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林业调查规划院昆明分院,昆明650200)要:盈江县水热条件充足,具有发展澳洲坚果产业的先天优势。目前,盈江县澳洲坚果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产业框架基本形成,文章通过分析盈江县澳洲坚果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澳洲坚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关键词:澳洲坚果;现状分析;对策;盈江县中图分类号:S664文献标识码:BDOI:10.13387/jki.nmld.2014.05.049澳洲坚果也称夏威夷果,在世界众多著名干果中,因营养价值等超过同类产品而享有“干果皇后”、“世界坚果之王”的美誉。在国际市场上长期供不应求,国内市场需大量进口,澳洲坚果产业具有良好的国内外市场前景。盈江县地处云南省西部,位于北纬2424′~2520′,东经9731′~9815′之间。盈江县气候温热湿润、雨量充沛、日照长、霜期短,特别是海拔1000m以下地区,年平均气温22.6,年极端最高气温38.5,年极端最低气温2.0,年降雨量2829mm,年相对湿度82%,终年无霜,具有发展澳洲坚果产业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产业发展状况盈江县澳洲坚果引种始于1985年,经过28a逐步发展,目前,种植面积已初具规模,产业框架基本形成。

截止2013月,境内的平原镇、太平镇、弄璋镇、旧城镇、新城乡、铜壁关乡、那邦镇、芒章12个乡镇共种植坚果面积1.12,投产面积0.23,产量破和三方面的转变。1.2.1种植技术的突破摸索总结出一套“科学选地、合理规划、适时定植、合理密植、沟施基肥、定干修剪、综合防治、适时采摘”的澳洲坚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特别是“澳洲坚果嫁接苗大批量培育技术”、“澳洲坚果整修修剪技术”、“澳洲坚果环蛀蝙蛾防治技术”三大技术的突破和推广运用,保证了盈江澳洲坚果产业的稳步发展。1.2.2种植空间的突破盈江初1000m的台地发展。通过多年的探索,现已在海拔200~1300m、坡度25以下的山地都有种植,在空间上进一步拓展到房前屋后、交通干线、村头寨脚等,种植空间大大突破。1.2.3种植模式的突破由单一的澳洲坚果种植,向大规模套种种植模式发展。目前,盈江澳洲坚果套种模式有种,一是澳洲坚果套种咖啡;二是澳洲坚果套种菠萝;三是澳洲坚果与黄豆、小米辣、花生、姜等套种。其中,澳洲坚果套种咖啡是最多的套种模式,近年,盈江县3000(t鲜果),扶持带动农户40000万多人。把咖啡种植作也作为重点产业发展,澳洲坚果套种实现农业产值4000多万元,企业深加工销售收入8000多万元,项目区农民人均增收445元。

盈江县澳洲坚果产业显现出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种植面积已占全国的40%,已成为亚洲最大的澳洲坚果种植基地。1.2种植管理现状通过20多年的种植推广,取得了三方面的突咖啡解决了产业发展的争地矛盾,还有以短养长的效益。1.2.4坚果种植向良种化转变经过多年的种植,盈江澳洲坚果产业发展正向良种化转变。盈江林业局通过培育,筛选确立了大推广品种:788、OC、900、344、741、508,作为主推品种发展种植,淘汰了一些品质较差的品种。此外,收稿日期:2014—02—26作者简介:文翠宇(1964),女,云南省元谋人,工程师.文翠宇:云南省盈江县澳洲坚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109盈江林业局为了保障澳洲坚果产业的健康发展,在林业局中心苗圃建立了8.53hm优良坚果增殖采穗苗圃,保证品种纯度。1.2.5坚果种植由粗放向集约化转变盈江县引种澳洲坚果初期,管理粗放,单株产量低,效益较差。近年,由于科技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和指导农户严格实行精细化种植和管护,加强水肥管理、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现了澳洲坚果种植由粗放管理的发展方式向规范化、科学化、集约化的方向转变,提高了种植、经营管理水平,加快了盈江县澳洲坚果产业发展进程。

1.2.6林农种植澳洲坚果向基地化转变盈江县热区资源丰富,适宜发展咖啡、菠萝、甘蔗等多种经济作物,目前,政府也在大力扶持咖啡等产业发展,造成与澳洲坚果产业争地的矛盾,澳洲坚果产业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布局。2.4科技文化素质低盈江县地处云南边陲,由于科技教育基础设施薄弱,广大农户的科技文化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部分群众重种植、轻管理现象较为突出,导致广种薄收的情况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种植户的信心。2.5加工规模小,产品开发投入不足盈江县澳洲坚果投产面积2333.33hm,多为初龙头企业的样板基地的示范作用,林农看到基期,产量仅3000(t鲜果),可供规模化开发成产品的地化种植澳洲坚果效益好,联户连片种植现象普遍,加之社会力量进入,形成“公司+基地”、“公司+基地+林农”的多种形式的基地化种植,盈江澳洲坚果发展正向基地化转变。1.3产品开发现状在产品开发方面,结合云南旅游资源优势,开拓澳洲坚果产品市场,以云南迪思企业集团坚果有限公司为代表,在国内澳洲坚果产品开发处于前列,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已建成年加工1000t澳洲坚果加工厂座,已开发出“澳真”、“迪思”牌坚果仁、坚果精炼油、坚果烤焙仁、坚果巧克力、坚果牛轧糖、坚果月饼、坚果油胶囊、坚果冰激凌等产品,并逐渐建立起消费群,产品供不应求,十分畅销。

