,他便开始发展林下养殖,将鸡、鹅散养在基地里吃掉杂草、虫子等,家禽的粪便又成了利于金银花生长最好的有机肥料。

致富农场种植国外农业_国外农场种植致富_致富农场app下载

潘建星说:“今年五月份开始,合作社依托林下养鹅600只,目前已经出栏400多只;土鸡2600只,预计十一月中旬全部出栏。林下养殖的鸡鹅因肉质紧实,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喜爱,一只鹅以平均每只105元的价格被客户抢购一空,一只土鸡也能卖到80元,收入达15万元。明年潘建星计划扩大养殖规模,同时带动周边的群众大力发展林下养殖,实现大家共同致富。

致富农场app下载_致富农场种植国外农业_国外农场种植致富

幸福是努力奋斗出来的,随着林下养殖的效益越来越好,合作社的10名员工也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有了固定收入。60岁的村民张佩生说:“我在这里打工,一个月2400元,也不累,主要负责给鸡喂食、喂水,打扫卫生,不仅有稳定工作和收入,还学会了养殖方面的技术。”

林下养殖最重要的就是绿色喂养和生态循环,深州市以种养结合的形式,形成“林果、禽(畜)、草、肥”相配套的循环生物链,实现立体养殖种植模式,走出了一条循环发展的生态农业之路,从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唐奉镇唐奉村老杨家庭农场占地50亩,以种植新疆库尔勒香梨、皇冠梨、苹果、桃为主,农场不但有精品果树,还有猪舍、鹅舍、鱼池等设施。

该农场负责人杨亮介绍,黑猪从2018年开始林下散养,最初20头,今年增加到300头,养殖模式是采用了古法养殖,不喂激素类的饲料,主要以玉米面、米糠、麸子、残果喂养,猪粪可以施到果树下,既保护了环境,又给果树提供了肥料,真是一举两得。黑猪含有丰富的铁质,对补气造血功能是有益处的,脂肪率低,蛋白成分高,肉质细腻,口感上乘,黑猪肉今年价格可观,明年再扩大养殖500头。

从林下养殖看到了致富的好“钱”景,下一步,深州市将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产业,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绿色发展双赢。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