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五脚猪消费市场和养殖情况的深入了解,让张延辉认识到五脚猪商业化运作所蕴藏的商机。

张延辉:有人接受,有人想买,但是又没有一个稳定的渠道让大家能买到,我觉得这就是商机。

2010年,张延辉决定放弃自己5年来在事业上取得的成绩,辞职创业,养五脚猪。

大学同学车剑:我觉得养猪这事,对他来讲不太靠谱,因为本身我们学旅游出来,这块是,养殖这块需要有一些专业技术的。

张延辉:他们甚至有告诉我,你知道猪字怎么写不,你知道猪每天要吃多少东西吗,你知道这个猪要养殖多长时间吗?你知道一头猪从开始到最后,总共需要养多长时间吗?我都不知道。其实当时也有一点赌气,就是说他们越是反对,我就越是,想去做这件事情,好像有一点越坚持,我就是要做成给你们看一看。

养猪门外汉的张延辉一边查阅书籍,一边向村民们学习。这时他却发现了一个非常不利的情况。

致富经:抓住遗落乡间的财富

张延辉:做这个五脚猪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个,要找到原种的五脚猪的猪种,因为当时我们再去买的时候也经常会买到不是五脚猪的,有可能体型看起来很像,但是真正吃到嘴里的肉才发现,跟我们原先吃到的五脚猪是不一样的。但是能不能找得到这种原种的五脚猪,当时还是一个问号。

因为五脚猪常年缺乏品种的鉴定,村民们对品种纯度也没有要求,五脚猪的质量参差不齐。张延辉每天往返于各个黎族村寨,挨家挨户打听,寻找纯种、可以做为种猪的五脚猪。

保亭县畜牧局助理兽医师李维航:这个本身就是我们当地的这个黎苗族在农村里面,因为以前生活比较困难,都是采用这种粗放饲养方式,就是放在外面给它养。

村民陈海山:不能说是不养,就一头母猪乱养,那时候是乱养。

张延辉找来会讲海南话和黎族话的员工王飞,方便和村民交流。两人一个个村寨地毯式搜索,这个工作被他们称之为扫村。然而,刚开始的半年里,找五脚猪并不顺利。

员工王飞:不好找,猪刚开始,也不太懂,不太懂找,就是找了好久,就是去当地不认识,不认识的农户,就是挨家挨户去找。

每天在村寨里四处找猪,张延辉发现,虽然放养的五脚猪满山跑,但其中的规律还是有迹可循。

张延辉:像这个就是它们标准的窝。

记者:这是洞口?

张延辉:对,它会从这里面就钻进去,你看别的地方两边都有草,这里就没有,它就沿着从这里面,这里面是一个洞,里面都是空的,外面的草都倒上来了。它们自己会找一些这种户外的窝,保持一些野猪的这种野性。

记者:这有点像帐篷。

张延辉:对,类似于一个帐篷,但里面是一些干草,这样的话就可以,因为这几天天冷,御寒,如果下雨的话,它这里面还可以躲雨,所以有的时候要找猪的话,就要在外面,到晚上才可能回去,没有回去之前的话,就要在外面,找一些这样的猪窝,才能看到这样的五脚猪。

了解了哪里能够找到五脚猪,张延辉还得分辨哪头五脚猪适合做为种猪。品种、体型、年龄,样样都得考虑。

张延辉:它有些果地,这些猪都比较愿意来这个果地下面,因为这里面有龙眼,熟的龙眼会掉下来,然后它们来找吃的。我现在对它的判断,它应该产仔已经超过五窝了,其实不适合做后备母猪了。现在这个五脚猪它的食杂性非常强,它主要是吃草,不是吃草,吃菠萝蜜,它自己找的水果。

记者蔚星:它在直接吃菠萝蜜。

张延辉:它直接在吃菠萝蜜,因为上面有菠萝蜜的林子,它直接从里面采到以后,然后就跑下来吃。

记者蔚星:感觉它的肚子都已经贴着地了。

致富经:抓住遗落乡间的财富

张延辉:对,这就是五脚猪的一个特征,它的背部是有一条非常漂亮的一条弧线,经过这个时间越久,它这个特别是一年的五脚猪,它的肚子就贴着地,一个村子大概有的时候待到两到三天的时间,然后,每家每户,然后了解完了以后,就会收到一头两头,或者我们认为比较标准的五脚猪。

寻找五脚猪的过程中,张延辉还发现,黎寨中不仅保留着五脚猪,也保留了最天然,同时也独具风格的烹饪方法,就地取材,用未熟的菠萝蜜和芭蕉树芯来炖制五脚猪肉。

这是张延辉的朋友符海文。张延辉告诉记者,要在性情直率的黎族村寨里,买到五脚猪,还得有当地的朋友们帮忙。

张延辉:比较偏远的黎族山寨,每家每户就养了一头或者两头,他们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自己吃的,当然他不愿意卖给你了,如果我卖给你了之后,我怎么吃,我家里如果有亲戚朋友来了。因为当时大家都没有把它当成一个商品猪的一个概念,祖祖辈辈都在养,也没有人去村里面去收,也没有一个比较稳定的一个价格。拉关系,多买槟榔,是吧,多跟他们。其实我是不懂吃槟榔的,我吃槟榔会醉的,但是就那个时候就学会了吃槟榔。

吃槟榔交朋友,各个村寨里,哪户的母猪生了小猪,或者哪家有多余的五脚猪打算卖掉,朋友们都会告诉张延辉,让他过去收购。消息灵通了,收猪的速度也逐渐快了起来。

致富经:抓住遗落乡间的财富

张延辉:明年还来要,握一下手,握一下手,谢谢,谢谢你们,好,那我们走了。

经过一年的寻找,截止2012年初,张延辉已购买到近100只五脚猪种猪,正式开始繁育。

张延辉:这个就是比较标准的五脚猪,首先它的背部是纯黑色。

记者蔚星:纯黑色?

张延辉:然后头上有一个白色的,一个倒三角,它这个倒三角随着它这个慢慢地生长,会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然后它的腿,特别的细。

养殖没多久,张延辉就遇到了新难题。五脚猪养殖周期长,还需要大片散养场地,张延辉投入的一百万元,已经花的差不多了,没有资金继续投入,张延辉不得不另想办法。考虑到周围村寨的环境,以及村民养殖五脚猪的习惯。2012年5月,张延辉决定成立五脚猪合作社。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