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2.1对产业发展认识不统一由于澳洲坚果先期投入大,4a后才结果,效益显现较慢,部分企业、农户急功近利,缺乏长远打算,管理和后备资金跟不上,经营粗放,广种薄收,政府部门对澳洲坚果产业发展认识不足,在后续发展上没有给予大力支持和组织协调,造成各种扶持政策不能落实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盈江县澳洲坚果产业的发展。2.2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澳洲坚果产业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盈江县澳洲坚果种植大部分在坡陡、地贫、交通条件差的区域,基础设施薄弱,要改善种植地条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企业和种植户存在着自有资金有限,对澳洲坚果产业投入不足,导致管理不规范、不到位,单位面积产量达不到预期目标,从而影响了产业的发展。2.3规划有待进一步优化调整原料有限,企业在加工工艺、产品开发及宣传投入不够。目前,仅云南迪思企业集团坚果有限公司公司建成年加工1000t澳洲坚果加工厂分由企业就地加工销售,大多数澳洲坚果多以原料果销售到省外,随着澳洲坚果投产面积的递增,规模化加工、产品开发及销售问题不可忽视。今后的发展和对策3.1整合项目资金,加大政策扶持为使盈江县澳洲坚果产业化开发达到预期目标,要整合林业、农业、扶贫、水利等各部门项目资金,用好、用活巩固退耕还林专项资金。

政府要制定出台相关优惠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制定出台促进产业发展的优惠扶持政策,协调金融系统,在产业开发中给予资金短缺的种植户部分资金信贷,加快产业发展步伐,制定相关奖励政策,鼓励科技人员带动致富,加强科技机构建设,以便更好地为农户服务。3.2强化科技支撑,确保基地建设质量 为提高澳洲坚果科技含量,实现高产、稳产、优 质、高效的发展目标,要建立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加 强技术培训,确保企业、种植户对澳洲坚果种植、管 理科学规范;要制定抚育管护措施,引导农户加强 基地的水肥管理,推广测土施肥技术,加强基础设 施建设,注重病虫害防治和整形修剪,通过精细化 管理,提高单产;鼓励和扶持龙头企业和专业组织 建科技示范基地,做到乡建有示范村,村有示范户, 为澳洲坚果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3.3 做好澳洲坚果产业规划 澳洲坚果具有明显的生态区域性要求,实施产 业化发展必须依据澳洲坚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统 一规划和布局,政府应编制发展规划(下转第 125 肖华:富源县林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初探125 一方面公众参与监督的机制尚未建立,没有公众参 与监督,综合行政执法也就失去了制约的范畴,最 终将不利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和利用;另一 方面,在林业行政处罚中,有责令补种树木或限期 恢复林地的案件作出处罚后还需跟踪监督管理,而 执法大队对作出行政处罚收缴罚款就给予结案,无 法跟踪监督管理,导致执法效果不明显。

林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林业综合行政执法政策能否切实有效的施行, 与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基层 执法队伍学历不高,对林业的法律、法规等知识的 掌握、理解有限,导致执法队伍整体素质相对偏低。 注重公众参与制度的建设在林业综合行政执 法大队中,抽选专门人员负 责公众参与制度的建设,建立与广大公众参与林业 行政执法案件的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与执法工 作相关的会议,开展针对林业综合行政执法相关的 调查问卷,使广大公众自觉不自觉地参与到林业综 合行政执法过程中来,促进林业执法工作的改进和 顺利进行。 加强林业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通过电视、报纸、宣传画册(卡片)、网络等媒体 宣传与林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普及广大人民群众 对林业法律、法规知识;加强全县中、小学生的环境 保护知识课程,提高广大学生对林业保护的认识, 进而推动林业保护事业的发展。 坚持以法律、法规为林业综合行政执法的准则针对上级各行政主管部门的干涉、影响,使林业 政执法的目的性出现偏差的个别案件,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要坚持以林业的相关法律、法规作为执 法的准则,从林业资源的保护出发,做到执法有法可 依、过程透明、程序合法,结案公开、公平、公正。

实施林业综合行政执法政务公开制度林业综 合行政执法机构要向公众公开林业行政 执法的依据、政策和程序等相关公务内容,全面加强 执法工作的透明度 ,真正实现公众对林业行政执法的监督。同时,县林业局作为执法大队的领导机构, 做到指导和监督各执法案件的处理和结案。 加强林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培训教育建立高 效的培训体系和机制,加强执法人员培 训,从政治素质、业务能力、组织纪律等方面统一培 训,同时,严把进人关,努力提高执法队员的组织管 理、执法水平和开拓创新能力,树立林业行政执法 队伍良好的社会形象。 参考文献: [1]彭海波, 制博览,2013, 241.[2]欧涛,蒲少华,史亚兰.湖南林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研究报告[J]. 湖南林业科学,2007,34(1):68-75. [3]郑有治. 林业综合行政执法的实践与启示[J]. 安徽农学通报, 2013, 19 (09 108-1 10. 林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理论和实践的再思考[J].国家林业 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4:7-12. (上接第109 页)和实施方案,为保证各种产业的共同 发展,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立体农业,推广澳洲坚 果与咖啡套种技术,以达到互补和提高土地单位面 积的利用率,减少项目之间争土地的矛盾。 着力培植龙头企业通过政府有计划扶持龙头企业,使龙头企业与 农户真正达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惠互利、共同 发展的经济共同体,按“政府引进,龙头带动,市场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