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不但可以采蜜做蜂蜜,同时还能给苹果授粉,提高苹果的座果率,提升苹果的品质,苹果收成好了收入自然就增加了,一举两得。”今年49岁的徐东升正忙着给来养蜂基地参观学习的退役军人讲解蜜蜂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养蜂技术问题。

蜜蜂视频致富养殖网_养殖蜜蜂致富视频_蜜蜂养殖视频致富经

5月13日,记者从栖霞退役军人事务局获悉,徐东升1993年退役回乡后,做过水果批发、开过饭店、干过海货生意。199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养蜂行业,提起第一次养蜂的经历徐东升还记忆犹新。“97年做海货生意的时候正好赶上封海,我就去山上溜达,偶然间看见一位老人在山上养蜜蜂,我就跟老人交流了交流,回家自己买了书看,了解到蜂蜜对人体健康有许多好处,我便产生了兴趣。”于是,徐东升就尝试养了20箱蜜蜂,“当时也不指望着挣钱,没当事业去做,当个爱好培养试试看,天热了养蜂,天冷了做海鲜生意正合适,两边都不耽误。”之后徐东升还干过其他营生,随着时间的推移,2012年徐东升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下定决心回到老家全身心投入到养蜂行业中来,“养蜂蜜源的品质我们自己养自己就能把控,而且我们栖霞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从四月份樱桃花、苹果花、五月份槐花、六月份野生枣花,七月份的荆条,一直能持续八月份共计四个月的蜜源,我有信心能干好了。”

蜜蜂视频致富养殖网_养殖蜜蜂致富视频_蜜蜂养殖视频致富经

养蜂,好的蜜蜂品种是关键,有了好的蜂源才能产出好的蜂蜜。他通过朋友得知南方的蜂源好,于是多次去南方考察采购蜂源,回来以后进行养蜂产蜜。初期,因为不懂技术,养殖的蜜蜂患病死亡,徐东升走过不少弯路。但徐东升从没想过放弃。“军人的品格就是在困难面前永不言败。”面对挫折,徐东升虚心向当地蜂农请教学习,到外地参加培训,自己看书不断钻研,慢慢积累经验最终成了周围村的养蜂能手,“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坚定了想法以后,咱就不能放弃,必须迎难而上,干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人生才有价值。”徐东升目光坚定地说。目前徐东升拥有4个蜂场,共计500多个蜂箱,年均收入30万元。

徐东升在养蜂初期就把蜂蜜品质放在第一位,家住烟台开发区的刘广华已经买徐东升的蜂蜜五六年了,“第一次买也是在朋友的介绍下认识的,后来喝了确实觉得不错,再就是徐东升是退役军人,不可能作假的,品质放心。”

销路打开后,徐东升的蜂蜜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认可,这时他思考着一个问题,怎样能带动更多的人致富,?2017年,徐东升成立了栖霞市东升养蜂专业合作社,开始了“合作社 农户”的发展模式,引导周围村民规范化养殖蜜蜂。徐东升说:“养蜂对新手来讲,前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人可能一下就垮掉了,我们也是想通过这样一种模式,把我之前摸索总结的经验教给他们,给他们免费技工技术指导,让他们少走一些弯路多赚些钱。”

养殖蜜蜂致富视频_蜜蜂视频致富养殖网_蜜蜂养殖视频致富经

目前,加入合作社的社员已经有50多户。家住亭口镇洛土祥村的孙茂东也是一名退役军人,到现在已经养蜂6年了,之前家庭经济困难,负债8万多元,自从加入合作社以后,养了20箱蜜蜂,每年收入2万多元,家庭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徐东升对我帮助挺大的,免费提供技术指导,省不少劲儿,主要是收入也增加了,挺好的,以后多养点蜜蜂。”?孙茂东笑着说。家住亭口镇京家村的退役军人郝家明养了10箱蜜蜂,每年收入1万多元,每年蜜蜂产完蜂蜜后,还能帮助自家草莓大棚的草莓授粉,提升了草莓品质。“产蜂蜜增加收入,还能给草莓授粉,省时省力量,不错!”

亭口镇寨山夼村的退役军人王友贤在参观完徐东升的养蜂基地后说:“创业方面应该向他学习,现在年龄大了。干果园的体力活太累了,学着养蜂子,起码不用消耗太大的体力,每年还能增加收入,我回去也养点。”

带领村民致富的同时,徐东升多次参加公益活动,先后为烟台老年服务中心老人们和烟台SOS儿童村的孩子们送去蜂蜜,让他们得到关爱,感受到温暖。“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我将继续保持本色,继续回报社会,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

对于未来的生活,徐东升充满了憧憬。“现在国家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下一步我们要控制好蜂蜜品质,继续扩大销路,保证蜂蜜品质的同时做好衍生品的加工,?带动更多人加入进来,把养蜂产业做大做强,共同致富,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出把力。”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