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JTRTHZ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NJTRTHZ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水蛭养殖项目可行性报告一、药材水蛭简介中药水蛭,俗称蚂蝗,为水蛭科动物蚂蝗、柳叶蚂蝗及水蛭的干燥体。水蛭在我国自古以来均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中外医学都有应用水蛭的古老传统。我国古代即有利用水蛭吮吸脓血的特性来治疗体表疾病,故名“医蛭”在2000多年前的神农本草径就明确记载水蛭“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瘕积聚,利水道”。汉代张仲景首先将水蛭用于临床,立抵当汤,大黄丸破血逐瘀,治疗各种瘀血顽疾。近代国外也曾报导,用活水蛭进行放血疗法,法疗高血压及脑血管循环障碍,收到明显疗效。近年水蛭的药用价值越来越突出。其功效以破血逐瘀,通经六字为纲
2、,主治病症皆与瘀血密切相关,如冠心病、脑血栓形成,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栓性静脉炎外伤性血肿,视网膜中央静脉栓塞,高脂血症,颈动脉斑快形成等,均可以水蛭解栓塞之功。自50年代至今这半个世纪,国内外学者对水蛭药理研究的成果,充分证实了中医药学关于水蛭药用价值的科学性及其实用性,为今后广泛应用水蛭治疗各种血栓性病症提供了科学依据。在临床上多用于闭经、血瘀腹痛、跌打损伤、瘀血作痛等 病症。近年来有用活水蛭吸取术后瘀血、 使血管畅通;又用水蛭配其他活血解毒药,应用于治疗肿瘤; 用活水蛭加纯蜂蜜制成一种注射剂,经结膜注射能治疗角膜斑翳初发期的膨胀性老年白内障。现已开发出20余种药物,是紧俏中药材之一。二、
3、市场分析随着人口的进一步老龄化,心脑血管病人增多,加上人们对中药制品的偏爱,对水蛭的需求量将会进一步增加,价格由几年前的每公斤200元,涨到了去年的每公斤280元左右。这种情况在短期内不会有多大改变,而且价格还将进一步上涨,预计近两年会突破300元/公斤大关。造成水蛭价格上涨的原因来自几个方面:一是内地及香港的一些药厂对水蛭的需求量较大。二是欧美、东南亚消费市场很大。近年来,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地也从我国大量进口水蛭,造成国内对水蛭的需求量成倍增长。三是由于近年来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及化学工业排污对环境的污染,导致野生水蛭资源锐减。四是人工养殖水蛭在国内刚刚起步,具有规模的水蛭养殖场不多,目前仅
4、浙江省桐乡市特种水蛭养殖中心一家。因此人工饲养水蛭市场前景看好和效益可观。三、自然条件本公司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健康产业园)建在江苏淮安市洪泽县。基地规划健康产业园25000亩。2008年春开始,一期主要种植中药材5000亩,二期从2010年开始,发展种植、养殖、加工、储藏等,面积将达到25000亩,将建成国内建设规模、投资规模、种植专业技术人才规模等最大的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之一。公司同时将配套建设药材深加工开发、包装及仓储设施,使之成为一个集生产、加工、物流、展示、服务一体的,紧紧围绕产供销关系的大型综合类园区,是药材从规模种植转化到规模效益最有力的依托。洪泽县地处江苏省西北部,皆为黄淮
5、冲积平原。地势西高东低,属北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性地带,具有季风性和兼受洪泽湖水体调节的气候特点。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4.8 ,降水量8936 mm,无霜期224天,平均太阳能总幅射量116.1千卡cm2。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植物生长环境,区域内农业耕地面积广阔,农田平整肥沃。2007年经淮安市农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土壤pH值58,有机质含量1.06%4.60%,平均为2.63%,全氮0.144%,有效磷14.330毫克/kg,速效钾158.734毫克/kg,缓效钾549.657毫克/kg。农业灌溉设施健全,农技人才储备齐全。该县中药资源比较丰富。
6、在淮安辖区内有药用价值800多种植物中,洪泽就有300多种,可利用当地自然等多种条件因地制宜种植药材。洪泽县位于淮河下游水网地区,全县拥有水面124万亩,县内水产资源十分丰富,水产养殖也一直是该县的传统产业。该县现有水产养殖面积14万亩,其中无公害水产品基地8.2万亩,23个品牌水产品通过了无公害认定,“洪泽湖”牌螃蟹等七个水产品获得了有机水产品认证。全县农民人均收入有三分之一来自于水产资源,水产业是洪泽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农民增收的骨干项目,并被江苏省政府批准列入省“十一五”苏北星火产业带科技发展规划。洪泽湖水质优良,十分适合发展水生生物。螺蛳等软体动物资源丰富,对发展以螺蛳为饲料
