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五常市兴隆乡红蓝旗村的田间地头,一片片青翠的玉米映入眼帘,每一穗饱满的玉米棒都彰显着丰收在望的喜悦。此时,付永华正带着几个贫困户在地里掰玉米棒子,集中连片的甜玉米被风吹的“哗啦啦”作响,张张笑脸构成了繁忙却喜悦的景像。

付永华,女,45岁,满族,中共党员,现任五常市兴隆乡新立村党支部书记,五常市巾帼蔬菜种植农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合作社2007年4月成立至今,特别是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付永华始终不忘父老乡亲,心系贫困群众,主动申请争当群众致富带头人,为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贡献自己的力量。从此巾帼蔬菜种植合作社与兴隆乡的贫困群众走到了一起,同呼吸共命运,共同谋划贫困户的脱贫致富之路。2018年至今,共为全乡16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效益分配总计66万元,户均增收4000余元。

致富经黑龙江玉米种植_黑龙江玉米高产种植技术_黑龙江玉米种植成本明细

2020年6月23日五常市委书记尹承云深入巾帼合作社调研产业扶贫

一、争取政策支持,做强做稳扶贫产业基础

为有效解决兴隆乡在扶贫产业上的短板,经过付永华个人争取,在当地政府和扶贫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甜玉米加工脱贫产业项目经反复论证终于落户五常市巾帼蔬菜种植合作社。争取扶贫资金195.8万元,七天七夜南上北下,付永华实地走访了20多家设备企业,终于把最称心、最实用、最安全的甜玉米精深加工生产线置办到家。自筹资金200万元,配套恒温库2000平方米,生产厂房300平方米,配电350千瓦,2.5吨生物质锅炉。有了生产线,有了配套设施,付永华如获至宝,她说:我有了这打人家伙,这是我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最大的保障,这底气就是我带领大家脱贫致富的勇气和志气,我一定能干好。经几年不懈努力,目前合作社土地流转3598亩,合作社成为主营蔬菜种植与甜玉米种植加工,线下销售与线上电子商务相结合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年利润收入在50万元以上。

二、延伸产业链条,促进扶贫产品价值最大化

多年来旱作区以主产玉米为主,大苞米不但收购价格低且行情不稳定。谷贱伤农,如何改变种植结构,增加收入成为付永华的一块“心病”。经过跑市场,搞调查,付永华将目光盯准了种植甜粘玉米,决定从事鲜食玉米产销一体化经营,通过种植调整收入由900元/亩可增加到 1500元/亩,且销售不成问题,通过线上、线下合作社生产的“连二红旗”鲜食粘玉米市场供不应求。为了增加收入,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共同参与到小玉米这个产业中来,付永华通过到上级扶持150万元流转土地312.5亩。该项目2020年-2027年可为兴隆乡164户332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带来26万元效益收益。贫困户通过设立公益岗位、奖励补贴等形式分配收益,每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可通过该土地流转项目实现户均增收1585元。粘玉米种植到2020年可以增加到3000亩,预计加工600万穗,销售额1200万元,利润达200万元。真正让“小玉米”变成了“金豆子”。

三、引领参与生产,让务工收入成为扶贫扶志的最好实践

不能养懒汉,不能只靠玉米产业收益分红增加农户收入。合作社积极搭建就业务工平台,提供就业岗位。坚持把务工就业作为脱贫增收的主要产业来抓,转思路、变方法、出实招。合作社一年四季都发布招工信息,并承诺优先使用建档立卡贫困户。春天播种撒子、夏天除草扶苗、秋天掰玉米棒子、冬天车间精深加工,玉米深加工扶贫产业每年共带动兴隆乡180多民农民就业,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卯子工达50人,扶贫车间还吸收4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就业,54人除产业收益分配人均增收2000元外,务工收入人均又增收4000多元。

致富经黑龙江玉米种植_黑龙江玉米高产种植技术_黑龙江玉米种植成本明细

2020年6月10日,巾帼扶贫产品现军营促消费扶贫

黑龙江玉米高产种植技术_黑龙江玉米种植成本明细_致富经黑龙江玉米种植

2020年6月10日,巾帼扶贫产品现军营促消费扶贫

黑龙江玉米种植成本明细_黑龙江玉米高产种植技术_致富经黑龙江玉米种植

贫困户杜淑珍在收货的田野上采摘甜玉米加工原材料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