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雷池村与雷港村交界处一个偏僻的小树林里,每天早晚,一道忙碌的身影都会准时出现在树林里面一个简陋的棚子里。这里是贫困户姚成山搭建的鸭棚,姚成山天天都会这里喂养鸭子,检查它们的生长和健康状况。
今年48岁的姚成山,父母年迈,两个孩子还在上学,养鸭之前,全家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依靠夫妻二人种植几亩田地,由于没有一技之长,加上缺乏创业资金等原因,面对沉重的生活负担和子女的教育费用,姚成山一家的日子过得很艰难。
成为贫困户后,受政策的引导和身边一些脱贫致富典型的启发,姚成山的思想发生了很大转变,“要想脱贫致富,只有自己动起来,天上不会掉馅饼,所有的财富都是需要双手创造出来的。”,他坚定地说道。思路决定出路,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想要改变贫穷,必须要找到一条致富的路子。在帮扶责任人的建议下,姚成山在参加养殖知识培训后,做出了养鸭的决定。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他利用扶贫小额信贷政策申请了5万元贷款作为购买鸭苗和搭建鸭棚的启动资金。为了提高养殖技术,在遇到难题时,他主动向乡农业技术指导员请教,指导员解决不了的,他又到村农家书屋查阅养殖方面的专业书籍,从中寻找答案。随着养鸭技术的不断成熟,姚成山所养的鸭子存活率几乎达到了100%,数量已经从最初的几百只增长到了几千只,成为雷池村目前规模最大的养鸭户。
在夫妻二人的努力下,姚成山一家于2016年实现脱贫,现在,不仅还清了贷款,而且家庭各项收入在2019年达到了10万多元。(雷池村 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