7、的水蛭养殖业,具有独特优势。因此公司在洪泽基地大力发展水生中药水蛭养殖业具有独特的优势条件。四、环境质量公司规划的水蛭养殖项目,紧靠洪泽湖,水源来自洪泽湖,由洪金渠流入老三河。项目区距离老三河入河口5.9公里,上游仅有2000亩左右的水稻田,因此老三河水质基本无污染,有关水质状况指标,我们正在请国家环保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省环境质量检测站等单位进行动态监测。项目区为刚进行土地平整的地块,尚无种植历史,因此土壤基本无农药、化肥、重金属残留污染。有关指标数据正在监测中。项目区位于农村,无任何化工气体污染,大气质量高。五、技术力量公司技术支撑单位南京农业大学中药材研究所,多年来在水蛭养殖上拥
8、有多年的研究成果,十年来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经贸委“药用水蛭人工繁育和高效养殖技术研究与推广”和国家科技部“水蛭和明党参规范化养殖(种植)研究”、南京市科技局资助的“药用水蛭品种引进、驯化及良繁技术研究”等项目,并在此基础上该研究所主持的“水蛭人工驯化及其繁殖技术的研究”于2005年7月15日通过江苏省科技厅的鉴定,鉴定组专家一致认为该研究成果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水平。目前主持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计划水蛭中药材规范化养殖及关键技术研究正在研究之中,在水蛭自然发育规律及生长习性、水蛭的自然育苗及工厂化育苗、水蛭与水生植物的高效种养模式等研究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其很多技术有待进一步转化为大规模的生产。公
9、司拟合作单位浙江桐乡市特种水蛭养殖中心养殖水蛭起步于2001年,现有水蛭产茧卵和孵化各实验室1个,面积300平方米,建有标准化温控孵化池,配备专业繁育、孵化技术人员2名,具备年孵化幼蛭1000万尾的孵化能力。养殖中心现具有养殖水域面积500多亩,生产管理人员15人,年产干货水蛭10多吨,产值200万元,利润100多万元。在水蛭网箱养殖上拥有多年的发展经验。六、项目费用预算(一)固定资产投入:(按照5年养殖周期)1、土地整改费:因土地各地块目前不能达到水蛭养殖要求,地块内部需要进一步整理,采用挖掘机与人工等其他方法相集合的方法进行,预计工期需进行一个月,费用约20万元(每使用五年需要清淤一次),
10、折合500元/亩。2、封闭工程:总计费约用10万(包含养殖区四个大门,办公场所100平米)。3、泵站水利工程:为实现十号地内水利设施的封闭式管理,需建立引水泵站,总计费用约10万。(县政府项目支持)4、水渠沟系改造工工程:现有的十号地无法实现封闭式,需重新设计改造,总计改造费用约10万。(县政府项目支持)5、重新调整十号地内电力设施,申请电力部门设置高压变压器,改造费用总计约为5万元。(县政府项目支持)6、网箱建造费:成本包括网箱加工费、固定木桩费等。预计成本价在7500元/亩左右。按照网箱使用5年计算。总费用约300万。(按照养殖面积400亩计算)7、水蛭产茧卵孵化室: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
11、,建造费用约10万元。8、增氧设备、PVC管道:总计投资费用约为10万元。9、减压低温烘干设备,约30万人民币。10、场地、工棚建造, 费用约为20万元。11、网箱专利及技术转让、指导费用:100万元。综上所述,五年基础设施建设总费用为:530万元,其中30万由县政府冬季水利设施改造项目支持,公司项目基础设施建设总费用500万元。(二)流动资金投资1、土地租赁费:地价按照每亩520元的成本计算,塘西十号地总面积467.6亩,另外有约40亩地有待流转,总计土地租赁价格为26万元(按500亩计)。2、人员管理费:按照用工数40人计算,每天按照30元/天,全年约用工250天计算,总计30万。3、饲料
12、费用:水蛭主要摄食螺蛳,成本约为0.50元/公斤,每亩总计饲料约5吨。预计需要螺蛳2500元/亩。按照养殖面积400亩计算,总计费用100万。4、种苗费:按照种苗25亩的育苗池建造,种苗成本约每年35万。5、用电、燃料费用等约5万元。6、其他费用包括市场调研费、测试化验加工费、会议费等,约5万元。7、利息费 50万。8、折旧费 100万。9、加工、仓储费20万。10、市场销售费30万。综上所述,材料、饲料、人工等费用约为401万/年。七、预计效益(一)产值预计水蛭产量为60公斤/亩,实际利用水面400亩,预计水蛭(干品)总产量为24000公斤/年。按照目前市场价格230元/公斤(清水货),可实
13、现产值552万元。(二)利润按照实现产值与投入的比例,年总计投资401万/年,实现总产值552万元,利润151万元/年。八、发展规划1、2009年一期工程:(1)利用现有的塘西十号地共计发展养殖面积467.6亩,征用十号地旁边尚未征用的土地面积约40多亩,总计约500亩。其中养殖面积约400亩(包括技术试验20亩),育苗池面积约20亩;其余80亩地发展规划为配套设施的建造,包括工房、孵化温室、水蛭干品晒场,以及种植丹参、白术等。(2)建立人工可控的年产幼苗5000万尾专业工厂化水蛭幼苗孵化基地,培育生产出优质的水蛭药材。(3)建立年产水蛭药材20吨以上、符合国家中药材GAP生产要求的水蛭药材生产基地。(4)合作开发水蛭人工饲养饲料配方研究工作,并进行工厂化生产。(5)进行进一步的开发水蛭保健品的开发。2、根据效益于2009年年底启动二期工程,计划开发10002000亩的养殖面积。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